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雅图。童年的比尔·盖茨,看不出有什么超常之处。他长得单薄,手细而长,脚却很大,还是个左撇子,性情腼腆,但精力却非常充沛,经常一个人坐着呆呆地想入非非。1962年,西亚图举办了一次面向21世纪高科技的世界博览会,年仅6岁的比尔·盖茨在父母带领下,参观了每件展品。其中有一条一英里长的单轨铁路和一个时速极快的被称为“疯狂老鼠”的列车的展品,深深地吸引了比尔·盖茨。他初步从感性上朦胧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后来在学校,只要有人一问他长大后的职业选择,他…  相似文献   

2.
不速之客 今年5月3日,上海浦东机场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个子不高,秃顶,面色红润,沿上嘴唇留着一横道整齐的白色短胡子。客人是中国有关部门请来的法国纺织老专家。不过,原先约好的行程是在5月8日,接待单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不打招呼提前5天独自一人光临上海。 老专家名叫波纳德(WELSCHBILLIGBERNARD)。此行是他第三次来中国。 他的第一次中国之行是1990年,当时在浙江湖州的一家纺织厂工作了1个月;8年后,他第二次来到中国,在山东的一家纺织厂指导1个月。这一次,他要到浙江新昌毛纺织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在比尔·盖茨成功之前,如果有人讲述一个几乎白手起家的人在经过不到20年的奋斗就跃身为世界首富的故事后,人们不是象听了一则神话一样嗤之以鼻,就是以为讲述者的神经不太正常。 然而,比尔·盖茨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现实。 比尔·盖茨生于1955年10月28日,是美国西雅图一对殷实夫妇的独生子,在家中排行者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妹,父亲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公司律师。 盖茨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当重视。当盖茨6岁时,他被带去参观西雅图世界博览会。当时,这个博览会的主题是“21世纪”,重点介绍21世纪将出现的新技术,小盖茨对此留连忘返。当小盖茨长到了8岁,他的父母仍在考虑是否让他再晚一年上学,因为他看起来太小,身体发育也不够理想。后来,盖茨的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一所私立学校,这是一所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校,其独特之处在于还拥有一台在当时的小学相当罕见的ASR—33Teletype型计算机。 少年时代的比尔·盖茨貌不惊人,成绩平平,只是在数学一科表现突出。当他在学校里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时,就疯狂地爱上了它。盖茨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使用计算机,仿佛他所面对的计算机在一直等待着他的出现。他的计算机老师比尔·杜格尔事后说,他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计算机的所有知识全部教给了盖茨,而  相似文献   

4.
堂上 夹克衫、黑皮靴,再来一顶墨西哥风格的阔檐帽,活脱脱就是一个美国的西部牛仔走进了教室,一开口,同学们便被他纯正的美式发音和俏皮的肢体语言所吸引. 这便是我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读书时第一次见到Ochoa的场景.记得那是2010年的春天,他来做我们的英语口语老师.他讲课最不拘泥于形式,经常带我们做游戏,在玩耍中学习,有时甚至会走出教室.这样的安排对于刚上大一、练习口语的机会相对欠缺的我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软件大王,却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更不知道比尔·盖茨对中国文化喜爱的原因是受了其母亲咪咪·盖茨(Mimi·Gates)的长期影响和熏陶,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迷,而且几乎大半生都与中国文化打着交道。留学中国遭遇刻骨铭心的一件事 咪咪·盖茨早年工作于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多伦多博物馆里有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她在天天与这些中国文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物。她甚至还发表过好几篇有关中国古代文物研究方面的论文,在工作间隙还特地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了一年中文…  相似文献   

6.
寻梦人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美国.他有让人羡慕的事业;作为一个富有的商人,他腰缠万贯。成功和财富,也许意味着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更加忙碌。为了在异国他乡不能实现的理想,为了一个未圆的梦—一回到祖国大陆。他就是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美籍华人王正本先生。当他谈起初次回国的感受时,说:“我第一次回国是在1978年,那时美国还没有直飞北京的航班。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感到她是一个很古老、很可爱的地方.有一种终于回来了的感觉。那时的中国,百业待兴,我感到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所…  相似文献   

7.
拉瑞夫妇第一次来中国,是在 1990年。一个曾在中国内蒙古工作的朋友把中国描述得如诗如画,勾起他们对中国一往情深的向往。当时已经退休的他们,儿女已经都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们无牵无挂,到ERRC(中国教育资源与人才推荐中心)报了名,并被推荐到中国当教师。当时仅仅是抱着一种来中国旅游“看一看”的他们,没想到在中国一呆就是9年,并且来了就不愿再回美国。准备来中国“受苦受难” ERRC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并警告他们“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他们还从曾经到中国工作过的老师那儿听到了他…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雄踞世界亿万富家榜之百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访问深圳,举世为之瞩目。在与比尔会谈合作事宜的中国企业代表中。站在海尔总裁张瑞敏、联想掌门柳传志旁边的是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步步高总经理段永平。从一文不名的南下寻梦者,到名满天下的企业主帅,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又突然出走,自立门户,再一次从零开始创造了新的事业高峰。作为一个富有性格的企业明星,段永平的传奇性经历,在广东企业界一次次造成轰动。1978年,段永平在江西考取了名校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在中国企业界,78级和79级大学生是非常特殊的两个年级或许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我走进外语楼的大门,我都会和坐在墙边椅子上的一位外教打招呼.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也从来没有问过.在我印象里,他每天都坐在那里.他叫威尔,一个来自英国的男人. 我第一次和威尔见面,是在一个雨天.刚刚入职没几天的我,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学院的各个活动里.  相似文献   

