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六一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时,沈瓞民先生发表《记光复会二三事》(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一文,回顾了光复会成立的缘起。他认为光复会肇始于日本东京的“浙学会”,并说鲁迅是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光复会东京分部”成立时入会的。嗣后,有的鲁迅研究者认为“沈说显得合乎情理”,有的同志则以此为据,编撰《年谱》,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我对此说实不敢苟同。一沈先生说:“一九○三年十月,日俄战争即将爆发,我们认为战争势必延长,这是中国革命的好机会。在东京的浙学会的会员,聚集在王嘉祎的寓所密商。第一次参加  相似文献   

2.
徐铂尧 《生存》2020,(12):0227-022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写下的。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人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那么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3.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李滨英鲁迅先生的不朽之作《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正如鲁迅先生1925年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所说的:“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  相似文献   

4.
一中篇小说《圈套》主人公维拉是某部某局副局长缅舒金的秘书。她“有自尊心又有正义感,是一个非常好的姑娘。但是,很遗憾,她自杀了。 “一个年纪轻轻,身体也很健康,乐观愉快而且精神正常的姑娘不可能自杀。在我们的条件下没有也不可能有自杀的原因。”──走资派缅舒金是这样说的。他正是杀死推拉的凶犯。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辛辣地写道:“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接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  相似文献   

5.
这儿谈的鲁迅早期思想,主要是指《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四篇当时鲁迅代表作所反映的思想。众所周知,在自然科学方面,鲁迅的思想无疑是以唯物主义倾向为主,但有的同志就据此否定鲁迅当时在社会科学方面存在着唯心主义倾向。这种“反证法”是不能成立的。一个人可以在自然科学方面是唯物主义者,但在社会科学方面则是唯心主义者。这种情况不但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且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相似文献   

6.
熟悉现代文学的人都知道,创造社跟鲁迅有过激烈的争论,虽然后来他们为着同一目标的大战斗的需要,“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一同参加了左联,一同向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作斗争,但是要他们完全消除芥蒂,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创造社发起者和重要成员之一的郁达夫却是个例外。自从1923年2月17日在北京和鲁迅相识后,便终生热爱和尊敬鲁迅。他对于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文化事业上的卓越贡献认识得最早。用郭沫若的话说:“郁达夫之于鲁迅更有点近于崇拜。”鲁迅的《呐喊》出版以后,郁达夫一再向友人推荐,他说:“如问中国自…  相似文献   

7.
蒋智由,字观云,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他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主将,曾被梁启超把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评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饮冰室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那本中国《近代诗选》中选注了蒋智由的诗五首,可见选注者是注意了这位作家。但由于当时资料不足,没能考出蒋的生年,只注了他的卒年。我在七二年倡读蒋智由所作《潘雨辰先生传》(见《新古文辞类篡稿本》第十五册,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一文,其中叙述“(潘)先生(智由的老师──笔者注)以民国八年已来旧历二月二十五日终,年六十有七”,又说:“先生长予十有三。…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光复会,从事革命。当杭州光复的消息传到绍兴时,绍兴城内开大会,公举鲁迅先生做主席。他就说明革命时期人民武装的必要。他组织武装讲演团,亲自带着他们到街上去宣传革命,安定人心。绍兴光复以后他做师范学校的校长,并且办了报。可是不久,他就感觉到辛亥革命已经失败。他于一九一二年在悼范爱农的《哀诗》上说,“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相似文献   

9.
一段时间内,文艺界的一些青年作者和高等院校文科的一部分学生,在张扬西方现代派文艺的同时,往往把鲁迅的“拿来主义”同“全盘西化”划了等号,似乎鲁迅提倡“拿来”就是主张“全盘西化”。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既不符合《拿来主义》一文的实际,也有悖于鲁迅对待外国文化艺术的一贯思想。《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收在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里。文章是针对中国长期奉行的闭关锁国主义而发的。在批判“闭关主义”的同时,也抨击了近代以来的“送去主义”。主张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在“送去”之外,也要“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要实行“拿来主义”,在鲁迅看来,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  相似文献   

10.
唐文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云:“他(指陈独秀)还表示: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种态度比起胡适‘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来,显然也要勇猛得多。”这里的意思是说,胡适在白话取代文言的主张上,态度不如陈独秀坚决。是耶?非耶?我认为有加以辩正之必要。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黄遵宪、龚廷梁、陈荣表都曾主张用白话行文,“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①。由于影响较小,他们的主张很少有人知道,在社会上也没有形成势力。…  相似文献   

