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东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相对独立地生存和发展,并且在这两个世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体和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斌 《求是学刊》2001,28(4):16-18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些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分子竭力证明,马克思的学说已经陈旧过时了。当然,他们也愿意承认,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的确揭示了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弊端。但是,他们硬说那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而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变化和“改善”,以致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似乎只有保留历史的意义了。所有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断,其特点就是明显而故意地忽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产阶级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由列宁及其后继者根据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新的历史经验全面发展的马  相似文献   

4.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林径一同志,生于1925年,安徽怀远人,194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旋即参加了革命工作,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工作。曾任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处长、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副校长等职。兼任过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和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现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社科联副主席、甘肃省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甘肃省党校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世界上,包括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能在这个或那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范围内孤立地发展,它的发展是国际性的,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情况的研究,关于支配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规律和原则的研究,以及关于这种发展的总的看法,都与研究共产主义运动的各个部分、研究各国共产党、研究在本国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家的实践和理论活动密切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6.
<正> 近十年哲学研究的基本主题近十年我国哲学研究的基本主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讨论。一,真理与实践问题讨论一九七八年开始的真理标准讨论,其覆盖面之广、影响之巨,是我国哲学研究有史以来所少见的。这场讨论所涉及的非止是一般的哲学分歧,更主要的是深刻的思想分歧,尤其是这场讨论一开始就带有的政治上“拨乱反正”的意味,更使它为人们树立了思想解放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把本体论认作是关于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说,是我国哲学界根深蒂固的见解,然而这是一种误解。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独具的一种哲学形态,它同西方的语言形式有关,是用逻辑方法构造的、以“是”为核心的范畴体系,是纯粹思辨的原理体系。看不到这一点,不仅会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批判木体论的立场,而且还会把种种名目的本体论强加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者试图在阐述西方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流派中,由许多是以马克思主义命名的,诸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故也存在着一派名日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但这一思潮的研究似乎从其产生之初就受到某种程度的"诟病".深入思考其原因,在于这一称呼中包含着"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想倾向,而现有的研究似乎没有充分体现出"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所应有的理论性,即没有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理论高度去思考问题.在我看来,二者的结合应该代表一种哲学上的理性思考,一种面对时代问题所做出的真实思考.具体说来要想深入研究这一思潮就应该首先对其特有的问题意识、前提性问题、思维方式及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宗教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初,以<路标>文集为主要标志,一批俄罗斯思想家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向唯心主义和宗教哲学,从激进主义向保守主义,从对进化论和启蒙运动的迷恋到对进步理念的批评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这种转变的学理根据何在?它与俄罗斯自身的思想传统有怎样的牵连?宗教思想家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俄国得以传播的现实土壤是什么?本文从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的文本出发,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通过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和思想传统的考察,对这些问题作了系统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由于存在着一种重视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而轻视"超越性"的思想倾向和研究要求,也产生了一定的表浅化问题。文章在指出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或不足之后,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和方法论的含义及其统一,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的角度做出了诠释,突出地强调了无论对于我们的理论研究还是现实实践而言,都应确立一种富有张力的思想和一种长远的眼光。  相似文献   

11.
孙宝林 《唐都学刊》2003,19(4):39-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定性为三者统一,定量为学科家族.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理解为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认识世界、变革现实的态度和方法;是科学知识也是观念形态是克服了以往哲学又保留了以往哲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进程中,曾宣告传统哲学的“终结”。从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开始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或直至今天)成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然而,这一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非正统的或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而且从本世纪中叶起,对这一体系的改革在把它奉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成为普遍要求和现实任务。 为了真正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变革的深刻含义,为了有效地改革现行哲学体系以便充分展示和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革命精神,有必要回顾一下人们常常提到但又未予…  相似文献   

13.
2000~2001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前两年的共同课题,即对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程的反思、总结和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前景的展望;另一方面在一些新的方向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方法和形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等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哲学本体论、人本主义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哲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整个哲学史大体上经历了从自然主义(自然本体论)到人本主义(人的本体论)以及人本主义从思辨到现实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费尔巴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试图克服传统哲学中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极端对立,把人本学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但由于他没有找到这种统一的真正基础,从而无法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承续了这一历史的逻辑,在它看来,人与自然、主观性与客观性,理想与现实分裂的直接根源只能是实践,然而也只有在这种物质的批判力量——实践中,它们才能不断扬弃各自的片面性,重新获得统一,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类现实的历史。因此,实践是人的现实世界的根源,是人类世界的真正本体。实践本体论既扬弃了传统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又扬弃了旧的自然主义的抽象性,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真正综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近 5 0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程分为三期 ,阐明了每一时期的研究主题、宗旨和特征 ,分析了支撑这种分期的现实生活背景 ,比较了三期在学科的自我意识、理论构成以及和社会理论关系方面的差异 ,力图提供一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16.
苏联《莫斯科大学学报》1977年第5期,发表了A.巴甫洛夫的一篇文章,介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的研究情况,据作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看,人的自由自觉的内在本性是在人的创造性的实践中彰显的,绝不是简单地对外在必然性的认知与服从.人作为偶然性存在所探询的可能性存在空间和意义要想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就必然会遇到人的自然存在所面对的必然性问题.因此,这种必然性还不如说是人白已内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已经被打上了一定的人文色彩,如果人完全忽略了主体本身的价值需求,而一味地去追逐客观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人的生活就无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中国人民创建和建设新中国的全部经验表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中国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根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东 《求是学刊》2001,28(1):18-20
人学理论由于成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解和重建的一个重要切入视角 ,而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那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或者说 ,人学能否成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论定位 ?这仍然是一个探讨、争议中的问题。我们的人学理论研究应该如何定位和走向深入 ?我们认为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 ,要给予准确的回答 ,必须从人学概念的解析开始。1.人学概念解析何谓人学 ?实际上 ,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就是解说人学在何种情形下是哲学意义上的人学。因为人学从来不是、也不应只是对哲学的一种称谓。人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或理论。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内涵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张奎良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①。根据这个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理解为马克思哲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观点和学说与体系是不同的,马克思哲学本身也并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观点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