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黄土高原与黄河下游是一个自然的结合体。由于历史上对黄土高原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倒山种地,滥垦滥伐,破坏了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3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约16亿吨,其中有四分之一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平均每年升高约8—10公分。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民族认同中占据着一个独特位置。它是世界第六长河和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常与洪水频发和多次改道造成的巨大苦难以及历朝历代为了“驯服”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联系在一起。不同时期的有识之士都曾意识到这种苦难的根源在于河中高浓度的泥沙——当泥沙在下游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就容易发生洪水或改道。  相似文献   

3.
北宋时期,地处黄河下游沿岸的河北地区,在黄河水灾的不断影响下,长期呈现出一种人口大量外迁的局面。这种状况的形成,除了黄河的频繁决溢造成河北境内民众河役负担极度沉重外,黄河水患所引发的人员大量伤亡、农业生产条件严重破坏、城镇严重损毁、财富大量损耗,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大批外迁,给北宋河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相似文献   

4.
<正>自古“御边、治河、澄官冗”为“百官有司之当务其大者”,黄河治理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甚至把堤防比作边防,把治黄比作治国,素有“黄河宁,天下平”之说。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北宋时期黄河频繁决溢甚至改道,河患较之前代更为突出,黄河治理问题是宋朝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终北宋一朝,治河成为基本国策,士大夫们也产生了诸多关于治河理念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东部沿海的中部,距离上海市约有3个小时的车程。保护区东面黄海,是一片面积广阔的滩涂湿地,是由长江和古黄河带来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成。因为土壤富含盐分,不宜农作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活动很少,整个滩涂素有荒滩之称。相反,在这里自然植被则异常茂盛,茫茫银白色的芦苇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泛滥造成的灾害影响巨大。清代黄河河工体系建立以后,黄河下游河道两岸的河防工程逐步完善,两岸河防工程对河道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将黄河决溢位置与河防堤段联系在一起,在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分析方法研究决溢地点的时空分布过程,可以发现在1644—1855年间黄河下游河段决溢位置存在两次由上游向下游移动的变化。综合分析这一规律,黄河在自然河道被人工堤岸约束之后,河道边界处受到河防工程的显著影响;河道内的河流发育过程仍然遵循自然的规律,于是决溢位置的核心分布区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两汉时期,由于泥沙淤积、河道狭窄、气候异常,再加上河道缺乏及时的治理,造成黄河水患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为此,两汉时期对治黄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卓有见地的治河主张,并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治河实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河经验。  相似文献   

