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统计监督既是统计本身的本质要求,又是国家赋予统计的一种带强制性的职责。统计监督是从统计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以来就具有的一种职能。统计用数字表述事实的本意,就是从数量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现象运行状况,检查其运行进程和结果是否正常,并给予评价,最终提出建议和对策,达到促使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目的。当前,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以经济增长波动作为监测对象的经济监测体系,所运用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证实了统计的本质作用在于监督。我们虽尚未建立这样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海港经济预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但是从几十年的发展实践看,这种高速发展含有不稳定性.一般来说一个增长高峰后,就出现一次经济滑坡.近五十年来,每隔5—6年就经历一次高涨与低落的循环,即经济景气循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循环这一禁区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的打破,对经济循环波动问题的探索正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国经济界对经济循环在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存在进行了有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9年在我国历史上,将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我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又欣逢建国50周年大庆。从经济发展趋势看,根据对1999年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等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平稳发展仍将是1999年的主基调。总体上看,1...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但农村居民纯收入仍然只有3587元),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应该说每月不到1300元人民币的这样一种人均水平,无论从中国现实的购买力还是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都很低。在这样一种人均水平基础上的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高。从发展上看,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的解决,如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国企改造问题、地区间发展不平稳问题等,都要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出于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运用景气系统监测经济周期的波动.在我国,有些省市也已建立了地区级景气监测系统.无疑,系统中有关指标的选取,决定了这个系统运行效果的好坏,其中,先行指标在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经济理论作指导,利用有关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确定先行指标的一些方法,确定湖北省先行指标体系及指数,并将算得的先行指数与现实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们确定的先行指标体系的确具有一定的经济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为主的转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重点分析了住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文章对我国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深层原因及不良后果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分析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较大的经济波动证明,由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本期刊出的《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为主的转变》一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重点分析了住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文章对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成因及不艮后果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主要途径,提出了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统计,建立投资监测和预警系统等具体措施。 为评估和比较成员国创新能力和水平, 欧盟委员会从2001年起启动“欧洲创新记分 牌”行动,…  相似文献   

8.
混沌是确定性系统貌似无规的一种运动表现形式,在经济系统中,许多经济现象从表面看具有极不规则的特征,这为人们试图用混沌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系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施发启 《统计研究》2000,17(7):59-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迅速提高到1998年的795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9.7%。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增长在年度间的波动仍然比较频繁和剧烈。例如,经济增长率最高的1984年仅为15.2%,而经济增长率最低的1900年仅为3.8%,两者相差11.4个百分点。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经济波动究竟是一种杂乱无章的随机波动,还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周期波动?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不同意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这一说法,认为不能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硬套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上,我国发生的历次经济波动也不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也有人认为,经济周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存在周期性波动。本文围绕这一问题,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周期的特点和成因等作一初步探讨,最后运用经济周期模型对未来12年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经济预警模型的建立预警模型的设计和优化是构建预警系统极为关键的环节。经济预警是围绕经济循环波动这一特定经济现象所展开的一整套经济监测和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它包括预警指标的确定、预警界限的确定、预警方法和警报等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赵彦云 《统计研究》1993,10(2):29-34
一、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 第一,我们关于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是:(1) 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出发去研究;(2) 从系统因素的决定过程去寻求方法;(3) 从市场经济过程和依据商品经济基本原则去进行分析。因此,国外有关经济增长因素核算和分析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然而,在我国工业生产率分析研究中,我们又不能不面对所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中国经济增长及生产要素的趋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其结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所研究的与现有的收敛性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不同,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及生产要素有着自身的时间特性,各种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短期波动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中国经济(GDP)增长、资本存量服从指数时间模型,而劳动力增长则服从增长曲线时间模型。据此,并对中国GDP、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进行了区间估计。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反倾销的原因 我国企业遭反倾销案件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内方面的原因;有经济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经济因素方面的原因. (一).从国际方面看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缓慢,尤其是现在各国关税大幅度下调,已无法使用关税壁垒来抵制国外产品进入,为了有效抵制外国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产业发展,作为合法而又有效的救助措施之一的反倾销措施频繁地被一些国家采用.  相似文献   

14.
一、监测和预警的涵义 所谓监测和预警,就是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过程性刻划、追踪分析和警情预报。监测侧重于经济活动的并行分析,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和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是现实经济运行轨迹的实证展现;预警则侧重于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向的险情预报,旨在预报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是未来经济趋势的科学推断。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内容和作用上构成一个总体,监测为预警服务,预警也为监测提供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平稳,增长,何者更重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Lucas(1987)的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改革前后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结果发现: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不是很重要;但从改革后或整个样本区间看,在合意的参数情况下,中国经济额外增长1%的福利收益要小于消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这意味着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关注保持经济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季度数据为基础,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研究了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波动冲击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效果相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在长期上存在互动关系;但在短期上,房地产业的过度膨胀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难以解释房地产当前的发展,其发展已失去有效需求的支撑;而与固定资产投资波动效应比较显示,同等份额的投资冲击下,房地产投资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7.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或“报警器”。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研究工作,从九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四次较大的改进与创新,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并且已建立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经济景气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总体性,二是数量性。总体性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本质属性,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质的目的。数量性则是从数量上观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属性表现,寻找其发展变化规律,在质与量的统一中全面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用统计学的这两大特征研究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既具有全面性,又具有深刻性。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性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在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1)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属于货币推动型,因为国家对货币供应量的宏观调控松紧有度,因此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随着市场上资金流量的多少涨跌起伏。2)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属于消费拉动型,社会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李朝鲜 《统计研究》1992,9(3):46-50
农业经济的增长波动,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不稳定现象。研究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农业经济景气分析勾画出一个跨度较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内在机制的剖析,寻求相应的经济政策,减轻农业经济增长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波动节律和特点的把握,探索工业增长发展与农业增长波动相匹配的最佳方案,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抗波动干扰的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增长效益。  相似文献   

20.
胡永刚 《统计研究》2005,22(4):21-4
一、引言主流经济学将经济增长归结为一国所拥有的资源数量和技术 ,然而中国、苏联等转轨经济的增长经历表明 ,在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该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主流经济学的增长结论在制度等因素给定条件下方才成立。转轨经济的增长也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进步 ,然而 ,1 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显然又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征。中国从改革开放前几乎单一的公有制转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计划管理转向计划与市场调节并存 ,从按劳分配转向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中国开始大踏步地融入世界经济 ,参考世界市场供求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