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分析法对大位移单摆在随机激励作用下的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勿需对非线性项线性化,从而消除了由于线性化所带来的人为误差,使计算结果趋于精确。结果表明,在小位移条件下,线性解可以得到较好的近似解,但线性解的误差随角位移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因此,对于六位移单摆,应当考虑其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单摆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微扰近似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具有阻尼因素的单摆非线性运动规律。根据相应的线性运动方程精确解,通过求解修正项,给出逐步逼近的近似解方法,并讨论了解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 H_(R,K)(ω)空间中重点研究了一类带位移的非线性奇异积分方程(НСИУ):u(x)=λ integral from a to b (f(x,s,u(s)))/(s-α(x))ds解对位移函数α(x)的连续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角法观测建筑物水平位移的误差分析,推导出误差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选用观测仪器和确定观测方法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现行铁路隧道规范和标准设计采用的参数,结合现行的连续体,收敛约束计算模型及弹塑性理想模型并且是在全断面一次开挖条件下作为应用举例,对坑道极限位移进行了随机计算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聚氨酯弹性体位移传感器固定端应变与运动端位移、扭转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基于橡胶类材料单轴拉伸实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后确定最适合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Ogden本构模型及参数。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聚氨酯弹性体位移传感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运动端位移和扭转情况下传感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运动端位移和扭转的加载,固定端的应变随之增加,当位移达到30 mm时,最大应变出现在距离固定端4 mm处;当扭转达到15°时,最大切应变区域为整个弹性体发生扭转变形部分;此分布规律指导了传感器设计中应变片布置方案。将传感器仿真与测量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在10%以内,符合传感器要求。  相似文献   

7.
"交叠系统"模型是认知语义学解释认知表征组织方式的一种范式,语言认知系统与视觉认知系统在认知组织方式上具有一个相似的特征———"普遍虚拟性"。认知语言学在此理论框架下发起对虚拟位移现象的研究。虚拟位移指语言中以一定组织方式赋予一个静止的实物以位移特征的表达。对汉语相关现象的考察是进一步研究其组织方式以及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的基础。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辨识应该以虚拟位移及其各次类的定义为准绳。  相似文献   

8.
虚构位移表达是对静态场景的一种动态表征形式。在虚构位移结构中,位移词用来描述并不发生实际运动的静态实体,在语言表层凸显静态实体的某种物理运动。利用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射体(trajector)、路标(landm ark)来分析虚构位移的语言结构特点,可以发现隐现在语言结构中的观察者或其视线发生了位移,其中观察者采用顺序扫描来建构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位移测量的数字化系统的具体实现,在该位移测量系统中,利用STM32芯片及外围数字/模拟电路给定尺加以稳定的且足够大的激励电流,滑尺感应的电流经积分电路积分及A/D转换对滑尺相对定尺的相对位移进行微米级位移的测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隧道大变形隧道稳定性的概念。分析了产生大变形的机理和判断膨胀性围岩及挤压性围岩的参考标准;提出了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状态的概念,即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大变形隧道的极限位移,利用隧道的实测位移和其极限位移判别大变形隧道的稳定性。以隧道周边位移为依据,建立大变形隧道稳定性判别准则,可以直观地与现场量测联系起来,真正体现隧道施工中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的动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大型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增多,上部结构对基础位移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上部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倾覆作用,本文以位移指标控制基础的可靠度,提出了风积砂扩展基础的上拔位移控制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了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12.
以重力坝位移为代表,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表达非线性映射的性质在计算机上求解,小丰满观测资料为人工神经网络在实际应用提供了实例,经检验,所用网络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报效果都很理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一本教科书中关于维恩位移定律公式推导的一个错误,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粘弹性稠油一维两相驱替数学模型基础上,考虑影响稠油松弛特性的两个因素:温度和胶质-沥青质含量(体积分数),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松弛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水驱稠油的影响。分析表明:温度越高,松弛特性越弱;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松弛特性越强,粘弹特性越显著;松弛特性可以降低驱替压力梯度,提高含水饱和度,推迟见水时间,延长开采时间,提高采收率,改善水驱粘弹性稠油的开发效果,但其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或胶质-沥青质含量的降低而减弱。研究成果为粘弹性稠油的驱替特征及其开发效果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蒙古林稠油油藏粘度高,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产量迅速递减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可动凝胶调驱技术。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从实验室到矿场实施、到效果评价的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说明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同时具有剖面调整、储层深部液流转向以及驱替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驱替方式有效解决非均质性较强的普通稠油油藏后期水驱开发问题。矿场先导试验实施5年来已累积增油5.88×104t,获得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6.
HPAM 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如果流速达到某一临界值,由于分子结构的特性,将会表现出弹性,使有效粘度增加。但是从注入井到生产井的流动过程中,流速是不断变化的,其弹性作用的有效距离及对驱油的贡献有多大,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该文研究了注入速度对常规HPAM 溶液弹性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没有弹性的黄原胶分子、甘油与常规HPAM 的驱油效率,最终确定了HPAM 在地下驱油过程中弹性作用的有效距离。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逆系统方法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逆系统方法是一种将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运用逆系统方法将简单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线性化,对该线性化的系统运用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电力系统混沌振荡控制器,可以使得电力系统自身的非线性特性得以抵消和补偿,增加系统的阻尼,因 抑制了混沌振荡。数值仿真表明:在该控制器作用下,由于受周期性负荷扰动而产生混沌振荡甚至失去稳定的系统可以从远离平衡点的位置上被驱动到包含平衡点的低振幅的稳定周期轨道上,从而抑制了混沌振荡,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该控制器具有维持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光纤转角、位移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光纤桥”新概念,利用“光纤桥”构成了测量转角、位移的光纤传感器。利用准高斯光束假设,详细地分析、计算了系统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理论上预见了测角精度可达1”,测角范围±6′。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港羊三木油田污水配注碱/聚二元复合驱过程中出现的体系粘度严重损失现象,研制了GH稳粘剂。为了考察该稳粘剂对碱/聚二元复合驱的最终驱油效果是否有利,就其对二元体系驱油性质的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利用热氧老化实验、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测定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在添加GH稳粘剂与不添加该稳粘剂时碱/聚二元体系的长期热氧稳定性、界面张力、流变性、粘弹性以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GH稳粘剂能在不破坏碱/聚二元体系假塑性流变特征以及超低界面张力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其微观结构的稳定性,使得二元体系的长期热氧稳定性大幅度改善,同时粘弹性增强。GH稳粘剂有助于提高碱/聚二元体系的稳定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