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弘 《兰州学刊》2009,(6):194-196
《忆秦娥·子夜歌》以一个凄伤的思妇为抒情角色,借助四种愁媒,通过视听感受,将离情别绪渐渐深入,寓动有静的春景映现出人物心境。残春的印象,由时序流迁引发感慨,写出思妇对爱情与生命的抒感,寄慨人生。离愁作为爱情的独特体验在这首词中传达出一种非凡的诗意,呈现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喻镇荣 《晋阳学刊》2003,(1):105-105
鲁讯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文中说,他最早发表的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人们历来认为《狂人日记》中“格式的特别”主要是指日记体的形式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狂人日记》还有一种“特别的格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意识流小说要求作家深入到人物意识的深处,了解人物由于客观现实的作用而引起的大脑的反映活动。它力求避免作家直接片面进行评论和叙述,而由人物直接表白他的内心感情和思想活动。《狂人日记》的…  相似文献   

3.
瞿世镜的新作《音乐·美术·文学——意识流小说比较研究》是著者多年来对意识流的复杂现象及艺术化表现分门别类、梳理概括、沉潜思考的一个继续,又是以跨学科方法打通意识流的文学样式与相关的音乐样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穷人》(1846)受到别林斯基的赞扬和读者的普遍欢迎,他因此被归入俄国“自然派”(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他的第二部小说《两重人格,戈利亚德金先生历险记》(1847),别林斯基肯定其才能同时指出作品有一个“根本缺点,这就是它的幻想色调。幻想这东西,在我们今天,只能在疯人院中,而不是在文学中占有地位,应该  相似文献   

5.
《反正前后》更像是一篇政治性的时代读物而不是回忆录 ,书中作者对辛亥革命那一段历史的看法有其独特的价值。如认为四川保路运动是鸡公车时代的革命 ,有盲目破坏的一面 ;当时成都的新式教育是不堪记叙的 ;铁路国有政策是激起保路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租股问题是保路运动的核心问题和同志军起义的根本原因 ,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 “久别重游似故乡,操山云树郁苍苍。 卅年往事浑如昨,得见火中出凤凰。” 1955年12月14日,在阔别冈山市整整37年之后,郭沫若重新踏上了这块土地。岁月沧桑、物是人非,但近40年前的青春、爱恋,浪漫热烈的历史,仍以巨大的力量搅扰着诗人的心绪,在他眼中,冈山的一切更珍贵,更富有诗意,更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向来缺乏人物心理的描写,即使是明清晚起的小说,虽篇幅浩繁,可是人物塑造通常也采用白描勾勒,以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以及它的发展。至于象“以小小画面取胜”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受传统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的制约,诗人创作便也缺乏更多方面的发展。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直接纳入思想、回忆等细腻的心理活动就更为少见。这种创作上的局限,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对于少数突破“六艺”藩篱,采用新颖艺术手法进行艺术再现的作家作品,往往会产生曲解和误会。唐代李商隐、宋代吴梦窗的诗、词,便属此例。不过我们此处要谈的,却是周邦彦。他的一首《蝶恋花》词便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齐鲁学刊》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发表的《读郭沫若书信小札》一文,其中对郭老致王冶秋同志十封书信的作年考证有误,兹作如下补正。八月四日信云:“弟因受暑伤风,自二十五日起即发烧,高时至38°1,但幸于三十日晨即已退烧矣。天官府四号房太热,不能住,已于三十日下乡,来赖家桥暂避”。查《沫若文集》第十五卷《后记——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一文,其中也说:“一九四三年的七月……那年有所谓‘热气团’通过重庆,我从七月二十六日起便中暑发烧,一直到二十九日正午‘热气团’过了,我的烧才退了。三十日挈眷下乡,移住赖家桥。”可见该信写于一九四三年。  相似文献   

