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以2003-2008年沪深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在不同盈亏状态、不同信息质量,以及不同规模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检验,同时对不同状态下净资产账面价值、剩余收益和成长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盈利状态和亏损状态、不同信息质量,以及不同规模情况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存在显著差异,成长性也是也是影响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因素,同时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且互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并对其进行评述。按研究方法分,价值相关性研究分为事件研究法和估值模型法。事件研究法依赖有效市场假说,仅能检验某一事件能否引起市场反应,其对权益价值的具体影响则难以估计,而且短窗口选择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估值模型法在实证检验中应用相对较广,然而几乎所有的估值模型都没要考虑期权的影响,而且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有时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继续修正估值模型。第二,抛开相关性和可靠性联合检验的方式,关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三,应多角度研究价值相关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投资者视角。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情境下会计财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受到挑战,基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传统估值理论及模型效力降低.本文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通过能够反映大数据合作资产宽度的月活跃用户量和市场占有率、反映其深度的用户变现能力和用户粘性、以及同时反映其宽度和深度的颠覆力指数等指标刻画企业大数据合作资产的价值,由此,提出基于数字经济下互联网企业的相对估值模型,并选取短视频行业的非上市独角兽公司--快手、抖音及在美国上市的对标公司陌陌作为研究对象,验证该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理论的估值模型能有效评估数字经济下互联网平台类企业的价值;数字经济中大数据合作资产等相关信息表外披露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推动会计财务理论和财务报告体系改革.本研究可对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以及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费森—奥尔森估值模型对中国A股市场股价的主要解释因素进行分析,力图在文中解释是何种会计指标成为股价的主要解释变量进而考察了会计信息的投资决策有用性。文中主要研究了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对股价解释能力的程度。本文实证结果发现:2002年以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账面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能力逐年增强的现象,且是股价的主要解释力量,解释能力优于会计盈余;账面净资产、会计盈余二者联合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趋势:同时否定了会计盈余单因素对公司股价解释能力逐年增强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价值创造应该作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与经营方针的唯一目标,但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现实中企业的不少主张和运作却与价值创造的目标在逻辑上发生了偏离.为实现企业价值创造,财务理论尤其是财务估值原理要深度嵌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企业估值模型也应该前置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制定中.基于价值创造逻辑,提出了企业应选择投资经营市盈率高于平均市盈率的行业或产品,否定了依靠多元化战略来分散风险的主张,指出适时采用合并重组、收购扩张应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调应从估值模型中筛选出企业盈利模式的关键要素,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轻资产模式配置财务资源;提出了企业战略转型的方向应从追逐会计利润最大化转到追逐自由现金流为正,从规模发展转到价值创造,从专注产业链转到专注价值链,从重资产经营模式转到轻资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的制造经营转到全流程数字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更名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公司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受到了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分析公司更名、特别是公司基于经营范围变更、并购重组、战略调整、声誉改变和其他原因等不同动机的更名行为对其股票价格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其次,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更名情况及其更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2010—2017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市场价格反应;以2010—2015年中国更名上市公司在更名前后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经营绩效数据、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等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等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利用差分T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上市公司更名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无论上市公司因何种原因更名,其在更名前后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产生显著的正超额收益,但这种正超额收益将在更名后的较短时间内消失,甚至产生显著的负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更名还可能在更名后的1~3年内显著降低其总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进而产生显著的公司治理负效应;公司更名的短期市场价格反应与长期公司治理效应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公司更名并不是改善其经营绩效和治理绩效的有效途径,投资者投资于更名上市公司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可能难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更加详细的公司更名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抑制上市公司更名乱象,为营造良好的中国股票市场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上市公司在因经营范围变更、战略调整、并购重组、声誉恶化和其他原因变更公司名称时,应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更名可能不仅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正的治理效应,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投资者不要对更名上市公司进行盲目投资,更名上市公司可能既不会为投资者带来短期超额收益,也不会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和产生正的治理效应而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超额收益。文章研究结果为证券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更名行为、上市公司更名决策以及投资者对更名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价值分析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活动,其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在实际应用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因为定量分析更方便,更容易获得资料.但是,定性分析对于企业估值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企业估值的基础,缺乏深刻的定性分析将使企业估值走入歧途.企业估值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定性分析包括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企业估值还必须抓住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定性分析的量化模型,以更加精确地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从决策有用性的角度看,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应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进行考察。本文重点对盈余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考察盈余信息的风险含量。通过拓展CAPM模型,构建了公司超额回报对公司特有风险溢价的敏感系数R-loading,从而考察了公司盈余信息中的风险含量。进一步对R-loading与盈余质量、盈余质量替代变量和投资者行为即盈余反应系数ERC的关系进行检验,证实了R-loading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内容,为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研究提供了风险研究思路,有利于投资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公司盈余信息及其风险后果。  相似文献   