10.
士丹·多尔蒙,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澳大利亚老人.20年来,他来过中国几十次,为我国新疆地区培育出目前国内最好的品种--美利奴"U"品系羊.2006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接受采访时,多尔蒙先生第一句话就说:"我不是专家,我是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11.
2月1日,正当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刻,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选择"逆行"至兰州。他戴着口罩,独自带着五个硕大的、沉甸甸的行囊,不远万里踏上了从迈阿密到兰州的旅途。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来中国的旅途,来赴一个和兰州大学的"约会"。五个行囊中有三个是自费从美国购买的专业医疗护具,包括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42个0725防护面具、10个N100口罩、175个N95口罩、20多副眼镜、300副手套等。此外,还有他打算赠予同事和朋友的数十个防护面具和口罩。  相似文献   

12.
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阎维方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第一个来自新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又是该校第一个矿工出身的学生,还是……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研究生,还有一个“第一”是,在中国首批公费教育管理学留学生中,他第一个回到了祖国。“国家派我出国留学,学成以后回国服务,这是自然而平常的事情。”认为这是“自然而平常”的闽维方走过的却是一条不平常的路。他是一个“拼命”的人,1968年中学毕业在京西煤矿当矿工,他拼命地干,年年争当先进21978年恢复高考考入北师大后,他拼命地学,终于…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宇航联(IAF)大会倍受瞩目,因为这是中国路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后,克服了种种阻挠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承接这一重要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新当选的国际宇航联副主席梁思礼亦为人广泛关注,因为他是中国杰出的航天专家,同时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代改革宗师梁启超的儿子。他在梁家9个儿女中排行老九,梁启超在与之仅有5年的父子生涯中一直亲明地称之为“老B。打。已过古稀之年的梁思礼,事业有成,名扬海内外,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土、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业绩多有记载。那么,做为梁…  相似文献   

14.
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比尔·盖茨已连续6年排行第一;而在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现代最慷慨的50位美国慈善家排行榜”上,比尔·盖茨也是排行第一。2004年,比尔·盖茨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遗嘱,其中宣布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盖茨基金”。“盖茨基金”创立于1999年11月,在它启动的第一年,就投入60个捐助项目。迄今为止,他的捐款总额达256亿美元,占其资产总数的60%。比尔·盖茨的遗产分配观念,在一些先进国家已蔚为时尚。比如英国房地产开发巨掣保罗·西基斯老人拥有家财2.5亿英镑,他决定将自己的全部资产捐献给环境保护和野生…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04,(10):44-46
他,也许并不是一个神奇的人,却写出了一本神奇的书,一本打开互联网世界的书。10年前,这本书成为了中国人进入互联网的通行证;10年后,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亿网民。有人称他为中国互联网的教父;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未来学家;但也有人说,他的预言漏洞百出无法自圆其说。9年过去了,再没有新作面世。他真的被人们遗忘了吗?他到底在忙些什么?热爱幻想又遭人非议的尼葛洛庞帝再次走近我们,纵论他的数字化生活。水均益:在中国您的知名度仅次于比尔·盖茨,很多人特别是对因特网感兴趣的人,都是从您和您的书开始才了解网络这个概念的。尼葛洛庞帝:我…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水稻遗传育种界享有盛誉,十余次获得国际农学大奖的戈·辛·库西博士又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国土,这已是他第26次访华。这一次他无需再风尘仆仆地奔赴各地讲学和到水稻田中去指导生产,他是作为共和国邀请的客人来参加国庆50周年大典,并接过了“友谊奖”的奖牌。为此他特意带来了妻子,为的是让她感受节日中北京的气氛领略中国人民欢庆建国50周年的盛况,共享他在这片国土上无私奉献所收获的累累硕果。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年来库西博士源源不断地将世界优质水稻种质品种介绍到中国足迹遍及我国15个稻米主产区进行7一系列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7.
1984年,还在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的罗斯高(Scott Rozelle)第一次来中国,“当时还有人民公社,公社的负责人说改革肯定不行,他肯定错了。”之后的20余年里,罗斯高一直研究中国的农业问题,他的研究论文几乎都是和中国学者合作而成。而今,他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浓缩了中国农业30年的发展与变化,也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了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8.
像放电影一样,回忆6年前的那段特殊经历有人形象地把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间中国社会的进程用3次思想解放来划分:第一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首先向“两个凡是”发难者是时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的胡福民,他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4,(7):29-29
上一次走进小宁的房间.已经是2年以前的事了.那时的他还是个标准的理工科学生,然而.士别两载,他已从一个普通技术员晋升为一名中层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一位英国人这样对记者说:“你真该去采访一下王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别看他年轻,但他的名字在世界拍卖行业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一大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建行255年来。他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文物鉴定、征集、拍卖的专家,了不起。”8年前,在旧货充斥的英国一个小镇的跳蚤市场,王宁用6英镑买到一件中国古董“灯笼尊”,然而拍卖行的英国专家仅通过照片就明确无误地告诉他是赝品,这使王宁认识到自己对古董知识的浅溥,洋人都能对中国古董说出一二三来,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凭着一股钻劲,他立志成为一名古董鉴赏家宁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