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由于它对资源、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破坏,使工业文明的发展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 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正在逐渐兴起. 生态文明将在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文明高度.我国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本国的国情,建设好生态文明,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一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积极回应,更蕴含着丰富的世界意义。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等方面,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时代的发展是在对以往发展模式不断扬弃的基础上进行的,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大体四个大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在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后工业文明时代所需要确立的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念,而生态文明观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伦理基础。本文认为,只有建立生态文明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应该指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的道德行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互动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上与生存环境的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文明。它追求的原则是以最小的物质、能量的耗费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核心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其最终目标是使人类社会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上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和饭店的经营特点要求饭店的企业行为符合整个社会与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饭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应有的责任,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开发绿色产品,加强绿色沟通,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新形态。通过作者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梳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生态文明新理论从学界马克思主义视野,进入政界马克思主义视野的历史轨迹,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如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大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体系。"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也只能是经济上富裕,精神上高尚,政治上民主,生态上和谐。  相似文献   

9.
纵观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萌芽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完善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继续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的梳理,有利于探究我国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从而进一步凸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经过深刻反思后作出的科学认识.生态文明观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新内涵,在发展现、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的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价值主要是关系范畴,从"意义与价值相类比"的角度看,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价值,就是它在未来能对另一事物产生的全部影响.价值也具有自反性,事物的内在价值,就是它的所作所为对自身未来的全部影响.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一是必须既同时承认人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但又不回避两者的差异,模糊两者的界限;二是必须努力实现生态正义,使人类在维护自然界孕育生命的价值中担负起独特责任.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的“全面”,包含着经济、政治、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奋斗目标。本阐述了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和生态明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章还侧重论述了重视和建设生态明的意义和作用,认为生态明的发展不仅为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而且为“代际平等”和“人际平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必然性,阐明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福建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就离不开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文中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各自涵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由此证明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向新文明形态嬗变的关节点。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向新文明形态嬗变的关节点。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生态”林业战略指导思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成果对我国林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中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理念。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对古今中外生态文明观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产物,必将对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生态文明观内涵,从教育变革、高校德育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揭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必然联系,指出了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校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崭新的德育观。生态德育与人际德育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特征,是人际德育的延承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的内容是:资源环境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人际关爱教育和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是生态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