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新发展,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凝练、新求索、新升华三方面。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既有新概括、新话语,又有新内涵、新延展。它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实践的充分延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创新;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完善。它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涵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涵义,或者说,什么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呢?党的十四大报告作了科学概括和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系统地回答“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较长的篇幅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新表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内在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等,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完整的科学概括,为政治路线的确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和理论概括,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毛泽东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至今仍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我们应创造性地运用、发挥这些思想,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三个方面考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探讨了这一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并从对当代世界主题和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根本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的认识和概括四个方面,勾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强调应从总体上去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探索进入关键时期 ,从本质和基本原则层次、发展战略层次和保证支撑机制层次上对新社会主义观进行的初步概括和总结 ,是邓小平理论系统化的重要成果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1、第一次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邓小平本人提出并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这个科学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本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三大首次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并初步勾划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标明在十四大,我们已把邓…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产生、特点与历史贡献。此论题国内经济理论界虽较少论及,然而其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科学并系统地总结与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与基本经验,历史地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本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政治方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产生、特点与历史贡献。此论题国内经济理论界虽较少论及,然而其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基本问题。科学并系统地总结与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与基本经验,历史地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本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周大仁 《中南论坛》2006,1(2):52-5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许多新认识、新观念、新论断、新思想、新举措,表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和新起点。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概括,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伟大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本文探讨概括了六中全会十七个方面的实践突破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精辟地概括了十二条原则。本文就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去理解和把握十二条原则,谈一些初浅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是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原理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三次总结,作了三个概括,经历了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理论体系三个阶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动态分析上来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了邓小平同志所有的思想理论内容,是邓小平的思想理论体系的主体,它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和共和国的缔造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了长时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珍贵的思想,为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起了奠基、开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坚持不懈地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引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理论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方向、方针和方法,确定了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思想,从而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进步、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指出: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两次飞跃的关系,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