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西方管理学中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人性本质及行为的假定,分析因不同的人性需求而产生的腐败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治理腐败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腐败有自己的机制,是由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不完全正确导致的制度内在缺陷所决定的,其机制有三种: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这三个机制是官员对制度内在缺陷的适应。因此,从根本上反腐败就必须对假设加以调整,运用权力制衡,破坏腐败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人性假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的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交互规定的表现 ;人性假设就是以一定价值取向对这种规定体的表现有选择地抽象、摄映。一般说来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往往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公设”,并以此推导和构建它的理论系统。人性善或人性恶是推断未来的理想社会的人性预设前提。孟子、卢梭可以说是性善说的代表。他们以人性善为依据来论证人类历史的向善主义。荀子、霍布斯是性恶说的代表 ,他们以人性恶为由论证人性改造和人性控制的必要。亚当·斯密的人性自利的市场经济人的假设 ,可以说是现今市场经济理论的公设。它比较系统地解释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蕴含有人性假设 ;这一人性假设是否可以说即是历史的具体的“共富”新人和“先富”经济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管理中的绿色和谐人假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方管理理论伴随着对人性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演进,人性假设的每一次进步相应也就建立起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人性假设的缺陷也就造成管理理论的缺陷。绿色和谐人假设是符合生态时代真理性判断要求的伦理事实判断,按绿色和谐人假设进行管理,实即按生态时代的道德原理和伦理规范来管理。绿色和谐人假设无疑是生态时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对中国腐败治理体制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现行腐败治理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指出这种体制性缺陷是导致腐败治理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尝试提出了完善中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对策是改革公权腐败治理体系,建构社会腐败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存在于特定历史阶段或社会状态下的具体形态,也表述为人性假设,如自然人、理性人、经济人、道德人等。人的存在方式并非恒定不变,而是由人性的发展变化所决定。“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特定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和新型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与超越。从人性假设视角研究和谐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学的当代发展内涵,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状态下社会主体的科学的合理的诠释,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中关于“人”的本性假设经历了几次历史变迁 ,即从“自利人”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到“后现代”的“经济人”假设。人性假设的每一次重大修正与发展都导致了经济学的重大突破。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作为一个历史和社会的范畴 ,不可避免地具有“非现实性” ,而且确实存在一定的科学限度 ;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假设条件经过重新界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日益严重的公司高层腐败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的需求无限性与满足人需求的资源有限性矛盾、人性的非完美性及对人的约束制度存在缺陷与其执行力缺位是腐败的根源。公司高层腐败的现实成因包括过分的职位消费、信息不对称、任职期限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甄选聘任机制、科学准确的员工绩效评估系统,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国家社会的力量等对策将有效地预防或惩治公司高层腐败。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性假设是学科中人的行业分析的逻辑起点。经济学与管理学是两门最依赖于人性假设的学科。然而二者的人性假设却根本不同,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较为趋同,基本属于“经济人”范式;而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则较为复杂多变,原因就在于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对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分析与比较,说明两门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知识的相互借鉴程度上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借鉴经济学分析方法,认为文化虽然其本身是静态的,但不同的文化内核之间却存在着动态博弈,以178个国家清廉指数作为样本构筑腐败与文化价值内涵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博弈模型中的假设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结合我国实际,认为作为治理腐败的新路径,必须加强公民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本恶的.人性本恶乃是犯罪,包括腐败犯罪,发生的深刻根源.人性原恶中的物欲、权欲、性欲与腐败犯罪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遏制腐败犯罪的有效对策应当是抑恶扬善.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性恶的思想观念,自觉采取抑制人性恶的对抗措施,坚持与人为善,不断完善人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治理腐败“政策失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治理腐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 ,具有公共政策的一般特征。我国目前公共政策制订、实施上的一些体制性缺陷削弱了这项公共政策的效果 ,造成了治理腐败政策失灵  相似文献   

13.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任何教育管理活动的前提。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性的研究仍然有时代意义。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确立"价值人"假设,是对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等假设的超越。当今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念的落后。必须从人性假设理论入手,以"价值人"假设对我国高校德育理念进行反思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上东西方社会对人性的不同认知,解读东西方社会对治国模式的不同制度设计。西方社会基于"人性恶"的认知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采取"法治"的制度安排,而东方社会基于"人性善"的认知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采取了"人治"的治国安排。本文通过论证"法治"与"人治"的不同渊源得出结论: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和"人治"是殊途同归的制度设计,然而在当代社会",法治"是更具理性与稳定性的制度安排,是和谐、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所有现实的学科的建立、发展都以其明确或不明确的人性假设基础出发,管理学作为社会学科中发展迅速、影响积极的显学,它与人性及其假设的关系更为密切。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和实践属性相对应,管理学形成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及现实人假设,以这些人性假设为基础又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纵观管理思想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由单一到丰富的理论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具有丰富的人学蕴涵。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 ,研究人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的人性分析的根据 ,就在于人的经济行为与人性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经济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是市场经济人性分析的逻辑假设和基本前提。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适应人性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行政潜规则是指公共行政人员在权利行使中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隐藏在国家法律法规下的非正式规则,它主要有隐蔽性、交易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四种特征。本文从人性善恶、人性本位、人性求和与竞争、人性管理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差异,剖析我国行政潜规则产生的人性根源。提出防治我国行政潜规则的途径:德治与法治并举,防治腐败;对群体本位的扬弃,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民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是管理者具体管理行为的思想基础.单一的"经济人"或是"社会人"或是"文化人"的人性假设,都不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水平.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在企业管理中把员工按照"经济人"来关心,按照"社会人"对待,按照"文化人"来培养,即三位一体"人性假设"是较为理想的人性假设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文明有着不同的起源,因此两种文明对人性的假设有着截然相反的论述。人性的善与恶成为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影响着制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两种人性假设都在某一阶段使得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偏差,这并不是人性假设理论本身的缺陷,而是社会自我调整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公权私用型腐败的现象,从对公权私用型腐败的学术释义,以及人性、社会环境、体制缺陷、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公权私用型腐败蔓延的原因,并详细陈述了其主要表现形式,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在有效遏制公权私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挖掘公权私用型腐败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