9.
周泉根 《东岳论丛》2019,40(1):72-85
郭沫若一生的庄子情结弥散于其创作作品和学术成果之中。《十批判书》郭颇自重,然唯于其中最短之《庄子批判》一节终觉勉强无甚新意。再版时亲自揭陈其核心观点暨通篇基础之论——庄出颜氏之儒似见于章太炎。对勘可见,通篇荦荦大端处甚至遣词与章几无二致。郭后自注亦再次明确为曾见于。庄出颜氏说得益于杨慎否定庄子为子夏等入世派,而系之颜回之门则肇自黄宗羲。更大传统则是始于韩愈一反太史公剽剥儒墨之说而所主张的庄出儒门。宋明至今,主此说者于每见当世大家。其于思想史则在于儒道之间存在着互补通变之基础和逻辑。通变的可能和互补的基础在于极致处同源又同归。章郭以颜回和庄子为接应深入辨析儒道通变,既是庄出颜氏之深化,亦该假说之价值所在。余英时就《十批》挑起的钱郭之争,引起了包括白寿彝、翟清福、傅杰等,甚至民间持续数十年之聚讼。钱穆后出之庄学著论新说皆一如章郭。钱未出注并非其不诚实。面对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民国学风,尤其是面对以新我国学、更造文化为己任之求新派在热切地想重整乾坤、再造中华时,后学过多苛察了当时本是求新派彼此呼应的风气,而过少置问题本身于宋元以降之学术史背景。后学当同情地进入彼时之当下,如以当下入彼时,质证前贤,岂非以孟庄时代之儒道质诸春秋之孔老!殊不知庄孟尔汝之别,不能掩盖孔老相得之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郭沫若同志从一九一八年初夏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到一九七八年五月发表《衷心的祝愿》,经历了整整六十个寒暑,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当全国人民及世界进步人士悼念郭老,学习郭老的时候,重读郭老的《女神》,使我们倍感亲切。这是郭老的第一部作品,又是我国第一部革命诗歌巨著。它凝  相似文献   

11.
<正>《郭沫若楹联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作者曲树程、杨芝明)是目前收集郭老楹联较完善之作。但确如孙席珍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言:"尚未全备"。现将笔者所见关于郭老楹联的几种资料录出,以作补正。一、关于《寿杜波依斯博士》一联。此联书迹原件发表于《人民日报》1959年2月23日第八版,原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些度过教师“劫”的教师们欢度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傅正乾同志送来他的一部专著的稿子要我“审阅”。我想,这大概是他的尊师礼吧!因此,尽管白内障已经严重地影响视力,还是接受了,而且立即从头读起。正乾上大学的时候听过我的课,一直称我为老师。时间过得真快!他现在也是有三十年以上教龄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但对于他的唯一的一部现实题材的独幕剧《月光》,知道和熟悉的人就不多了,而对于郭老以《月光》为之献祭的陈慎侯,了解的人似乎更少.辑录一点有关的材料提供给读者,对于全面了解郭老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或许不无裨益.《月光》写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九日.最初发表在同年十月一日的上海中华学艺社《学艺》第四卷第四期上,后由作者收入一九二三年十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星空》诗集.但一九五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十七卷本《沫若文集》时,《月光》却未收入.这大概也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是当代伟大的文化巨匠,正如当代著名作家艾芜所称:“郭苦文学艺术各方面的成就,有如汪洋大海,我们研究它,了解它,都需要一本导航的书这就是词典。”四川大学教授王锦厚任主编,伍加伦、钟德惠、秦川任副主编的《郭沫苦作品辞典》(河南教商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部认识与研究郭沫苦的工具书。 一、内容博赡 条目科学 郭沫若才思敏捷,学识宏富,是一位极富创造性、开拓性的文化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帙卷浩繁,旧版的《沫若文集》已达十七卷之多,新近出版的全集计划将出四、五十卷之巨!面对如此丰富浩大的研究对象,应  相似文献   

15.
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他的小说《五号屠场》中同时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中的意识流和后现代主义手法中的黑色幽默。他打破传统,以荒诞不经的叙事方式叙述了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的人生轨迹,以这种独特的手段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虚伪。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期的郭沫若》是一本有特色的专著。本书作者对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活动史料,进行了深入的考查,准确地把握住了抗战时期郭沫若在政治上的特点。通过郭沫若一系列的活动的叙述,告诉人们,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抗击日寇,反对投降,保卫祖国,保卫文化。他是一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二是作者对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进行了周到的研究,准确地概括了郭沫若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他的诗歌、历史剧、政论和杂文,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划、情节的发展、人物认识发展的逻辑过程及作品的叙述方法等方面,对作品的意识流手法运用的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作品及其意识流手法的艺术价值作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意识流小说家善于把内心世界的混乱无序、朦胧的潜意识活动直接显示出来,揭示其内在的真实。这种创作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叙述的逻辑性,使语言支离破碎,破坏语言规则,导致了语言的变异,成了意识流小说主要的语言特征。意识流小说的语言在语体风格上独树一帜,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作《达罗卫夫人》为线索,剖析了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中语法变异。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研究经过了三个阶梯式的发展:解放以前、建国后十七年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阶段的起步可以从1923年闻一多评《女神》的两篇文章算起,历时二十多年,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但没有专著,显得零碎而不系统。第二个阶梯,在散篇论文的基础上开始了综合研究,其代表性的研  相似文献   

20.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她主要通过小说的重要角色莉丽·布里斯库自己的意识流动来塑造莉丽的形象。伍尔夫是从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交织、现实与回忆相糅来传达她的创作旨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