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节奏与中国现代诗歌》一书立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本体研究,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这个重要的诗学概念出发,廓清以往“节奏”和“格律”概念的含混状况,阐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形态和功能,并对“自然音节节奏论”、“情绪节奏论”、“谐和节奏论”三种诗歌节奏理论进行阐释和辨析,最后,从比较诗学的视野出发,考察中国现代诗歌节奏与古代诗歌节奏以及西方诗歌节奏的互动与转化。通过一系列的梳理、论述与探究,作者基本构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框架,尝试搭建了各种节奏理论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由于口令在性质、类型、特点上的不同,其指示词、预令、动令之间“词”与“字”的节奏、时值、强弱是有规律的,特别是它的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是极其相似的,通过借用音乐节奏符号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口令进行归类、划分、记载,解决长期在实际的“教”、“学”、“练”中对口令的运用和记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节奏?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节奏的定义,可以广义地说就是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高低和时间的间歇”;有的则认为:“节奏的构成是平均距离所标志着的时间的重新回转”;也有的认为:“节奏类似于音乐中的节拍”。这些说法,虽然从不同  相似文献   

4.
何谓“节奏”?《辞源》说:“音乐的高下缓急。”其它辞书也大致类此。至少在中国,节奏一词源出于音乐,其它地方的运用则是它的引申。本来意义上的节奏具有什么特征呢?首先所有的“高下缓急”必须是“音乐”的。——这是我们对节奏“艺术”品质的规定。其次,这些高、下、缓、急其实就是不同乐音的彼此相对和联系。——这是我们下面的抽象和展开的基本出发点。再其次,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实现的,它的高下缓急的节奏表现便带上了浓烈的时间性。本义的被引申一般通过抽象的手段,节奏一旦被引申被抽象,我们便可作如下的表述:节奏表达的是整个事件过程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事物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秩  相似文献   

5.
浅谈散文的节奏美马冬芳,杜光义可以这样说,一篇散文(主要指有别于小说、戏剧等狭义的散文)要是没有节奏美,决不是一篇好散文。刘大说:“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丝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希声”,是乐声中的“至微之声”,用以比喻文章的节奏,好象有点玄乎。其...  相似文献   

6.
自然语言节奏的回归——从宋词到元曲继宋词之后产生的元曲,是一种“于新文体中运用新言语”的新诗歌体式,其特点正如王国维所说:“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①9尽管王国维所说的“自然”并非针对节奏而发,但无可否认地却体现于节奏上,而且正是由于诗歌节奏对自...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诗歌体式演变的过程中,从《诗经》到五言古诗,体现了尚简重自然的节奏特点;从楚辞、楚歌到七言古诗,体现了繁声长言的节奏特点。到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正式形成,由前此句式音节的变化,转向了“异音相从”“同声相应”的声律方面,在整饬中体现了“和”的节奏特点,词则融句式的繁简与声调的和谐于一体,在长短相间、奇偶相寻以及三字尾与两字尾的交替中,表现出错综的节奏美,而词的错综节奏又孕育了元曲向自然语言节奏的回归。正是作为诗歌生命的节奏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英诗表层节奏(格律图解)的预期流向总会被一些小小的“意外”所阻滞。这种以音格变化及音律的多元调配为主的阻滞会引发诵者深层次的审美联想,从而使表层节奏通过诵读接受检验并使美感呈发散性伸延,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运动性节奏应是翻译中尝试移植的根本。汉语诗中的五、七言体及“三字尾”,“单字尾”的唱诵性特征则为一些英语短诗汉译时再现其运动性节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赵翼如一系列散文作品的分析,指出,赵翼如散文创作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是始终沿着文艺为人民、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前进的。赵翼如在创作中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一是章法节奏与生活同律,由“逆时针”或“顺”“逆”交叉的表现节奏代替传统的“顺时针”表现节奏,从而形成其“特别章法”;二是擅长创造她的“暖色调”气氛,在总体构思上创造温馨的、甜柔的抒情基词,在艺术叙述描写中自然透露出情味。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等手段已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节奏和韵律则反映为“形美”和“音美”,作为前提和手段为实现“意美”服务。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意美、音美、形美是一体的,形式成为诗歌话语的内容并作为手段为意义服务,使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和语义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科技期刊存在着节奏美的事实,分析了构成这种节奏的表现方法,指出了科技期刊节奏美的审美特征,并引入了影视艺术的“时空再造”理论、中国书画的“章法布白”理论。给科技期刊的编辑提供了版面设计的形式美的审美标准,也为科技期刊的读者指出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音分平仄是我国古典近体诗歌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诗歌语言“整饬”特点的重要原因。从意义节奏和韵律节奏的对称、句式特点以及虚词使用等语言的三个方面对孟浩然199首近体诗进行穷尽性研究,发现孟涪然近体诗在语言形式上并不完全呈现“整饬”的特点,而是“整饬”之中蕴含着“疏淡”之羡,从而证明固定句数和字数,讲求押韵和平仄并不是形成近体诗歌语言特点的全部依据,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对称、句式特点以及虚词使用情况也是形成诗歌语言特点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小说的节奏,时下谈的兴趣日趋浓厚,但对何为小说节奏似乎还未能拿出一个令人满意,较为精密的定义来。这也难怪,因为“节奏”它的“娘家”好象应该在音乐艺术。在那里,它被表述为音响运动中“节拍的强弱与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小说里没有节拍作为标志,但我们在阅读中细加体察,也能感受到一种轻重缓急、起伏升降的行进  相似文献   