8.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泥用以肥田改土,分洪排涝保障了黄河安流;另一方面又导致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破坏了正常水系,淤塞了湖泊,致使流域经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河南水患严重,在数量上几乎占全国水患的一半,在危害程度上也大大高于其他省份.在地域分布上西汉水患主要集中在豫西、豫东,东汉主要集中在豫西,其中豫西水患主要由长时间降水引起,豫东水患主要由黄河决口、改道造成.在时间上水患大多发生在雨水集中的夏、秋两季.西汉时期,河南水患大灾多,东汉王景治河以后有所改善.水患分布集中的原因,除了气候、地理、农业开发、黄河淤积等因素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河南水患危害严重,不仅冲毁房屋和农田,造成浮尸遍野,疾疫流行,还造成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汉代采取的堵塞、疏通、分洪、蓄洪等治水思想与实践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两汉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对安抚受灾民众、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河以其高含沙量、善淤、善决、善徒闻名于世。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变迁。综观其河道迁徒,北宋前多在现行黄河以北,向东北流入渤海;南宋至清末,改行今河道以南,向东南经淮河注入黄海;清末至今,复向东北入渤海,河道多呈西南—东北向、西北—东南向或西—东向,与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断裂线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明代“九边”屯田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边屯田是明代军事和农业方面的一大特色,它的实施对巩固北方的国防和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客观上在黄土高原地区对自然环境产生了非常深远的恶劣影响。土地资源的大面积破坏,土壤肥力降低,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耕地支离破碎,而且引起大面积沙化,使黄河中游各支流的含沙量急剧增加。大量泥沙输入下游地区后,使黄河的决溢次数趋于频繁,成为明清500多年河患频仍的祸根。总结分析九边屯田的过程,对中原减灾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河在东汉至唐的800多年间所谓“长期安流”,实际包括三种情况:(1)由于河道治理而暂时稳定;(2)虽无重大改道,但决溢仍很频繁;(3)由于下游严重战乱及人烟稀少,决溢徙损失相对减轻,以及因社会政治原因而导致的资料缺失。作者认为:所谓少数民族内迁使土地利用方式改农归牧,从而使下游洪水泥沙减少的论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花园口决堤而形成的黄泛区问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由于黄河南泛,导致豫东泛区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首先,土壤的沙化、盐碱化彻底改变原有的地理环境,形成特殊的地貌特征;其次,广阔土地被水淹没,农业生产严重破坏,各种生态灾害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加剧;最后,河水摧毁房屋和村落,破坏防洪排涝和灌溉系统,人居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人口大量死亡与逃离家园.上述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处历史黄河流经区,受到其频繁决溢和泛滥的影响,水患严重.频发的黄河水灾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导致人口流徙,城市淹没,交通受阻,社会混乱等.本文回顾了徐州地区黄河水灾的相关史料,旨在分析徐州历史上黄河水灾的规律与特征,揭示黄河水系变迁对当地社会系统的影响,以期为研究本区域人一地作用关系,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是什么自然景观(一)两种对立的看法:关于黄土高原历史时期的自然面貌问题,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甚至存在着截然对立的观点。如有些人认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方属干旱草原环境,自然植被历来稀少,水土流失自古以来就很严重,大量泥沙通过黄河和海河流入大海才形成了华北大平原。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黄河夺淮经由苏北入海,在口外迅速造陆,至1855年北徙时止共造陆10000平方公里以上,河口更是向海推进了90公里。黄河造陆与苏北灾害发生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河湖决溢的机率,黄河水灾频发;二是导致了沿海潮灾的显著增加;三是对当地土质产生了深远影响,盐碱化严重,地力下降,种植制度也被迫改变。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防洪与排洪设施是古代沿黄河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明清时期,由于频繁遭遇黄河水患的冲击,沿黄城市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黄河自身的决徙造就了洪涝的多发与防洪设施的圮坏,大量泥沙的沉淀既淤没了诸类水体,也抬高了城墙之外的地势,致使城市防洪乏所依、排洪少所恃,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洪涝应对就成为重要的城市问题。面对黄河频决的灾害性影响及严峻的洪涝形势,开封城官民一道筑堤防、修护堤、缮城墙,御水于城体之外;开凿城内之沟渠、疏浚城外之河道、挖暗沟、建水门、置水闸、造水车,泄水于成灾之初。这种多重性与立体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开封城的防洪与排洪能力,也应是屹立于当时的其他沿黄城市的共同建筑特色及其存续至今的保障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由于气候、地势等条件所决定,黄河以水量小而变率大著称,以陕县水文站观测记录,多年平均流量不过1546立方米/秒,但历史上曾出现过360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同时黄河含沙量大,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40千克,最高时可达590千克,是世界大河中含沙量最高的。这些特性,决定了黄河历史上“善淤、善决、善徙”,据文献资料记载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多达1500多次,洪水所及,北抵海河,南达淮河,整个黄淮海平原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受黄河水沙的灌注与淤淀。对区域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一区域在过去3000年来一直是中国开发最早,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黄河的演变,可以说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关。因此,对黄河演变及其影响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核心的问题之一。对于黄河流域历史时期自然和社会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季风区大型河流巨型人地复合系统演进的典型案例,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之一。1949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治理之下,黄河下游河道从未发生过决溢事故,这是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同时,近年来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初见成效,黄土高原很多地方退耕还林、还草,植被得到恢复,使得进入黄河的含沙量有所减少。另外,中游小浪底水利枢纽等一系列工程的建设,使得黄河防洪调控能力提高。但是,黄河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流域内诸多城市都面临严重缺水的困境,影响了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上中游抽取黄河水用于工农业生产过多,导致下游甚至一度出现断流现象。入海泥沙的减少,对黄河三角洲的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同时,黄河河道自1855年改道,光绪初年全线堤防贯通,其间除抗日战争时期花园口决堤改流颍涡入淮以外,实际行水150多年,下游河道因长期堆积而淤高,大部分河段早成悬河,有的河段高出堤外地面达10米以上,累积的风险在逐年增加。在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全球变化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对于未来黄河的研究更应引起重视。未来大洪水出现的可能性一直存在,甚至有可能出现千年未遇的洪水。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更好地应对这类挑战,不仅应在黄河河道、水文变迁等基础问题上进一步地深入,也应加强历史时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诸多要素的具体研究,以推动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深远社会影响的研究更上一层楼。作为研究黄河六十年的历史地理学者,我十分期待有更多创新和突破的成果出现。现在《云南大学学报》组织了两篇文章。吴朋飞博士、刘德新博士的论文《审视与展望:黄河变迁对城市的影响研究述论》在系统梳理了历史时期黄河变迁对城市迁移、城市形态变化和城市兴衰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树立“大黄河”和系统研究的观念,在黄河变迁史和城市史研究中,以系统化、多学科的视角,深挖黄泛城市的社会价值。孙涛博士的论文《1644—1855年间黄河决溢的时空分布规律初探》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对清代铜瓦厢决口前黄河决溢的规律做了探索,指出在河防工程的影响下,河道内河流发育过程仍然遵循自然规律,黄河下游河段决溢核心区的演变趋势总体上是从上游向下游移动,若人为影响强烈则规律性演进速度趋缓。这些想法和具体工作较前人都有进步,是很有益的探索。两篇文章的几位作者都是青年学者,慨然投入到这一有深厚研究积淀的领域中来,并做出相应的成绩,我十分欣慰,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所谓“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只要持之以恒,潜心钻研,必能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前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百科新知     
由于经济发展对地表水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多年干旱,海河流域的入海水量逐年减少;入海水量的锐减,加剧了河道内水沙的不平衡状态,造成黄河中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道断流后,下游地区不得不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处于严重超采  相似文献   

2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战乱动荡的年代,诸侯藩镇割据或外敌入侵时,曾发生十三次"以水代兵"人工决黄河的事件.出于战略目的,并因其决堤的位置、方式及后续治理工作的不同,导致人工决堤比自然决口产生更大的危害.十三次"以水代兵"均给当地及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致使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系统遭受巨大破坏,许多城市改迁、湮废."以水代兵"人工决堤更对区域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地形地貌的人工重塑,改变了原来的自然水系;黄水的长期泛滥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这些问题至今仍影响着黄河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