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利用辽宁省1995-2010年的时序数据研究环境指标与人均不变价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模型的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辽宁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是研究该问题较为普遍的方法。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模式是事先假定曲线存在,然后利用固定模式的参数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够确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非参数模型,研究二氧化碳作为环境代理指标的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FDI与城市化对我国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统计意义显著,但经济意义不显著,而贸易、能源强度则对我国的环境具有恶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工业环境质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鸣 《统计与决策》2007,(14):79-82
文章基于收入差距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假设的基础上,以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曲线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依托,验证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工业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研究中往往隐含着特定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彼此独立互相之间不存在关系的假设,这就抹杀了空间因素对环境-经济关系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结果也是值得商榷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故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利用综合污染指数作为环境污染指数CPI,并基于2000-2010年的数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空间计量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得出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空间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卢宁  李国平 《统计研究》2009,26(5):68-7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主要考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但是考虑社会资本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回顾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国内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文献,使用我国1995-2007年面板数据对引入社会资本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在我国省际区域层面上,只有工业二氧化硫一种污染排放物的该假说成立,并呈现出N形特征。这表明社会资本是解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不能把落实“减排”工作的渠道局限在“要么市场,要么政府”之间,积极培育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异质性假说的中国EKC再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为华  张崇辉 《统计研究》2011,28(12):66-71
 本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克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质”假设,并根据城乡混合基尼系数对人均GDP进行调整,利用1991-2009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对同种污染物进行全国层面的估计及对不同污染物采用相同的分组模式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另外,调整后的人均GDP与污染物的估计结果印证了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右移的假说。产出方程则表明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且单位环境污染的反作用要强于其他单位要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同种要素投入对不同组别的经济促进作用也不尽相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聚类分析克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质"假设,利用1990~2009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测算出了环境水平对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高收入高排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收敛,高排放低收入地区则不存在收敛关系,其他两个地区的收敛性与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8.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成立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面板校正标准误估计方法,对1995~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证在此期间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否成立.在控制地区人口密度对环境质量影响后,研究发现: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基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N型特征;人口密集化有利于工业废水减排、工业烟尘减排和工业粉尘减排,然而较高人口密度不利于二氧化硫减排.  相似文献   

9.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碳排放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固定效应下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最优,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847.29元,且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与权威机构时序数据回归结果比较,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通常具有“低排放”和“低污染”等特征,其发展能否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助推绿色发展,目前文献缺乏系统证据。本文以我国28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旅游业发展与地区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基于“两山”理论研究旅游业发展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发展,对工业污染具有显著减排效应,且该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即东部地区和弱环境规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减排效应更加明显,以及地理经济距离越近的地方溢出效应越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旅游业发展能够显著加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证实了旅游业发展与“两山”转化的关系。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旅游业发展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发展在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失衡中的重要作用,为生态旅游业发展助推“两山”转化提供了科学证据;而且有助于从环境效益视角认识旅游业发展的价值作用,为我国旅游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的空间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张庆红 《统计教育》2010,(8):23-25,31
本文利用新疆1985—2008年新疆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建立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计量模型,得到了新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研究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不符合典型的EKC特征,工业“三废”的环境质量改善转折点尚未到来。因此,应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治污力度,实现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指标,运用1991--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创新性地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N型”,但地区之间正处于不同的阶段,东部地区的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来自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资源禀赋效应和环保规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作为样本,考虑空气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性,采用空间杜宾滞后模型(SDM)和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经济发展与空气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高空气污染水平集聚地随时间推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转移特征。②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震荡曲线形式的关系,并不完全吻合传统的EKC倒U型曲线形状,但震荡关系也符合EKC所描述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长期存在的特征,说明了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发解决空气污染问题。③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普通参数模型,其刻画的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验证了前人对二者震荡关系的猜想,结果更为稳健、准确与有效。  相似文献   

14.
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玉军  陆旸 《统计研究》2008,25(9):24-31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我们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浙江省1985—2009年的数据,从协整的角度检验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环境库兹涅茨(EKC)效应,并运用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析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其中废气排放量符合EKC的"倒U"型形态,而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曲线形态则为"N型"。同时表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但污染排放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符少燕  李慧云 《统计研究》2018,35(9):92-102
本文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地区层次的环境监管因素对企业层次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价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U型关系中,环境监管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环境监管有助于增强企业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且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良好的环境监管对国有企业更能增强企业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同一环境监管水平下,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有利于偏向企业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正向关系。本研究丰富了环境监管和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领域的文献,并为企业在不同环境监管水平下,充分提升碳信息披露水平与提高企业价值,以及为政府的相关环境监管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制在降低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效应时也造成了经济波动,金融发展是否可以平抑这种波动?对中国31个省市1980-2011年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及经济波动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跟经济波动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程度对经济波动有平抑作用;金融控制越弱、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越小。中国应在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以弱化对经济运行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暗含着“同质”假设,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各个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相似的环境影响轨迹。本文在质疑该“同质”假设的前提下,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整体和分组检验,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主要取决于地区和污染指标的选取,具体会呈现单调递减、“U”型、倒“U”型、“N”型和倒“N”型五种关系;(2)不同组别的当前经济水平会给不同污染物带来不同的内生性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在SO2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高工业化高收入组、高工业化低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固体废弃物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在废水减排上的难度主要存在于低工业化高收入组和低工业化低收入组。因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优化环境规制形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30个省域2000—2009年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空间相关性指标检验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利用空间面板自回归和误差模型发现,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转折点在8.167亿元至11.025亿元人均GDP之间;工业结构比重对碳减排有消极影响,而技术进步、FDI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通过降低工业结构比重、促进新能源技术的革新以及引进外资等能减少中国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