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四川农村合作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西方合作主义逐渐与中国农村社会结合的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合作政策的产物,也是“防区制”瓦解后,振兴衰落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同时,“川政统一”也为川省农村合作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运动是国民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控制和整合乡村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在国家权力的"下沉"过程中,农村合作运动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运动,而是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体现。农村合作事业从"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发倡导演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运动的过程也是国家权力逐渐渗入乡村社会的过程;在四川推行新县制以后,保甲制度逐渐与川省农村合作制度融合在一起,政治目的优先于经济政策,"控制"取代了"自治",国民政府利用农村合作运动来控制川省乡村社会的政治意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其他地方大致同步,但也有其自身特点。"防区制"时代,由于缺乏中央政府力量的介入,四川合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川政统一后,通江、南江、巴中等"剿匪区"的农村善后催生了大量的合作预备社,四川农村合作运动得以初步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农村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合作运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抗战胜利后,四川农村合作运动仍旧保持着一种惯性的发展态势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终结。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制度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日益重要,近代中国尤其如此.农村合作金融作为现代农业金融的一环.在整个金融体制中,实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以小农经营为主体、农业经济占整个国家经济最大比重的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更显示其重要性.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在总体上是一场农村信用合作运动.近代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农业贷款制度-合作金库制度的不同阶段,体现了各自不同特征.考察这一历史,对我国重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应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国民政府基于摆脱经济困境、铲除中共革命根源和作为遗嘱执行人践诺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为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低息借贷,基本保证了抗战时期军民粮食供应。国民政府农村合作金融主要是通过农村信用社来实现的,并最终形成其在治理结构、业务组织和产权(资金)构成方面的内部治理特征。国民政府将合作运动奉为国策,制定一系列政策法律、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建立合作金融体系,促进合作运动的规范化发展。尽管和西方合作金融相比,国民政府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存在为特权阶层所操控利用等诸多弊端,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借贷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泉民 《东方论坛》2008,(4):105-112
20世纪后,为挽救行将崩溃农村经济,在各种行政力量裹胁下,中国乡村掀起了以信用合作社“异常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合作化运动。而合理合作金融制度与健全合作金融体系,是为各类合作社融通资金、减少对金融资本依赖以促进合作效能充分发挥之必须。基于此,人们在反思检讨合作运动缺憾与不足基础上,对中国合作金融制度与体系建设的学理探讨:包括合作金融内涵;体系建设路径、组织体系层级、与农业金融区别和联系、中央合作金库地位及目标等。其中不少论点极富建设性,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完善乃至于新农村建设仍不失其借鉴意义。这也就是笔者费力将此爬梳出来的原由所在。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合作农场的出现,提示了一条改造农业经营的新的路径——农村合作运动与家庭农场经营改良相结合——成为近代农业经营模式变迁中的独特现象。在土地权属、小农角色、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各个方面,合作农场经营不同于家庭农场。由于近代中国乡村经济环境的恶化、合作运动推展缺乏制度、经济、技术层面的有效支撑、乡村民众的私有观念以及传统农业经营与土地私有制度的强大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合作运动在改变当时农业经营方面的意义并不明显。探求合作运动与家庭经营的互动,而非取代家庭经营,应是近代合作运动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建立、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振兴吉林省农村经济,促进吉林农村小康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吉林省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方面仅处于起步阶段,在起步时期、发展规模、组织内部机制、外部环境建设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论述制约吉林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经历了从最初的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再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隐含着农民合作运动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兴起的过程。通过对新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变迁历程的研究,分析农民合作运动兴衰的原因,从而为促进当前农村合作组织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 7~ 1936年 ,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并推行了农业合作运动 ,这既是南京国民政府化解其统治危机的现实需要 ,也是国民党“民生主义”建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合作运动 ,作为农业现代化经济格局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虽然在 30年代呈现出了一派热闹景象 ,但对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实际收效甚微 ,甚至成为了乡村豪绅压榨农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应用社会资本理论,从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角度对农村合作金融合法化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进行解释。认为农村合作金融合法化应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应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体系,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进行必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创新及政府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沿革的同时,指出了合作医疗日趋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缺陷,进而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的观点,提出了按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农村医疗供需实际进行制度创新的思路,最后强调了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认为政府应把保证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人员专业技能、强化准入制度和行政监督作为调控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机分形思想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增长乏力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必要性的分析 ,指出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并结合随机分形思想 ,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若干思路 ;最后 ,指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大胆摸索和有益尝试,它为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展对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对回应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目前农业标准化实施中诸多不完善的方面,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市场体系和完善配套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社脱钩后,农村信用社再一次进入自我发展的阶段,但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特别是财务管理处于混乱的状态,本文分析了当前信用社财务管理现状及现状难以改变的原因:产权不清、制度不完善、员工素质不高。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认为完善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应进行制度创新,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完善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实际运作有其自身的逻辑。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竞应该发育农民组织还是应该组织农民?我们认为,农民合作组织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模式。纯粹的“原子化”农民是不存在的,农村分户经营的农民实际上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合作,随着小农社会化程度逐步加深,农村合作亦日益加强。中国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善分不善合”,一切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构成的农民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既善分也善合。政府能够做的只是提供他们合作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渠道,以稳定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医疗消费需求状况,探索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补偿标准;根据我国农民个人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心理、消费心理,建立自上而下的筹资顺序;结合我国农村实际,不断探索多种简便的、快捷的、农民愿意接受的筹资方式;将农民自愿筹资原则与适度强制筹资原则结合起来,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较高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于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的系统性工程,完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完善政策性金融立法应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深化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支农的资金整合,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完善商业金融立法应当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法定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对农村土地和资产上市作出法律回应,着力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合作金融立法应当以普惠金融为理念,盘活民间金融资源,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开展业务进行统一监管,重点防控金融风险。农村金融法律的完善应当注重整体统筹,促进立法取向的协调稳定,为金融支农、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法文化建构所面临的直接困境是现代法文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冲突、城市法文化与乡村法文化的对立、西方法文化与东方法文化的背离,根本困境是农村日益发展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终极矛盾。文化演进理论是建构我国农村法文化的理论基础,文化利益、文化动力、文化和谐分别构成农村法文化演进的出发点、驱动点和归宿点。我国农村法文化建构的主要路径应是依赖于以农村社区供给为主体,以政府供给为引导,以农民供给为基础的多元分工合作参与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