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模型本身和检验统计量角度分析发现,虚拟自变量回归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与对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等价,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与两总体均值的比较关系密切.而行、列因素各为2水平的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也能在回归分析中找到等价的检验.  相似文献   

2.
双因子因素分析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已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双因子等重复试验的原理,以及用SPSS软件进行双因子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的过程。这将对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的应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分属不同的统计方法,从问题背景到处理手段都有所不同。文章针对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找到对应形式的虚拟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发现两类分析方法的检验原假设等价,检验统计量也等价,并论证了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国外心理学家进行过这么一项试验:试验者挨家挨户劝告各家庭主妇在一项请求立法以督促司机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要求,几乎所有受劝告的主妇都同意签名,过了几星期,试验者又要求这些主妇在家门口插上一块不大美观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小心行驶”的字样。尽管这是一个人们不大愿意接受的要求,可是因为这些主妇先前已经接受了签名的小要求,于是仍有55%的主妇接受了这个进一步的要求。与此同时,试验者又劝说先前没有被劝告参加签名活动的主妇树起同一标语牌,结果再三动员,只有不到17%的主妇同意这样做。两…  相似文献   

5.
吴扬东 《统计与决策》2017,(21):175-178
筛选试验常采用二水平部分因子试验,对试验数据的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其结论没有定量的指出各因素对结果影响的大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因素的离差平方和作进一步分解,结果显示,因素的离差平方和包含该因素所引起的离差平方和以及一部分误差引起的离差平方和两部分内容.在因素的离差平方和中扣除误差引起的离差平方和,其余部分就是该因素引起的纯离差平方和,纯离差平方和在总离差平方和中所占的百分比即为该因素对试验结果的贡献率.最后,以往复泵的设计因素分析为例,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方差分析统计结果信息的综合开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方差分析的一般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实例,进行了多层次分析讨论,从而选择出最优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样本轮换率的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本轮换率的确定方法探讨深圳市经济研究所卢宗辉样本轮换率的确定问题是样本轮换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影响样本轮换率的因素很多,如调查的目的,调查总体发生变化的速度、被调查者对经常性抽样调查在时间和次数上的心理接受程度以及调查费用、抽样精度、工作难易等的允许...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典型简单经济指标按相应数学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能用函数式表达的一般经济指标的分析模式,指明了以有关因素的新值为背景进行的系统分析指标的总和与被分析总指标增量不相符的原因:前者重复计算了全部具体交互影响值且重复的次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潘洪楠 《统计与预测》1999,(1):38-38,64
不可否认,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在未分组资料和单项式分组资料条件下,完全可以根据这一定义确定众数,问题是在组距式分组资料条件下,能否以此为据确定众数组,并据以推算众数呢?从计算众数的假设前提条件看,现有的计算公式更多是强调总体各单位在众数组内均匀分布,而忽略了众数是否真正地被众数组所包含。事实上,众数能否完全可以被众数组所包含呢?表一资料的众数为“2”,也是众数的真值。现整理为组距为2的等距变量数列:由表二资料可见,众数组为第二组,依此而论,众数也应该是在第二组,但事实上众数的真值在第…  相似文献   

10.
对统计指数中确定同度量因素问题的方法探讨辽宁省铁岭农业机械化学校陈涛一、问题的提出为了确保指数体系的两端相等和绝对数分析时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在现今的一些统计学原理教材中,对综合指数编制中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问题都做了一般规定,即编制数量指标指数要用基...  相似文献   

11.
频率与概率     
频率与概率四川绵阳师专刘华林 前不久,我在阅读一本全国颇负盛名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统计学》时,发现该书就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论述:”在试验次数或抽样次数非常大时,频率逼近概率。即其中表示随机事件结果E发生的次数,n表示试验次数或...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变量之间的非正交性或相关性,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区别于经典的均衡数据方差分析.文章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模型退化理论与线性推断理论的等价性证明.给出了非均衡数据两因素方差分析的多种原假设表现形式及它们在三种不同处理方法中的不同应用方便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确定异距数列的众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玲 《上海统计》2000,(3):30-30
众数是平均指标的一种.它是标志数值数列中最常出现的标志值,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利用众数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水平.众数是通过发生次数的多少来确定的,数据次数太少时,不宜用众数.因此,确定众数所使用的资料大多是分组数列.当资料是单项数列时,确定众数比较容易,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即为众数.在等距数列中,应先根据  相似文献   

14.
统计学中的泊松分布在实际问题的许多应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泊松分布是np=λ(λ为常量)的二项分布在n→∞时的极限分布。通常当二项分布中的试验次数n很大,事件发生的概率p很小时,利用泊松分布比较满意。在医学研究中,分析人群中阳性率极低(如稀有病的例...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经济统计学》自1995年4月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后,其姊妹篇《国民经济统计学》经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为全国统计学专业的两门主干课教材;并于1997年获得首届全国统计优秀图书奖。这是由于该书经过总结提出了“不论是哪一类企业,从事何种生产和经营,都有其特定的共性”,即“各不同企业,在活动条件———要素投入———成果产出———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共性,可以综合加以研究”。该书的启用结束了我国统计教学中存在若干部门统计教材、内容相互重复的历史。作为《企业经济统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与经营方式的改变,相继出现了联营、连锁经营等工商企业,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也由此引发出了统计上的重复报数问题。在工业企业中,由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主管的校办企业、民政企业,因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所以,某些乡镇企业便相中与教育部门、民政部门的“联姻”,成为联营企业,原本由按“谁主管谁填报、不重不漏”原则进行的统计工作,却因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而被改变为双向报数。此外,跨地区、跨部门的联营企业,出现重复报数的可能则更多。还有的是戴帽或代管的乡镇企业,因有各自的经…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93年起实施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它对于统一统计调查标准,避免报表重复,数出多门的弊病,为今后采用抽样调查确定抽样框起着重要作用,但实施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统计预测中权数的应用问题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刘柏霞在统计中,由于分组而使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不同,而次数的多少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又称之为权数,它有绝对数形式和相对数形式两种。权数在统计实践中应用得极为广泛,权...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指数理论中也存在着加权方法的问题。加权这个概念虽然是由资产阶级指数“理论”中沿用过来的,但它与资产阶级指数“理论”中的加权方法是毫无共同之处的。经济指数中的加权方法问题,也就是同度量因素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应用统计学中两种重要的统计方法,文章通过严格的分析,找出了两者检验方法的异同点,并提出了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