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是日军“慰安妇”制度最大的受害国。但令人非常担忧的是,大量的日军慰安所遗址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被摧毁了。为了让人们记住战争、记住罪恶,设立“中国‘慰安妇’纪念馆”势在必行,否则,战争遗址都消失了,明天,我们拿什么去记忆战争?  相似文献   

2.
1939年2月14日,日军侵占了海南岛南部重镇三亚。人类战争史上最肮脏、最无耻的军妓制度,也在侵略海南岛的日军部队中普遍实行,海南各地被抓逼充当日军慰安妇的年轻妇女,与从韩国、朝鲜、菲律宾、日本诱骗而来的妇女一样,在遍及海南各地的日军驻地慰安所里惨遭蹂躏。慰安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苦难,实际上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而慰安妇代表的正是我们这个民族近代史上最最苦难最最血泪的那一页。  相似文献   

3.
交际风云     
一次会晤 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2日晚在圣地亚哥下榻饭店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胡锦涛强调,发展中日关系,不能也无法回避历史问题。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把历史的重负化为前进的动力。当前,两国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我们希望日方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拖的时间越长,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伤害就越大,也越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国人民从来都认为,在那场不幸的战争中,包括被迫走上战场并失去生命的日本士兵在内的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对发动这场战争的战犯,中国人民是深恶痛绝的。日本领导人在考虑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时,务必要考虑到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务必要考虑到中日友好的大局。  相似文献   

4.
自安倍晋三重新执政以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越发强硬.安倍等右翼政客频频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质疑东京审判的正义性等歪曲历史的言论,旨在为侵略战争翻案.2013年12月26日,安倍悍然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日本在任首相时隔7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安倍为首的日本当政者否认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行,使得中日之紧张局势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5.
苏智良、陈丽菲夫妇被誉为世界级的慰安妇研究专家,他们历时9年从全国各地查找至幸存的80多位慰安妇。2000年他们带领中国6位尉安妇到日本出庭指控日本战犯的滔天罪行。为了留住中国慰安妇的声音,他们付出了自己的精力、情感和金钱。  相似文献   

6.
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实现其霸权野心,疯狂推行法西斯高压政策。日本具有正义感的文人及社会团体纷纷遭到打压与迫害,大量无产阶级文人被捕入狱。在国家权力的压迫下,日本文人纷纷发表"转向"声明,并且开始支持、美化侵华战争,成为地地道道拥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7.
王俊英 《职业时空》2008,4(6):45-45
近几年来,围绕“历史问题”出现的频繁争吵,日益成为影响中日民众相互情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国民众不满意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所采取的暧昧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却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嫌中”、“厌中”气氛,与“恐中论”一道,成为日本“中国威胁论”的主基调。那么,中日之间,“历史问题”的难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鞠九江  张泉 《老年世界》2008,(16):10-12
70年前,22岁的乡村少妇被日军抓去当“慰安妇”,备受蹂躏。70年后,已是92岁高龄的盲人老妇将走上法庭——周粉英,今年92岁,双目失明。但老人听力好,记忆力强,思路清晰。其子姜伟勋,今年65岁,是家中的顶梁柱。二十多年前,他在一场事故中失去左眼。周粉英一家4代5口人,一直过着清贫俭朴的日子。乡亲们说,我们只知道周老太是烈属,却不知道她有“慰安妇”经历。老人在风烛残年站出来,揭露那段屈辱历史,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在历史观方面出现了重大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这段历史,笔者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探究日本在认知方面出现的问题,指出日本只有树立正确的战争史观,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交现在面临三类问题:长期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改革开放"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正在生成且不断增长的挑战.这些问题是一个长长的清单,相互关联和复合. 中国眼下的外交困境,不是奥巴马政府以中国为主攻方向的"再平衡",也不是日本新右翼对中国的进攻,以及中国一些"周边"邻国与中国关系的新紧张.中国外交的困境来源于上述三类问题在一个特定时空的集合.  相似文献   

11.
中日建交已有30多年,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却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础,之所以会这样,笔者认为,这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从1895年以来,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伤害。日本政府对其所犯下的罪行,总是遮遮掩掩,极力逃避罪责。“8·4”事件的发生,再次证明历史问题始终是横亘与中日之间的很难跨越的沟壑。因此笔者认为就有必要分析日本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我们中国再以冷静、务实的态度,处理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在中日关系"跌宕起伏"的时期,在日本右翼政客不时抛出美化侵略战争言论的时候,如何认识那场史无前例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如何认识近代以来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全面侵华道路的,依然是深刻而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问题儿童救助机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感化院",经历了"慈善性"的儿童救助、"青少年教护院"到"儿童自立支援设施"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当前日本本土的、鲜明的和成熟的教育治理问题儿童的矫治模式——"自立支援"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工读教育的发展情况,得到"五点"启示:儿童本位,制度保障的基本理念;系统立法,给予充分的社会保障;家庭中心:重视归属与爱的需求;多元支持,健全的儿童保障体系;渐进发展,走出别样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日本成立亚洲妇女基金的风波文/玉雪昔日慰安妇今日谁安慰去年底的一个夜晚,来自台湾、菲律宾和韩国的7名原日军随军妓女以及声援她们的大约200名日本民众,伴着雄壮的乐曲在日本东京的街头示威游行,参加者每人手握一只钢笔式的小型手电筒,顶着刺骨的寒风...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德国认识历史,悔恨战争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开始,而日本认识历史,悔恨战争是从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开始。两个开始,展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差距。德国总理勃兰德跪在华沙犹太人牺牲纪念碑前忏悔,赢得世人尊重。但日本对这段历史,只承认“过错”,不承认“罪恶”,甚至自认是受害者。据一项民意调查,竟有84%的日本人认为自己是战争受害者,只有10%认为是加害者。每年举行的纪念原子弹受害者活动则不断强化这种受害者的集体记忆,对造成邻国几千万人死亡的战争后果少提或尽量不提。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老年人跌倒要不要扶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的热点,看似平凡的一件小事,却在检验着存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敬老传统。敬老,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之,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敬老,是一个绕不开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17.
对"李约瑟问题"的研究,其最后结论不外乎有二:第一,"李约瑟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题,所以,对应有各种解答方案;第二,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质疑,其结论可分为"无科学说"、"伪问题说"和"有毛病说"三类,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李约瑟问题"进行修正、扬弃,然后再来解答。此两种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失误:将反事实条件句应用于"李约瑟问题"的分析。从历史主义的视角来考察,"李约瑟问题"作为一个历史问题,首先是一个"假设历史"问题,故不能将反事实条件句应用于其研究过程之中,否则就是一种误用。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历史上,死于传染病的人数远比战争或者其他天灾人祸死亡人数要多。目前传染病仍然是全球第2位死亡原因,每年死亡人口中约有1/4的患者是死于传染病,当今,传染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影响着社会发展、稳定与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9.
日俄战争是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对俄国来说,那场战争是1905革命的催化剂,也敲响了罗莫诺索夫王朝统治的丧钟.而日本方面经此一役,其"独占中国"的妄想愈加膨胀.从这场战争开始,日本进一步将"大陆政策"付诸实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立足进而逐步往北推进,最终发动了一场给整个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60年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唐茂华 《城市》2009,(10):41-45
土地问题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最为基础、最为广泛,也最为复杂和棘手的经济社会问题之一.而土地制度则是一切土地问题的缘起和总根源。为此,本文着力还原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央决议、法律文件等,以期从政策法规视角来审视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由于社会制度是一个渐进式的演进过程.存在必然的“路径依赖”.而很难在短期“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