11.
鲁迅最早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除开科幻小说等体裁外,要算一九○九年在日本出版的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域外小说集》两册。其中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谩》、《默》,迦尔洵的《四日》为鲁迅所译。安氏的中篇《赤 记》(通译为《红笑》)当时也在第一册后登出译书预告,但因故没有译完(后来鲁迅亲自校订了梅川的译本《红笑》)。他刚踏上文学翻译之路,首批介绍的文艺作品不是名家名篇,而是安氏和迦氏的小说,由此可见他喜爱的所在和程度。这四篇小说是他充分阅读两位作家许多小说后筛选的结果。四篇小说重点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  相似文献   

12.
草山 《社会》2002,(10):1
日前 ,乡下一位亲戚来城 ,请我帮他到法律事务所请一个律师 ,解决与村里的承包地纠纷。我问他乡下现在都有法律服务所 ,为什么不就近在乡里请。他说 ,他们要价太高 ,而且还不敢得罪地方上的干部 ,收了钱也不真帮你说话。因此 ,只好到城里来请人了。据悉 ,上述情况在不少地方的农村都普遍存在。虽然经过了“二五”普法 ,但由于不少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土地法》、《农业法》、《经济合同法》、《水法》、《税法》、《电力法》等一些涉农法律 ,学过以后也不会用 ,涉及土地承包、宅基地、财产纠纷等法律问题时 ,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  相似文献   

13.
愈老病逝,我无比哀痛。他同我最后一次谈话的情景,还历历如在眼前。一九八三年四月,我在北京参加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十日下午三时,我去他家里看望。那天他的情绪特别好,足足谈了两个多小时,他的夫人也在座。拉了一些家常,话题转到学习鲁迅。在此以前,我曾邮寄一篇题为《心似阳春情绵绵——从捐款助人看鲁迅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小文,请他指正,他在收到后五天即作了答复。而我还有好些在鲁迅研究中搞不清的问题,要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新诗     
鲁迅与新诗○常立霓在鲁迅博大精深的作品体系中,新诗相对比较薄弱。研究者的目光也主要投向他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旧体诗等。作为文坛巨匠,鲁迅不忍卒见诗坛一味地寂寞下去,曾表示要“打打边鼓,凑些热闹”(《〈集外集〉序》)。从他的第一篇文言论文《摩罗诗力说...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1961年纪念鲁迅先生诞辰时写了两首七言诗,后人根据抄件刊印,并加《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的标题。诗句是:“(一)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二)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  相似文献   

16.
蒋瑞藻是我们的父亲。他的《小说考证》一出版,立即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些小说史和戏剧史的研究者往往要从中征引某些有用的资料和成果。直到现在人们仍肯定他的行出贡献,知陈福康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初评》(《书林》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一文中就提到:“我国现代,首先是鲁迅,还有蒋瑞藻……等前辈学者,都对中国小说史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他是“伏处僻壤”的乡下人,和当时的学术界很少交往,加之他的一  相似文献   

17.
说到狂人,马上会令人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作品,而是将它放到鲁迅作品的系列中,同其它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就能发现,鲁迅创造的这第一篇白话小说对他日后的艺术实践有一定影响。事实上,鲁迅不止创造过一个狂人,他创造的其它艺术形象也有“狂”的特征。如《长明灯》中的疯子,显然也是个狂人。再如《孤独者》中的魏连,亦不乏狂气。通常,论及狂人,大都只注意到狂人形象,对鲁迅的其它作品与狂人的联系有所忽视;并且在论述中,每每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来作解释。确实,果戈理的作品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有一系列相似之处。比如,两篇作品皆为日记体,都写了一个佣人和狗。鲁迅的狂人看见赵家的狗,怀疑它和主人同谋要吃人,果戈理的狂人听到“狗作人言”,以为狗是“超群绝伦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罗摩衍那》史诗,是世界著名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人类的优秀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罗摩衍那》不仅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馥,算世界大  相似文献   

19.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22,(2):161-168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是受鲁迅影响比较大的作家。在莫言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鲁迅文学的影子。莫言的《檀香刑》与鲁迅创作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檀香刑》是对鲁迅文学的吸收、转化和扩张。《檀香刑》的酷刑叙述是其突出的特征,鲁迅创作之中也有酷刑叙述。“看客”是鲁迅创造的,莫言也写了“看客”,同时也将刽子手赵甲作为主要人物。《檀香刑》的视角转换是对《狂人日记》视角转换的发展或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很久以前就说过:“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透辟深刻地指出了《水浒》的要害是投降。梁山农民革命队伍,在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下,“因为不反对天子”,导致了受招安,做了封建王朝镇压农民革命起义的工具,所以“终于是奴才”。《水浒》通过这样的描写鼓吹农民革命斗争的命运或者是接受招安,向封建王朝屈膝投降,或者是被残酷的武装镇压彻底消灭,从而宣扬革命的结局是毁灭。 《水浒》反映的主要矛盾,不是广大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