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陇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4.
我与辞书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5.
学术腐败探源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术腐败是指学者和学术界在学术活动中有意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而出现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目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学术研究的功利化、学术评价的非理性化、文人相轻、泡沫学术等方面。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阻碍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既危害社会,也危害个人。学术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遏制学术腐败的策略是既要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揭露、惩处和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也要重建学术规范、创造有序的学术环境、塑造良好的中国学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私利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采取的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 ,不利于学风建设 ,弱化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7.
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学术腐败现象在学术界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的表现是多种形式的 ,主要表现在学术“市场化”、学术“官僚化”、虚假科研、学术霸权、学术泡沫及低水平重复等方面。而引起这些学术腐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 ,管理制度、学者的学术道德、学者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学术期刊的管理制度、学术腐败的惩罚力度等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私利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采取的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目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官学一体化、学术研究的功利化与商业化运作、学术评价活动的非理性化、文人相轻与学术的不公平、泡沫学术和泡沫教育等方面。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 ,弱化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 ,既危害社会 ,也危害个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遏制学术腐败成了当务之急,许多学者呼吁研究者应当遵守学术规范和研究道德,然而学术腐败并非代表着所有违反道德的问题。文章就当前我国学术界在研究道德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作一初步澄清,以及就研究道德的概念和研究中的道德两难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警惕体制转轨期的「学术腐败」●姜汝祥在当前学术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不无痛心地看到,学术界除了存在着浮躁、不脚踏实地、学风不正等等“老”问题外,还存在着带有目前体制转轨特点的新问题,其中危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学术腐败”。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几年来学界剽窃、抄袭、造假、浮夸等学术腐败的现象,今年刚刚成立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的99位委员一致投票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在学术界以打假著称的学者杨玉圣说:“这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规范》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的不少具体规定专门针对目前学术界的一些突出问题。《规范》不仅再次重申学术研究的最基本规范:“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前"学术腐败"问题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是发生在学术领域里以谋取名利为目的有意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当前学术腐败的产生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 ,更有深刻的社会道德根源 ,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学者道德的迷离和缺失。加强学风建设 ,根治学术腐败 ,是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学风是学者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综合一体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综合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建设对于社科人才的培养、学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化和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要从人格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在人格提升方面,应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只有把提升人格主体和强化体制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扭转学风不正和学术造假问题,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日益好转,日渐优化。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浮躁之风是近年来学术界同仁普遍关心的问题。对这股愈演愈烈的不正之风人人扼腕,纷纷谴责。学术期刊必须认清学风浮躁是学术创新的大敌,必须进一步端正办刊思想,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学术责任的角度剖析高校学风不良现象的深层原因,认为部分学者在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责任、学术创新责任、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责任、学术传承责任等方面存在着缺失而引致学风问题。提出从加强自律教育、加强学术共同体责任感、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及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法纪法规等措施入手,探索维护学风清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质地,就没有活力,就没有生命的灵动和朝气。 记得有位学者说"学术本身有生命"。[1]这句禅味十足的话语让笔者思虑良久。其实,倘若仅就学术谈学术,不把学术同学人、学境相结合,以余之浅陋拙见,则学术本身断无生命可言。尤其在一种学风浮躁、学术造假之风盛行、泡沫"学术"漫天飞的非健康学术环境中,"学术本身有生命"的结论似难成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学者重视博学,推崇通识。博学强调学习的广泛性,通识注重见解的全面性。综合考察中国古代学者的博学与通识,可以看到其对于知识的追求与渴望,体察其治学范围的拓展与研究水平的提高,把握其整体思维与归纳方法,认识其人生理念与价值取向。弘扬中国古代学者博学与通识的传统,对于克服浮躁空疏的不良学风,繁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良学风已造成了严重危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报编辑人员自律意识淡薄,因此,学报编辑人员要充分认识强化自律意识的重要性,把自律意识建设和出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职业形象与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进行。学报编辑应树立三种自律意识:即道德自律意识、学术自律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坚定不移地防范学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相似文献   

19.
《日知录》的训诂成就主要体现在经学考辨、史学考辨、考证典章制度、考释文字、考释词义、解释句意、揭示修辞手段、考释用典和校勘文字等方面。《日知录》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顾炎武对经学、史学的考辨,对清代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顾炎武对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对清代学者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三,顾炎武开启了清代"实事求是"的治学学风。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是一部在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著作。该书就中国新时期学术发展史的3个阶段做了简要回顾,对学术腐败的现象进行了概括陈述,就学术界、管理界对学术规范、整治学术腐败等方面相应的对策也进行了探析。以学人来论述学问的个案论析,是其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