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南 《南亚研究》2007,(2):47-51
佛教密宗的神殿中女神云集,蔚为大观,其中不乏忿怒的凶神。大量女性神佛的出现与印度教性力派崇拜的兴起不无关系,而忿怒女神的涌现则是佛教密宗重要义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李南 《南亚研究》2010,(2):84-98
由于十三世纪时佛教密宗(密教)已在印度本土灭绝,因此,开展曾经大量存在的密教典籍的发掘研究工作,对于了解密教在其发源地印度产生、发展乃至衰亡的状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已刊行发表的金刚乘重要经典的梵文写本进行综述,以期推进佛教密宗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书系国家教委“七·五”高教教材规划项目,由华中师范大学印度史教研室《简明印度史》编写组编著。全书约37万字,由湖南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印度的概况、研究印度史的意义和所依据的史料。全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介绍远古至18世纪中叶的古代印度,共分12章。本篇回溯了新旧石  相似文献   

4.
宗教在尼泊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印度教和佛教是该国传统的宗教。在长期的宗教发展历史过程中,印度教和佛教一直具有互尊互容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尼泊尔各族人民之间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观尼泊尔宗教的发展史,印度教和佛教自古代梨查维王朝时期即并行不悖地发展。即使在社会发生变迁,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两教之间仍然和睦相处。中世纪马拉人进入尼泊尔谷地(现称加德满都谷地)占据了梨查维人的祖居地,建立了马拉王朝。马拉人信仰密宗,从而使印度教密宗、佛  相似文献   

5.
李南 《南亚研究》2005,(1):54-60
《胜乐轮经》为佛教密宗金刚乘无上瑜伽部的主要经典之一。婆和婆吒在其所著《胜乐轮注》的第一品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佛教密宗的哲学思想。目前,国内系统论述佛教密宗哲学体系的原始材料尚不多见,本文似乎多少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6.
论无首女神     
李南 《南亚研究》2009,(3):16-18
无首女神(Chinnamasta)是印度佛教密宗金刚乘与印度教性力派中一位形象独特的重要女神。本文就无首女神在两教派中的传说、造像、成就法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对该女神形象的形成、神格、象征意义作出探讨研究,说明其为两教派中的至高女神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南 《南亚研究》2004,(1):52-56,62
《胜乐轮经》为佛教密宗金刚乘无上瑜伽部的主要经典之一。婆和婆吒在其所著《胜乐轮注》的第一品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佛教密宗的哲学思想。目前 ,国内系统论述佛教密宗哲学体系的原始材料尚不多见 ,本文似乎多少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8.
图书介绍     
一、中印佛教之比较研究本书是台湾“中华文化丛书”的一种,1986年11月由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作者李志夫,印度大学硕士,现任教于文大、东吴,著作有《巴拉蒂特的哲学》、《印度当代哲学》、《理则学》、《楞严较释》及本书,译著有《印度哲学导论》、《印度通史》。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佛教宗教社团组织的变化 尼泊尔佛教与喜马拉雅山以北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密.元世祖忽必烈通过其国师八思巴邀请阿尼哥率团前来北京从事佛教建筑营造.萨迦派僧人过着拥有家室的世袭生活,尼泊尔僧人也采取了相应的僧团制度.其僧团有四种僧侣:圣僧(Bandya或Bare)—世袭的僧人;金刚师(Vajracharya)—密宗仪式咒师;古巴朱(Gubhaju)—普通祭司;乌达斯(Udasa)—出身商人的出家人.对普通信徒来说,他们均属僧侣阶层,但都过着有家室的生活.这是一种居于喇嘛教和印度僧侣之间的一种体制.尼泊尔佛教徒经历了长期的各种天灾人祸,并且学会了在喜马拉雅山以北国度寻求生存之法.部族山民沿袭他们代代相传的原始社会理想,佛教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叙述从佛陀到阿育王这段印度历史的一部专著,作者崔连仲。全书共32万字,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引论部分首先回顾了从印度河文明到恒河文明的整个历史,从印度的史前文化到婆罗门教的产生都分节做了说明,可以使读者对整个印度古代文明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本  相似文献   

11.
新书简介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之一,此书由孙培钧、刘创源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二十九节,开篇总论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其余各章分别论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本书由六名国际问题专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13.
新书简介     
英·甘地传 周柏青、游乃荣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458页。此书系“影响世界历史的女政治家”丛书之一。全书分13章,系统评介了印度当代女政治家英。甘地纵横捭阖、跌宕起伏、富于传奇的一生。书末附有传主生平大事年表。 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 姚卫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364页。此书对佛教般若思想的基本内容、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分析了般若思想体系包含的各主要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和印度的猴文化概况,然后对中国和印度猿猴故事的创作方式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印度猿猴故事通过佛教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印度,后广泛流传南亚、东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经籍的数量远远超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只是佛教于公元十二世纪在印度消亡,因而印度本国保存下来的佛教经籍并不多。迄今为止,绝大部分佛教经籍都保存  相似文献   

16.
从《外台秘要》看印度医学对我国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台秘要》是唐代医学家王焘的著作,成书于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这部著作汇集了唐及唐以前的数十种医学著作,分类选编而成。全书共1,140门,所载约6,000余方;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以及采药、制药、服石、灸法等多种医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外台秘要》在整理保存古代医学文献和综合民间医药经验方面作出了不朽贡献,可以称得上是集唐代以前医方医书之大成。更值得重视的是,这部著作还介绍了不少外来医药知识,其中尤以印度的为多。本文试图将《外台秘要》中有关印度医药的内容向读者作一介绍。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交往的频繁,从  相似文献   

17.
“佛教的走向”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佛教东渐” ,即佛教不断地向东传播。起源于印度的佛教 ,的确是先传到中国 ,后传到日本 ,这句话如果表明了某种历史发展规律 ,佛教就会越过太平洋 ,传到美国。历史也的确是这样发展的 ,正如人们大谈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那样 ,如今人们又在议论美国佛教了。历史还证明 ,佛教完全可以很好地同其传播地的精神习俗融合 ,在该地区完成佛教的独特发展。印度佛教如此 ,中国佛教如此 ,日本佛教如此 ,美国的佛教也同样如此。其实 ,佛教不仅仅是向东方传播 ,也在向西方传播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  相似文献   

18.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至5世纪,后在古印度逐渐流传,公元前2世纪后又传播于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8世纪印度教兴起,並日见兴旺,佛教逐渐衰微。12、13世纪后,古印度除个别偏僻地区外,佛教几乎消亡。19世纪,印度从斯里兰卡引进小乘佛教,佛教始在印度获得部分复苏,目前虽有380万教徒,但只占人口总数的0.6%弱。  相似文献   

19.
《印度土地制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的院重点课题之一(1993年7月至1996年6月)。全书15章,约30万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印度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0世纪90年代前期印度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如何由原始的公有制向私有制演变及其演变的特点,以及随着土地制度的演变,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土地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即阶级关系的变化。《印度土地制度研究》是一项时间跨度长、难点多的研究课题,笔者之所以不顾学识浅薄、功力缺乏,勉为其难地进行研究,并按计划写出这部书稿,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20.
天台宗是中国最早形成的佛学宗派,它源于印度大乘佛教,又成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是印度佛教东传朝鲜、日本的中介之一,在印、中、朝、日四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天台宗的印度渊源 天台宗渊源于印度大乘佛教,从两方面可以说明:一是师承关系;二是所依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