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的山水诗文蕴涵的自然审美观可概括为:凡物皆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将生命融入山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印象·刘三姐>产生的现实文化语境的分析来揭示其在艺术发展的轨迹上可能走向的歧路.指出<印象·刘三姐>在审美发展中最终会呈现出的历史应然趋向,这就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在怒族民间文学中,从怒族神歌、民间故事到怒族民间歌谣,怒族民间文学中蕴含了怒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题。怒族神歌是怒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古老圣歌;民间故事是怒族珍爱生命、和谐共生的古老传说;怒族民歌是歌唱家乡、诗意栖居的心灵之歌。弘扬怒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促进怒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铸就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强烈的自然审美感受,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少数民族女作家们以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对边地女同胞给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过自然、女性的书写,表达了强烈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理想的内心诉求。在文学书写中从民族文化的根系上寻找摆脱生态困境的出路,建构诗意栖居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的耦合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提示我们,人类更需要认识自己,认识我们这个物种在生态圈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我们自己在上万年的集体生存中获得的经验.当今"主流文明"不过是人类众多生存方式之一,它虽然强势,但远未经历足够的检验,它构建的"普世价值"未必具有几何公理的地位,它制造的生态危机却已经威胁着人类生存.而那些存在了上千年的众多文明,其中必有其合理的内核,值得认真研究.人类社会脱胎于自然生态系统,但始终寄生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构造出自身的文化.文化是人类求及生存、发展、延续的人为信息系统.自然的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它一方面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自觉不自觉地冲击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使民族生境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程度的偏离,一方面控制和回归这种偏离,使之不至于毁灭自己赖以为生的生态系统,从而发展出了与生态多样性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这就使民族文化与自然在"偏离"一"回归"中耦合运行,特定民族在其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陵芥子园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美学家李渔的家宅式园林,被称为金陵名园的扛鼎之作,有“园中之王”的美称。本文通过回溯芥子园的起源发展,从“壶中天地”入手,分析其诗性美的内在含义,对芥子园的内部构造进行审美鉴赏。同时从芥子园的园林建造、文人园居、境界营造三个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探寻诗意栖居的生命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生态的审美范式依次形成为依生美、竞生美和共生美三大范式.依生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和对神灵的祈求,也表现为民族间的依从关系;竞生则是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民族间的冲突,竞生美一般经历"幻想"、"高扬"、"迷茫"阶段;而共生美则是人类对竞生美的一种反思,是对最高形态的美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始终从事游猎生产,号称"使鹿部落",他们以其独特的驯鹿文化和优良的生态习俗,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善待自然的民族心理告诉人们,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绿色文明才是人类追求的真正文明.  相似文献   

10.
布努瑶民族创世史诗《密洛陀》在描述人类和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以创世精神表达出自然文化观。创世一方面指创造人类自身及其文化,一方面指创造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认自然的文化意义和人化特征。自然文化观展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多维视野,人与自然关系既有互动、互生、互为因果的关系,从而构成和谐互利的一面,又有对立矛盾、冲突的一面,人类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从而获得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84年,美国人类学界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论题的核心是"高海拔地区的人类生育力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还是受文化因素影响."参加争论的主要是美国、英国和印度的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12.
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宿主之一,野生动物是人类SARS的毒源.人工驯养野生动物,让人造的化学成分进入了大自然本来的生物过程,其产生的危害给世人带来了生态性的灾难.人类要善待自然,慎用科技,让人的自然体在大自然中正常生息才能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以食物或饮食习惯为主题的研究,是探究其所具有的文化力量和在传统习惯累积变迁过程中对“吃”的行为的形塑.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力量,尤其是人对各种工具的使用和对火的控制与利用,使人类与其他动物在进化演变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区别.除了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仍然把母乳作为一种直接摄取的自然抑或“天然”食物之外,人类基本上脱离了对自然(天然)食品的直接食用.虽然共为人类,但是因为历史过程、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同群体,则有着各自具有地方性特征的饮食文化,而且因为这种具有标记性的特征,使人类本身也有了自我与他者的区分.  相似文献   

14.
傣族图腾似乎从未有过专文论述.自然,作为和人类童年有密切关系的图腾文化,是难以泯没的,傣族也不例外,只不过如拨雾看花罢了,所以本文命题就是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觅踪.泰族图腾文化的孑遗,看来主要有:一、蛇图腾《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蛇图腾崇拜是古越人几乎共有的,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概莫能外.傣文古史《泐西双邦》开篇就是一位"人身蛇尾"的"勐神"("勐"是傣语,本意为国家或部落,现通译为地方或坝子.按:"勐神"取其本意,即国家或部落神).传说这  相似文献   

15.
青年艺术家王云裳擅长丹青且能诗会文,画染诗意,诗融画素.执着于精神的清野,则是其画、其文、其诗的风景主轴.画之外延讯息的诗性编码与诗意内涵的画感填充,赋予线条以无声的节奏与韵律.诗画叠加的"云"式笔法自觉彰显着审美姿态的嬗变序列,多重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变化转折构铸的多维图景,拓展了抒情主体和图形世界衔接的路径与范畴.  相似文献   

16.
虚实观是宗白华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应该虚中带实,实中有虚,但以虚为主,因为虚空是艺术摆脱模仿自然、超越自然以达到另一自然的飞翔的翅膀.虚空的美妙之境的实现又必须借助于"实在","实在"的作用在于首先受众要乐意去参与填充空白的创造,这个过程轻松而富于美感;其次这种参与创造要有价值,即作者和受众共同完成的这个"文本"要有美感.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结晶,是泛着岁月风采的传统经典,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非遗的"温情"源于生存而获得的知识理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求真、趋美、社会担当的人文情怀.中华民族正因为有了这样广博厚重、独属自己的文化瑰宝,方有文化自信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8.
正芙蓉桥白族乡素有"大鲵之乡"的美誉,在这片面积达70.2公顷的广袤土地上,峰峦迭起,绿色葱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大山之下,各路溪涧汇聚成壮丽的酉水河。酉水河畔,在此栖居数百年的白族儿女依山傍水渔樵耕作,与美丽的自然和谐相处。张家界是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芙蓉桥则是张家界的"大鲵之乡",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究,芙蓉桥白族乡的人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与恐龙同时代的"地球纪念物"和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大鲵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中国二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了解对方,才能相互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互相包容,互相对话,进而才能谱写全人类和谐的篇章.文章就汉语语境、西方语境对伊斯兰"造物主"概念出现的误读现象作了深度解析,并提醒人们从微观层面上关注各级读物和各类媒体对伊斯兰文化的误解或曲解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生态伦理得以诞生的决定性原因.生态伦理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审视和反思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其深层的哲学、宗教和文化根源,进而使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得到调适和改善,在自然和人类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青藏高原藏族民间宗教信仰中——诸如图腾崇拜与禁忌;对神山的崇拜与禁忌;对土地的崇拜与禁忌;对神湖的崇拜与禁忌等的观念,渗透着或隐性或显性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在客观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沟通,同时这种古老的智慧也许真的会成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