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认同的核心在于从政治认同转向文化认同,其中的关键则是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觉.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是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高校教师的文化使命意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依托.对马克思主义“真知与真信”,把握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对马克思主义“真讲与真行”,延续它的发展性和世界性;构建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传播、推广、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自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确立领导核心地位与确立指导思想地位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坚持“两个确立”,要胸怀“两个大局”,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要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全面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需要正确辨析并有效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认识中的关键向度,在此基础上辩证把握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需要自觉区分与辨明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发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合理把握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确立清晰、明确的基础性概念。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与特点的独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即通过对个体思想形成规律的前提把握,加强思想导引、理念重塑、价值陶铸,继而达到化民成俗的理想愿景.在此过程中,对个体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形成关系的认识愈显必要.实际上,个体思想形成的过程即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亦是通过文化认同而内隐生成的过程.个体对于“非对象化的文化”的内隐认同中,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不自觉地进行了文化认同.在此,内隐认同是以个体未曾意识觉知到的方式发生的.也就是说,个体思想的文化认同与内隐认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内隐认同是“过程”,而文化认同是“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惟有明乎此,才能更好地加强陶化与模铸工作之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政治论断,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与鲜明的实践逻辑。“两个确立”这一新时代的重大政治成果,从理论逻辑来看,体现了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从历史逻辑来看,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要历史性成就、实现接续成功的必然要求。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三重逻辑,对不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认同是教育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在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依赖的政治权威性和道德优越感受到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陷入认同困境。从价值观、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以香港德育和国民教育事件为例,提出用文化认同明确自我的"根",从而消弭政治认同困境,渐进式实现港人对"德育和国民教育"的接纳,进而达到港人国民身份认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政治学中国家认同理论引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国家认同理论将有效整合当前理论资源,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学理性。本文将对国家认同理论进行梳理,指出国家认同的三种理解方式:政治共同体本身的同一性;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哪一个政治共同体;一个人对自己所属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国家认同形成的形成方式。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提出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三个部分:民族血缘认同教育、历史文化传统认同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8.
吕婕 《人生与伴侣》2023,(39):15-17
<正>“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得出的重大结论,也是新时代十年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在当前的农村社会转型中发挥作用。农民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社会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已经说明农民正在发生"认同"上的危机。本文旨在尝试将"认同"这一心理学概念引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而提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农民的价值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培养出新时代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0.
"三个认同"是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它顺应了时代对参政党的政治要求,回应了执政党对参政党的殷切期盼,把握了参政党建设的规律,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三个认同"中,目标认同是基础,道路认同是关键,价值认同是核心,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坚定发展目标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与价值;坚定政治道路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与要旨;坚定文化价值认同,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质。民主党派只有巩固"三个认同",才能在共圆"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信念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对于新生政权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建国后的头两年中共一直注重培育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思想改造运动本质上也是进一步培育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改造,比较有效地培育起了知识分子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于政治体制的认同,对于高校调整政策的认同。但“洗澡”与“过关”则失之于粗暴,而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一统也影响了学术的独立。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社会及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或科学认识)并按这种理解(或认识)去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可分为主体自觉和客体自觉、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包括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学校和各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及教师和各教育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要培养合格的奉公守法的公民,要培养心智健全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社会思想政治方面研究开辟的一个新领域。该研究域 的内容也是相当广泛的。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是需要正视并通过研究着力解决的,这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的主题即“人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体系统论问题。暂撇开两问题的具体内容不论,仅就两问题研究要展开必须首先解决的“研究划界”辨识、“问题特性”透视、“基本范畴”引入等作一提示性的简述,也足以表明对这两个问题的科学解决,对于拓展和深入该领域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文化自觉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文化的发展、繁荣、自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统领和导向作用,保障国家主权文化的安全,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重大政治成果。“两个确立”作为理论和实践的产物,不是凭空出现的“飞来峰”,也不是别国经验的简单复刻和剪裁嫁接,而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激荡的历史搏击中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它是历史选择、时代呼唤、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具有深刻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两个确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智慧结晶;从理论依据来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品格与鲜明本色;从现实需要来看,“两个确立”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之举。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过程视域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互构事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贯穿以实现思想领导的必由之径。循着过程视域的展开逻辑,作为社会治理过程的“先在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确立价值导引、奠定价值共识、储备主体条件的重任;在运行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转化为“软治理”方式、融入其他社会治理活动以及嵌入社会治理评估过程来实现运行过程的共轨贯穿;治理过程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起阐释、宣介和研究新时代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的自觉意识和独特视角。通过嵌入式贯穿到“形影不离”的逻辑进路,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的实践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自觉视角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文化自觉度认知的状况,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培养文化自觉的核心,深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高校对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传播意识,以强烈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创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即要把“为了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要把“尊重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把“塑造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败。新时代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积极态势的同时,也面临着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削弱、政治认同具有暂时性与易变性、政治实践参与不足等问题。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坚持以“四个自信”引领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创新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方式方法;加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网络阵地建设,才能使新时代青年学生以奋斗姿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政治认同是政治系统得以持续稳定运行的前提,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政治认同的建构与形成是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及相关因素的“三位一体”互动过程。政治认同主体的社会存性是其基本特质,作为集多种特性于一身的“社会复合体”,政治认同主体具有一定的利益与意义追求,同时兼具理性和非理性特质。政治认同对象是由内(政治价值理念)、中(政治制度规范、政治组织机构)、外(政治行为)三层次构成的“四位一体”结构。政治认同主体从心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实践(政治参与)两个维度,体现着其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