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道德教育入手,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行为偏差或违法犯罪。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探讨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三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本性让位于遵守规则、知识分子由立法者变为阐释者致使道德权威旁落,由此造成了伦理时代走向终结;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返魅"带来了重新面对人类道德能力的机会,对他者负责、走向无伦理的道德自治才是重建后现代道德空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考察当代社会道德状况必须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一核心关系,区分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两个重大维度。加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应该进一步保障全体公民的权利,同时强化公民的义务意识。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个人道德觉悟的层次提升,而主要是一个异质性的结构协调问题,即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的三维道德结构的协调。底线伦理(法律规章)的核心原则是“秩序”,其功能主要是保障基本的生活秩序;共同信念(社会伦理)的核心原则是“正义”,主要在于建构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结构,当然也要求公民养成相应的德性;终极关怀(个人伦理)的核心原则是“义务”,要求公民个体更多地承担起对总体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道德社会学的萌芽可以直接追溯到18世纪"道德科学"的建立,孔多塞是"道德科学"的代言人;威廉·冯特是道德社会学的探路人;埃米尔·迪尔凯姆承继着孔多塞经孔德和古雷利开辟的实证主义的、道德统计的方法论传统,借鉴了冯特的研究,使得道德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迪尔凯姆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从器物——制度——精神三个维度来认识和分析立体社会。认为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当以器物层面(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为基础和出发点;以制度层面(法律法规、机制体制、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为手段和切入点;以精神层面(信仰、道德、价值体系)为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虽然对法律与道德这一命题理论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但无论从历史发展、学派观点还是司法实践等方面都显示出其陷入了一个循环往复分分合合的困境,同时由于以往的理论研究模式过于抽象,使得这一问题表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试图寻找一种外在的视角,跳出矛盾体的本身,从社会学的分析的角度,为法律与道德的研究找到其目的,即实现社会中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以此作为判断其界限的标准;同时从制度的构架及制度的功能等形象层面来论述法律与道德制度的共存,并从制度演化的规律性视角予以阐释和论证,提出一个背景的构建。笔者试图以这样的姿态为道德与法律寻找另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7.
8.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道德合理性 ,因为其深度追求的价值向度符合人类“善”的生活目的。市场经济的“善”性规定了市场经济道德“为己利他”的本质属性。市场经济道德内含“基本道德”和“理想道德”两个层次 ;以“基本道德”为基础 ,以“理想道德”为指导的价值追求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苏振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6):116-120
道德教育社会学主要探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而揭示其内在关系。文章对其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诚信道德建设的两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德诚信与规则诚信虽然在理论背景、行为性质以及道德境界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在逻辑上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诚信道德建设的实践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规则是诚信的外在要求,美德为诚信提供道德人格的担保。两者在诚信道德建设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12.
涂尔干似乎是一位专注于道德事实的经典作家。然而,当读者认真研读涂尔干的道德理论时,很难不发现一些事实,也很难不遇到一些疑惑。一个事实是,涂尔干在他的思想成熟期,先后发展了两个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道德理论。另一个事实是,涂尔干系统且有意识地把风俗、习惯和处境这类概念排除于自己的道德理论之外。从上述两个事实出发,笔者的疑问是,为何涂尔干会发展出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道德理论?如果涂尔干不是无意地忽略了风俗和习惯的概念,那么他的道德理论真正想要回答的社会学问题又是什么?本文通过对涂尔干的两个道德理论的清晰勾勒和比较,认为涂尔干的理论所要回答的真正的社会学问题是:(1)是否存在着一般的集体行动者,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个体行动者有着性质的区别?(2)如果存在着一般的集体行动者,那么在一定的环境中,一群分散的、孤立的个体行动者如何建立起一个集体行动者? 相似文献
13.
14.
15.
《理论界》2021,(1)
作为社会学理论的早期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力图通过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方法等的探索,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理论。在他看来,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并非任意的、主观的构造。社会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虽不是"物",却有着"物"一般的客观属性,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合成性、客观性、外在性等特性。而在这些诸多特性中,迪尔凯姆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普遍性和强制性,其他特性都是从这两个特性中衍生出来的。在对社会学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迪尔凯姆进而探索了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并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准则。可以说,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的探讨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尤其在当今,基于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方法等的争论,重新审视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韦伯命题揭示了西方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伦理文化价值形态伴随社会结构变迁的现代性转型,其创造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价值激励形态,为实现社会发展提供了特有的伦理动力;文章从对韦伯命题的重释中,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激励实现的三重维度及其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市场经济的道德性问题已然成为国内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话题。受时下国内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有关研讨的激励 ,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的视角 ,理解这一问题的基本意义 ,通过重新阐释所谓“亚当·斯密问题”的知识社会学背景和理论完整性 ,揭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 ,亦即它自身的内在价值尺度 (或合道德性 )与外在价值评价 (或道德规范 )。 相似文献
20.
该文摆脱把新闻规范视为绝对理念的研究范式,回归理论经典,提出以动态建构的思维方式,从政治经济学、微观社会学、话语学的理论视角对社会场域中的新闻现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多维度的重新思考,以拆解新闻职业权力背后的隐性逻辑和多方博弈,拓展新闻研究的理论视阈和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