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惠娜 《理论界》2013,(12):94-96
在上个世纪的生态思潮中,左翼生态学者布克金从自然观、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等方面对生态运动中的环境主义倾向展开了批判。布克金指出,环境主义的自然观是一种机械主义的自然观,其对环境问题根源的分析遮蔽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使公众的注意力和理论关怀偏离了对环境问题与社会变革关系的理解。在布克金看来,如果不通过革命行动创造一个合作的、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主义试图治愈这个星球的所有努力都将是徒劳的。本文从布克金对环境主义思潮的批判入手,深入挖掘上个世纪绿色争论中激进与改良阵营争论的实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的状况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产生着很大作用,而我国目前的生态状况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文明观从“经济文明观”转变为“生态文明观”,生态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实施新型的“生态文明观”,建立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物质根源;转型社会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公正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制度根源;"零和搏弈"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利益观是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价值论根源。为了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以及确立起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问题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当前农村的环境日益恶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分类和根源出发,针对两类环境问题,即外源性环境问题和内源性环境问题,对农村环境问题中的收入与财富、主要利益主体以及价值判断进行微观经济分析,指出发展农业生态产业、扭转二元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垃圾处置力度是确保农村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政治思想,但他们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根源等问题的理论阐述中已内在地蕴含了生态政治思想,出现了生态政治思想的萌芽。在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政治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成为了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追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生态观的一部分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形势,延续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视阈,为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马克思生态观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习近平在对马克思生态观继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生态社会主义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为目标,其关于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性质、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法等观点基本相似,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国如今推行绿色发展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绿色发展的薄弱环节仍在乡村,乡村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生态文明意识较薄弱,对于生态资源的使用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等问题尚待解决.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在乡...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生态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具有独特的生态观。缘起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 ,整体论和无我论是佛教生态观的基本特征。佛教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无情有性的自然观 ,众生平等、不杀生的生命观 ,追求净土的理想观。两千年来 ,佛教徒不断创造出方便易行的生态实践方式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精神本质上 ,佛教的生态观是后现代的。仅凭佛教 ,不可能解决当代生态危机 ,但佛教为生态平衡的重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现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问题和建构的逻辑思路,至少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三大关系、矛盾和问题的正视、思考和解决.研究、阐述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的思路,是为了增进对生态规律、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生态公益和生态伦理三个层次的自觉认识、把握和理论综合或阐明.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强化的形势下,我国关于"两型社会"建设基本国策的提出,就是为了缓解和破解这一产峻形势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应对.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时代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准确地提出时代的问题,体察时代脉搏的跳动,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是文化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有其时代的、现实的根源和理论依据.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以人为本,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基础上,共建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相似文献   

14.
董嫱嫱 《兰州学刊》2006,3(7):194-197
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国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西方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上、彰显外学特征的现代生态伦理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建立的基础是境界观,而非生态观;体现的是一种境界追求,而非科学规范。但这种境界观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深层观念的变革及其理论新思路的探索,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种境界,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境界层次。  相似文献   

16.
牛庆燕 《中州学刊》2012,(4):117-121
蔓延世界的生态难题是人与自然关系断裂的结果,而"人性观"的偏差是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层价值论根源。从上帝神性"笼罩"下的"神性人性观",到追求"凡人幸福"的"自然人性观",再到理性启蒙"神话"中的"理性人性观",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与自然相对峙的人性发展轨迹。探讨现代性发展中的人性价值论、推进"爱自然"的人性生成,是应对生态困境、构筑人类文明大厦的可能路径。这种探讨不仅能够为化解生态难题提供深层的道德价值论的理念指导,而且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推进"十二五"环保规划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戴维·哈维对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探究,认为启蒙运动时期,统治自然的观念开始盛行,且这种观念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得到了强化。他认为,全部社会—政治规划都是生态规划,反之亦然,对环境问题批判性考察也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性考察,因为两者之间内在的变迁是相互关联的。为此,他强调表达环境问题就需要一种生态社会主义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伦理中,作为道德关怀对象的生态实体究竟应该是生物个体还是像群落或生态系统那样的整体,生态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主义一直存在分歧。这要归结于生态学无法解决的一个哲学缺陷:具有本体论地位的生态实体的尺度划分的差异。如果从伦理学理论出发,一定程度上能规避这个缺陷:在功利主义的视域下,生态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主义是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殊途同归;在道义论的视域下,维系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的张力;在美德伦理的视域下,形成了建构生态道德共同体的环境美德伦理共识。当然,从不同的伦理视域审视生态实体,功利主义、道义论和环境美德伦理也各自存在缺陷,但不妨碍得出个体的生态实体观是传统的还原论思维,整体的生态实体观既具备生物中心主义的解释力,又可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建构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生态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资本主义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了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于工业革命的时代,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等阶段,关注了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分析了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探索了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要求从实践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有着天然联系,资本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让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提高了生产力,也破坏了生态平衡。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可持续性和实践性,能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根源包括传统伦理根源、宗教伦理根源和现代伦理根源。传统伦理根源主要有: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是狭隘有等差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人的功利主义;“官本位”弱化了国人的公益观念,淡化了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宗教伦理根源是宗教伦理从未占据我国的主流意识层面。现代伦理根源则是人们封闭的财产观和对待财富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