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有一个广泛而长久的发展之路,它将长期贯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心人、重视人的表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它的丰富内容是在深刻反思和总结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类发展困境”中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必然逻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契合当今的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在发展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强化制度化建设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主体,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宝贵的资源和核心动力,人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命题,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三个价值维度:目标导向、实践取向和评价尺度,三位一体,构成了发展系统的价值导向机制、价值规范机制和价值调节机制,铸成了发展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它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实践原则都起源于宪政理论,而宪政的诸多理念无不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价值来展开。然而,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法的异化,背离了法的本意,制约着人的发展。法律回归于人,法与人的和谐统一,既是法律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和举措。目前,我国在法的人本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实现法与人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作出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是对人与历史 相互关系的科学总结,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贺善侃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化:一是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这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新思考;二是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这是对发展基点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以人为本的普遍价值表现在:从现实基础来看,以人为本是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适用范围来看,以人为本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适性;从贯彻落实的层面来看,以人为本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精神实质,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全面理解和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区别于以往任何二种价值体系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均蕴涵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当前大力建设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和挖掘以人为本在其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的图书馆重点包括建立和谐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和谐的硬环境是指为读者创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物理环境,包括馆舍的建筑及内部设施等;和谐的软环境是指良好、温馨的人文环境,包括图书馆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惠民政策是近些年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标志着政府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其内在依据则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理念有一个形成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必然结果。惠民政策主要有十大方面,其立足点和目标都是急人民所需,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惠民政策是一项历史性和革命性的举措,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它也存在着随意性、功利化的不足,应赋予其更多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人学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内容科学揭示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主体人格,开发个体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这一基本原则,就必须革新传统认识,真正做到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关心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发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完善其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校学生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安全为本、以学生的利益为本、以学生的成才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必须明晰高等教育的层次划分;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必须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必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关注高等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0.
《西升经》的身体政治观,是对《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直接继承了早期道教《太平经》与《老子河上公注》的相关思想。《西升经》将其修炼生命以达长生的一套生命原理扩充于政治运作,认为国家如果按照修道之人治身养生的原则治理,就可以长治久安,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