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14至15日,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会议由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大学出版社、安徽省古籍办协办。与会6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等大陆高校、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由吴志达主编,陈文新、阳海清、蔡靖泉、余传棚等任副主编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于2005年9月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分典包含明文学部一、明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一、清文学部二、清文学部三,共5个分卷,计1 200万字。其编纂始于1994年,集30余位学者之力,整整用了11年时间,才告完成。这是一部系统汇辑明清文学研究资料的大型类书,本文就其文献使用等情形作了抽样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和日本六朝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学者六朝文学研讨会”于200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邮电疗养院召工。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袁行霈教授及日本六朝学会会长石川忠久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文学整体观的立场上,将“五四”文学革命前的20年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先导期,标志起点并揭示作为文学现代化背景的文化机制的作用,阐释清末文学观念更新的现代化内涵,对20年中诸文体的现代化进程作精确的历史把握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5~19日在河南大学召开。对20世纪文学和文艺学学术史的概念、学科任务、诞生机制、流变过程、经验教训及应该具有的学科品格的讨论,成为会议的中心话题,并在认识上取得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22日至23日,文学人类学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结合研讨会主题及文学人类学近期研究动向,综观研讨会全程,可归纳为超越文字限制的跨学科范式,N级编码理论,玉石文化,神话(兼原型)、族群(兼民族)、仪式(兼民俗)、生态、宗教信仰等文学人类学研究热点以及文学的人类学批评等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苏联解体后的俄国文坛贬抑苏联文学的种种观点,进行了辩析。把苏联文学放在20世纪世界文学的背景上,探讨苏联文学的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作出不失偏颇的评价,以求得与苏联文学实际相符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以同源性的关联方式促成了文学的分流和变化,使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在类型范式和价值形态上都有别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本文立足于文化转型与文学变化的同源性关系,从“文学的类型分化与作家群落的变化”、“回到日常经验与个人化写作”、“叙事空间的转移与物质话语的膨胀”、“大众传媒对文学的改写”、“文学生产与流通的商业化倾向”等五个层面,概括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重要特征,并对上述特征已经或可能给中国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底于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充分认识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探讨了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视角和范围,拓展了研究的思路和视野,大力推动了区域文化与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8月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本文从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的基本阐释、文学批评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美学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消费主义时代的文学公共性四个方面对此次会议的研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古文学 (汉—唐 )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8月 18日至 2 1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古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并进行了讨论与评议。内容涉及中古文学史研究 ,中古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文献文本、考证及辨伪研究等方面。会议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中外文学的交流与沟通,推进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蓬勃发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与《文艺报》于2004年11月26日-28日联合举办了首届“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讨会。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多位当代著名作家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西部各地区的出版社、古籍办、大专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在抢救、搜集、整理民族古籍的同时,特别注重民族古籍及其有关研究资料的编辑出版。现代信息技术在西部地区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西部地区的不断振兴与发展,民族古籍的整理和开发工作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25日至29日,“远东文学研究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研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老舍与外国文学、老舍在世界20世纪文学上的位置、老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老舍创作的海外译介等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这次大会彰显了老舍及其创作的时代意义和世界地位,实现了中国老舍研究界与海外老舍研究界乃至汉学界的一次充分交流,也总结了过去两年来老舍研究方面的经验、成绩和不足,这对于老舍研究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1月1~4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风农场举行了民族学、民俗学研讨会。京、津、沪等16个省、市、自治区42所高校的苗族、蒙古族、回族、侗族、白族、傣族和汉族的文科学报编辑部负责民族学、民俗学编辑的8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有关社会科学杂志社、出版社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9~11日,由陈平原、夏晓虹、高远东、张福贵、金元浦、汤哲声、贺仲明、郭宝亮等一批著名学者和《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民族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期刊、出版社主编、编辑参加、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现当代文学与云南"学术研讨会在云南香格里拉召开,会议围绕"现当代文学的地域性"、"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性"、"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动力与历史走向"、"现当代文学的学科性"、"云南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思考"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出版社的兴起,文学期刊的创办,文学副刊和文学栏目的开辟,为十七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宽阔的平台。文学研究对十七年丰富而庞杂的文学史料应该进行系统的文本解读。进行系统的文本解读,能够挖掘文学史写作的有益史料,能够发现有价值的文本,有利于寻找到十七年文学与其它不同时期文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论述台港澳文学在20世纪对大陆文学的互补价值,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中华文学史的时空构架,探讨了建构民族的、国家的宏观新文学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从初始的作家 作品研究到各种题材/体裁的多向拓展,从传统、单调的研究方法到研究方法研究观念的不 断更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欧洲20世纪前各种文学思潮中的理性元素的综览显示:只有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才堪称理性文学,此前彼后文学思潮中的理性倾向则只能称之为文学理性.而理性文学得以形成是顺应了近代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为理性文学,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又在反封建、狭义与广义、方法论与认识论上各具差异。理性文学曾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