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立足于中国古代身体观,"体知"所涵括的"身体能够知道"的义项与西方认知理论中"具身化认知"的新进展相一致,但不同于西方认知科学中向经验的彻底回归以及仅仅将身体看作认知的基础,"体知"也是在高层次上对事物复杂性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体知"之"知"在于"身体自然知-‘道'",则"体知"不是一个纯粹认识论的范畴,"体知"之"体"的动、名词区分,显示了作为隐暗维度的"气",这一"存有的连续"的一体之本然是"‘体知'何以可能"的本体论基础,同时,在此框架下,"身体自然知-‘道'"也体现出修身哲学中"不待修饰把捉"这一实践工夫的独特的理论内涵.因此,作为一个"新"词,"体知"能自然地相承于古代话语,又顺畅地契入于当代生活,可视之为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庄子》对政治生活的思考以"四问而四不知"为起点,以浑沌之死为终点,"知"作为"人的机制"乃是凿破浑沌的关键。"不知"不是知的"否定",而是意味着更深层的"不知之知",从"知"到"明"到"神"的层层深入、上达的认识运动,内蕴在"不知之知"的深层。也正是"神"、"明"构成了通达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帝王之德的内容,与此相对,"知"则将认识限制在"人的机制"中,阻碍了对未知的天道、地道的开放。就此而言,庄子以"不知之知"为起点的政治思考,通向的则是天地人三才贯通的帝王政治类型。  相似文献   

3.
王进 《船山学刊》2010,(1):90-92
"智德"思想是实践智慧的道德意涵,或是实践智慧与道德二者关系问题的基本看法。《论语》中"知"出现一百一十六次,"知"的种类有"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接着点出"知"(智)最核心的哲学原理在于"作为一种与‘仁德’并举的‘智德’",探讨智必须后天培育学习而得;最后总结出"智德"思想的现代价值:实质是一种"以智辅仁",在伦理学及修养论上是探取一种周延而整齐的"仁智双修"的特殊进路。  相似文献   

4.
徐会利 《理论界》2020,(1):29-36
在对孟子尽心章的理解上,阳明与朱熹有很大的不同,朱熹是从格物致知角度解释知性与尽心,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从知的角度而言,"存心养性事天"是从行的角度而言,"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从态度上而言,知性如同格物,尽心如同知至,知性而后才能尽其心。阳明则将孟子尽心章比配三种不同根器之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尽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才能实现的,"存心养性事天"是学而知之的贤人才能实现的,"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的学者能够做到的。阳明以三种不同根器的人来反对朱熹从格物知至注解此章,用知行合一反驳朱熹从前知后行的角度注解此章。  相似文献   

5.
与"立人"相区别的"立知"取向、在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区分前提下的纯粹立知态度和求真精神以及与实践方法自觉相区别的立知方法,是西方纯粹立知观念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支点,也构成西方科学精神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立人"的致思取向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立知"的致思取向尖锐对立,使我们很容易忽视或误解这些观念,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对科学的反思,进而阻碍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思想中"知"的范畴与近现代知识论中的"知识"概念不同,它首先是一个标志着人与万物、他人交往的实践范畴而不是主体内在意识状况的概念."有知"不仅指人对世界具有了解,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交往而对世界具有情感态度与相应的行为方式."知"反映的是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它原则上是一个属人范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表明了"知"与人的这种内在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7.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重知轻"的观点迥异其趣。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11)
道德失败,具体到朱熹的哲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知而不行"。朱熹提倡"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但也承认现实中"知而不行"情况的存在。在朱熹看来,道德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知之不足,也即"非真知"。"真知"其实是一个包含实践性在内的概念。而常知之所以没能达到真知,是因为知、情、欲等心理要素有缺陷,易受"私"的影响,从而在面对情境时道德无力。这种道德无力是道德意志软弱的表现,意志软弱要为道德失败负首要责任,因而避免道德失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意志软弱。  相似文献   

9.
老子"无知无欲"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三章》所谓的"知""欲"具有特定的内涵,"知"就是机心、机巧,"欲"即私欲、物欲、贪欲.一方面,黑暗的统治是贪欲、机巧和滥用暴力的原因,它导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贪欲是诱惑,放纵的背后是自食恶果."知"、"欲"是"无道"世界的必然产物,以"有为"的表现形式凸显社会危机."无知无欲"体现向"道"的回归.只有"无为"政治才能保证自然秩序,只有在这种秩序下,一切人为的恶果才能消除.  相似文献   

10.
敬告作者     
《理论界》2013,(1):32
尊敬的作者:近年来,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理论界》杂志的学术质量明显提高,自2008年起成为"中国知网"会员单位,使您的作品通过"中国知网"传播于天下。对此,理论界杂志社向"中国知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为了更好地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中国知网"拟委托理论界杂志社于2013年起征询作者意见,其作品刊发后是否愿意在"中国知网"传播?经理论界杂志社研究决定,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习思想史是华夏民族转识成智的历史。它的基本特征或曰规律性特色有四 :一、性与天道。这是中国人学习理论基础。二、知行观。讲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更重行 (实践 )。三、官学与私学互动、互补而兴衰转换。四、史官文化形态。中国人重视史鉴 (历史智慧与历史教训 ) ,以史为镜 ,原始察终。中国学习思想史 ,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方面所积累的思想智慧 ,为人类提供学习智慧  相似文献   

12.
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具有超越的性质,表现为这种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乃是对一切特殊性的超越;其所表达的对象即本质世界,则是对现象世界的超越。西方传统哲学就是以这种超越为标志的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西方传统哲学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质。中国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道,并非是单纯认识的对象,而是人以自身的活动通达于世的状态;而那种适时通变以臻于道的境界,则是人自身超越的过程。中国哲学的文本,正是中国先哲从事这一哲学活动并对这一哲学活动方式加以体悟与反思的结果。这种反思启发我们:必须关注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应的人的活动方式,从而使中西哲学的比较,进一步从文本的比较深入到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的比较。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能为中西传统哲学之所以成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哲学提供某种说明,还将进一步引向关于传统哲学的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崔波 《殷都学刊》2008,29(4):44-49
荀悦著《申鉴》五篇,主要是政论,较集中的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天道、人道有同有异。本文就荀悦的“三势”的天人观、知行论、性命论和易学思想略作申述。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一生在教育实践中有诸多创新:第一,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第二,确立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标准;第三,奠基了"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第四,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良知说内在地包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这两大核心思想.良知不是近代西方形而上学中的"主体性"的"自我立法".它是德性的切身化与世界的境域化的交融合一,是生活"之中"显发出来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作为现代书院的甘丹书院以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为鉴,将培育学生公民品格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以知行合一为教育教学原则,围绕邯郸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在治学修身穷理笃行中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内涵,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提出科学发展观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向理论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蔡觉敏 《学术界》2012,(6):189-195,288
余三定先生具有多重身份,这使他从不同角度立体地看待文学、学术与学术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倡快乐读书与知书,要知读书,知评书,知藏书;二是对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思考,提倡优化学术环境和培养学术情趣,从制度层面反思学术评价机制和提倡无为而治;三是提出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对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运用与史论结合的方法研究当代学术史:这三者又都源于湖湘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19.
李芳 《北方论丛》2015,(5):121-124
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以及真理的本质在于符合的传统思想遭到海德格尔的批判与否定。海德格尔对于物与知的符合提出质疑,并追问符合本身的前提。在这一追问中,海德格尔肯定了真理首先应当是存在的真理,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本体论真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