9.
以沪深股市1998年1月至2013年6月所有A股股票的月度收益为样本,比较各种反转策略,从账面价值、现金流、过去收益的简单财会指标到更复杂的Ohlson模型和残差收入(RIM)模型,分析反转策略的盈利性。实证结果表明,虽然RIM和Ohlson模型要求更多的信息输入和复杂算法,但产生的超额收益优于采用简单财会指标的策略。最后研究发现,选择运用何种反转策略得到最大超额利益,只取决于投资者的技术先进性、信息收集成本及预期投资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盈余持续性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评估公司价值及签定契约时,会计盈余的高持续性被看作一个理想特征,有利于降低风险,因此盈余持续性研究成为30多年来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盈余持续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但在盈余持续性的定义、盈余质量、盈余持续性的度量方法、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持续性、公司估价模型与盈余持续性及其检验、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盈余持续性与其他经济(会计)现象等方面,仍未达成共识.我国学者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具有一定贡献,但尚待深入.以国外盈余持续性研究为借鉴,我国可加强恰当地度量盈余持续性、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公司的盈余成分持续性及股价反应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应计盈余,现金盈余有较高的盈余持续性及累计超额报酬解释力。进一步分析应计盈余最高和最低组在事件日前后累计超额报酬的表现时,发现了二组呈现交叉反转的现象。最后发现我国投资者不能完全理解盈余性质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按应计盈余大小构建的套利组合能获取18%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2.
以2007年沪深两市A股28家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法直观地发现稀释每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同时在盈余反应系数法下建立线性与非线性盈余回报模型,研究得出稀释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都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的信息含量,且稀释每股收益更具决策有用性,这为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使用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对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进一步计算准则实施后不同会计信息的偏相关系数,检验了二者的增量贡献.实证结果显示,新准则实施使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均得到提高,但相关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盈余信息,净资产信息的贡献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常用的信息披露监管措施和工具,问询函公告后,被问询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值得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问询监管事件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问询监管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表明:问询监管对被问询公司总体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有显著影响,在问询公告前,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在问询公告后,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而每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问询公告前为负且不显著,在问询公告之后显著为正.因而,证券交易所应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优化问询监管流程,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实现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5.
威斯通模型是企业并购估值贴现现金流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针对威斯通模型讨论了企业是否具有真正增长机会的条件;研究了企业在超常增长期采取不同投资策略对其价值的影响,建立了新的估值模型,并对两种模型在估值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市场操纵与证券市场弱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市场操纵行为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破坏以及监管部门在发现市场操纵行为中存在困难,本文对收益率基本统计指标以及价格变动非随机性的市场有效性检验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市场操纵期间,被操作股票收益率均值、标准差基本上都高于历年同期以及参照公司同期;市场操纵期内收益率总和明显高于参照期间与参照公司的事实揭示了市场操作行为获取超额收益依赖于较为频繁的短线操作.研究还证明了目前通行的游程检验与随机游走模型检验在检验市场弱式有效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7.
A股市场上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和市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公开披露的减持公告数据,从短时间窗口考察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减持披露后的市场反应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减持公告前后累计超额收益(CAR)呈先升后降的倒V形,CAR[-20,-1]和CAR[0,20]分别高达4.12%和-2.61%,大股东在减持中表现出精准的时机选择能力,并获利丰厚,而市场认为减持传达了估值偏高或前景不佳的新信息,对此作出了显著的负面反应。在公告当日,市场对绩差公司、民营控股公司的大股东减持以及大额的减持作出更大的负面反应;在公告后的较长时间内,绩差公司、控股股东的减持负面影响更持久。可见,精准的时机选择能力反映出大股东在交易中的确利用了重要的私有信息,减持前高达4.12%的超额收益为强化监管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异质解释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盈余公告披露期间的股价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公告日前后股票的超额收益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其原因是异质解释会使投资者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在市场存在卖空限制的条件下,股价会因为体现乐观性偏差而被高估,高估的幅度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好消息的异质解释引起的股价高估程度强于坏消息。  相似文献   

19.
盈余公告效应异象在各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能较好地解释该异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盈余公告前后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盈余公告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低盈余质量强化了这种负向影响。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越小。  相似文献   

20.
盈余公告效应异象在各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能较好地解释该异象。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盈余公告前后短期内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盈余公告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中,低盈余质量强化了这种负向影响。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越大、盈余质量越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