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遂 《社科纵横》2020,35(2):41-43
在城镇化转型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呈现出日益衰败景观。乡村衰败表现为乡村人口问题、村落内聚涣散、乡村建设规划缺失、乡村社会治理危机等四大乡村社会问题,其实质是农民各种权益的保障问题。乡村衰败并非城镇化转型的必然产物,而是城市中心主义下的系统性城乡隔离的社会治理制度的产物。把消除农民的社会歧视与保障农民各项权益作为振兴乡村社会的发力点,是实现传统乡村社会升级转型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性乡村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体系加速变化,整个社会处于加速转型之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城市社区建设在社会体制的加速转型之中兴起,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却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着角色定位不准确,在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应该由主导性向公共服务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多重阻滞和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城乡交集的城郊结合部这一特殊场域,居住着大量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正在从农民向市民化转型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着城市适应力较弱、制度政策环境较差、人格尊严易被漠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等问题.城郊农民要从里到外变成市民,自身的观念、心理、行为方式要转变,外部的社会生存环境也要改善.因此,农民城市适应性的提升、以制度创新优化政策环境、农民人格尊严的维护、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的推进,成为当前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进城打工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即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视为农民依赖其掌握的社会资源获得新的社会地位的过程。本文分析依据作者1995年在中国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问卷抽样调查资料,调查结果发现,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主要地依赖了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的社会网络,就像当初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时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企业中一样,现在又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圈子。令人惊奇的是,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这种与现代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网络,却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城市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娟 《社科纵横》2013,(5):67-69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而对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以白银市为例,通过分析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劳动力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探索了中国资源型城市实现有效转型的可选之途。  相似文献   

6.
林瑜胜 《社科纵横》2008,23(11):34-35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世纪,信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城市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的转型.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社会结构和制度转型.在信息化的影响下,这一转型进程已呈明显加快趋势.相比较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带有更多的信息痕迹.从显性上来看,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直接受益于信息化;从隐性上来看,农村文化、农民身份角色和农民心理同样受到了信息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健民 《探求》2002,(1):24-28
城市社会结构是国家社会结构的区域层次 ,它既有地区的特色 ,又是国家社会结构的缩影。本文所指的城市社会结构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结构 ,仅指狭义上的社会生活结构 ,它包括身份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利益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以及基础结构(家庭结构)等。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不仅改革开放先行一步 ,城市社会结构的现代转换也应随之先行一步。因此广州城市社会结构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政策、解决对策也就具有先导性。一、广州社会结构现代转型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州伴…  相似文献   

8.
农民进城兼业是我国农民就业模式的一次重大变化,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对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也发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它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进城农民的工作状况对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融洽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维护进城农民利益及制定有关政策均有重要的意义。工作满意感是衡量进城农民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采用了问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的进城农民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共237名,涉…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城市转型的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房价暴涨等问题;片面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升。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城市转型有六种思路:三个北京、后世博上海、创意城市、总部经济、浐灞范式和资源型城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注意复古与创新、转型与遗留、城市化与人口膨胀的三个关系。城市转型实施路径有:城镇化;分流需求;健康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城市居民中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建议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贫困的加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社会问题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农民问题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这不仅是因为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在于与城市文明相差甚远的大部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低素质的广大群体如何步入现代化。最近几年,因农民负担问题引发出不少群体事件、恶性案件,进一步向人们昭示,农民问题决不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万事大吉了。本文仅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对农民负担问题作些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商业铺保档案的样本,初步分析了商业铺保的形式、责任及社会关系类型,不仅揭示了民国时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北京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的运作方式,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7):16-20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加大农村发展的力度,缩小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实现现代化,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加快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杨师帆 《探求》2008,(6):16-19
改革开放30年,促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转型,思想文化发生变迁。社会的大变革给人们的思想、心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断调适自己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多数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心理倾向。在这个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思想文化的发展都处于激荡的时期,探索两者的变化历程、互动因素、影响以及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区建设:中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9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社区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城市蓬勃兴起。它深深植根于当今中国城市社会的全方位转型。揭示这一点,对于充分认识社区建设的巨大作用,推动社区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转型对基层社区的多重要求众所周知,广义的社会是由经济、...  相似文献   

16.
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运动型式向另一种运动型式过渡的过程。转型既包括事物结构的转换,也包括事物运动机制的转换。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过程。转型社会则是指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社会运行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本文拟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作一点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唐启国 《创新》2009,3(2):94-95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巨系统,由自然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构成。其中,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结构的基础结构。人类的一切活动均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尽管不同城市的功能结构不一样,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但都要落实在特定的空间地域,城市空间地域是城市一切活动的载体。同时,特定地域空间结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对城市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制约性。因此,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调整和转型 ,就业、人口和社会福利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导致了城市贫困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贫困及相关概念 ;其次分析了西方国家在就业、人口和福利制度领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引起的城市贫困风险 ;最后 ,探索了城市贫困在社会经济空间上的成因机制 ,总结和归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9.
崔珏 《探求》2011,(2):47-51
社会认同是社会整合的纽带、国家凝聚的粘合剂。经历巨大变迁和转型的社会要实现平稳发展,建构社会认同,实现社会整合十分重要。在转型时期重塑社会认同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自我调适系统的生成过程,包括利益关系的协调、核心价值的确立、治理模式的创新,并使这些领域的发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协调一致,使社会建设获得稳定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探讨鲁锐15年改革开放的结果,使我国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今天整、·中国已进人社会转型期,即实现了从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K社会的根本性转变。毫无疑问,社会的这种转型意味着社会利益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