14.
在绘画艺术中,节奏是画家在对众多造型要素表现时,进行有序的、有变化的强弱处理的一种手段,其对于绘画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合历史与图像论述对比了中西传统绘画中对于(造型)线节奏使用的异同.中国传统绘画是在“神似”的基础上对绘画中的节奏进行把握和运用,其更注重于线条自身的节奏和审美价值.而西方传统绘画是在“形似”的基础上对绘画中的节奏进行把握和运用,其更注重于线条节奏在造型功能中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上,在汉语中,诸如音节的顿、韵脚、平仄、叠音、双声叠韵,以及某些相同的语音成分,它们都可以是形成节奏的“可比成分”。由于它们连续交替地出现,方才构成语言的音乐美。本文讨论形成语言音乐美的各种可比成分及其作用。较之于音乐,语言形式缺乏音乐旋律中音程、和弦等表现手段,故要使语言具备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便要求尽可能多地调动语音中的可比成分,表现语言“交响”合成的节奏美。文中还论及语言节奏美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语音与诗的节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诗歌是有鲜明整齐的节奏的。但这节奏究竟是什么,在诗歌理论界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一般的汉语语音学著作和语言学著作,对此也没有提出较明确的看法。但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编《现代汉语》)一书,对汉语诗歌节奏的见解却较明确,也富启发性。它说“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音步’上”,“音步一般用停顿表示。也有用轻微的拖腔表示的”。书中并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中的一段为例来说明这种节奏,这里我们摘引出前四行:  相似文献   

17.
犹如鱼之于水,炊之于米一样,一切文艺都离不开节奏。美妙、悦耳的音乐,不正是以不同音符的搭配,构成抑扬谐和的节奏,产生种种动人的旋律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五盘。……”获得这种音响的效果、这种音乐的形象,不正是节奏的作用吗? 绘画艺术则以墨痕浓淡,章法布局,虚实相生,寓动于静等手法来显示节奏。优秀的绘画总是能给人一种动人的节奏感。我们欣赏白石老人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不正是能“听到”或感觉到的噪鸣、急流的欢唱、蝌蚪的游姿吗?不是感到处处充满了起伏的节奏吗?  相似文献   

18.
诗歌格律是诗歌音律节奏的主要体现者,是诗歌表现节奏的手段。然而,世界各国诗律形式不尽相同。中国是近体诗,日本是俳句,欧洲是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即便是十四行诗,欧洲各国的表现形式也各各不同,除了正宗的“意大利式”之外,有法国的“亚历山大式”(十二音),英国的“伊丽莎白式”(五步十音),等等。为何会形成如此异质的格律诗?为何俳句、律诗只产生于东土而“商籁”只能是西洋的特产?这些问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自然、 社会、 个人活动的规律。 抒情文体有韵律节奏, 叙事文体也有节奏。 叙事节奏就 是叙事中动作或情节布局的规律。 叙事的发生学, 是对人类动作的模仿。 在进行实践行动的身体的 “臣服和 静止” “解放和自由” “矛盾和冲突” 三种状态中, 矛盾冲突才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动力。 细节、 情节和故事 在叙事中都属于动作范畴, 差别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 动作短到没有完整实践意义, 就是细节; 动作长到产 生完整意义系统, 就是故事; 情节则介于两者之间。 情节 “突转” 密度越大, 越趋向于一种新闻文体或通 俗类型文学, 其感官刺激强度也越大, 叙事速度也越快, 充满动感。 反之, 情节密度越小, 越趋向于诗歌或 抒情散文, 叙事耽搁和延宕在中途, 其叙事速度缓慢而沉稳, 优雅而散淡。  相似文献   

20.
新诗诗律论中的“顿”概念来源于古代表示顿歇意思的“句读”概念和“顿”概念。在现代,“顿”概念通过“节”和“音尺”两个概念而扩大成为既包含顿歇又包含音组(节奏单位)两方面意思的概念。至当代,它却变得往往偏指音组这一方面的意思了。在上述演变中,英语诗律论中的“音步”概念曾被借鉴过。了解上述演变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探索新诗的节奏和格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