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强调了要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将其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院的发展、建设和管理中促进医院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强调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电视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更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特别是电视新闻,作为最普遍、人们接触得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内容要充满人性化,从人文关怀、人文意识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情感需要,显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关注更多新闻事件背后的人——人的内心、人的命运、人的情感,随时倾听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灵呼唤。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发展现实和媒体自身发展环境下,电视新闻一定要很好地去把握和实践"人文精神",除了具有历史发展性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现实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人为本,在强调培养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为此,着重提出人格培养应注重的方面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史少博在《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为防止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误读,需要辨明“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异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与“物本”、“神本”相对立,都凸显人的主体性,都以人为目的。二者的区别点在于:“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抽象的人,而“以人为本”强调的人是具体现实的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人权,“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人本主义”只是以人为目的,而“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又作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人为本,在强调培养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为此,着重提出人格培养应注重的方面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一个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满足人的全面价值的发展要求,关注公平问题,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民的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历史沿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特征和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育的内在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 ,将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基础的出发点 ,以尊重人、发展人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主体性教育观应是以教育、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文明是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今天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将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弘扬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育有赖于“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这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和政治行为都要尊重人,从人出发,尽量减少异化,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前提、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发展的目的,既是发展观的升华,也是各项实践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的当代阐释。它把人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它并不是向西方人本主义的回复,与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学校始终"以教师为本",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与教师"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培育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软环境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充分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广西多科性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充分利用人才,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要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教育先行、教育为本的方针,适度超前发展,瞄准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教育决策,使民族教育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以往任何二种价值体系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均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当前大力建设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和挖掘以人为本在其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以人为本”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重视教师的需要与发展,热心为教师服务,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进行创新。做好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治国兴邦,人才为先。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的同时,重点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与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同样要加强品德教育,特别要注重提高教学水平,使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快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要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同时,人才培养工作要把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三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即:转变目标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教法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转变师生关系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学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内容科学揭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主体人格,开发个体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这一基本原则,就必须革新传统认识,真正做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关心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发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完善其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