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念教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念的知识、价值和信仰三维意义的整体性关联。区别于其他政治理论课,“概论”课程在性质和目标上偏重于理念教育。 “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的。它以引起学生接近理念为起点,以促使学生认识理念为中介,以呼唤学生改变、践行理念从而改变自我处境和人类处境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而高校学生工作是直接面向广大学生,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因此,“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必然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贯彻“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时,应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业、帮贫助学、心理健康、学生管理的新平台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在“精彩教育”实践中凝造“精彩文化”内涵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与根基,其精神内涵应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和维护。我们以“每个学生都很精彩”为办学理念,以“端品行、务实学、健身心”为办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行、会学习、身心佳”且具可持续精彩发展的合格公民。确立这样的理念和目标是基于我们学校的现状和师生的特点,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以什么样的文化引领和培育学生”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精彩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行政主导型的传统团学工作管理理念与模式,不仅有碍于目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协调开展,而且有碍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创新当前大学生的传统管理理念,已成为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条件下,切实将“民主、法制、柔性和服务”充实到学生管理理念当中,着力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多样性,实现“民主与集中”、“纪律与自由”、“管理与服务”之间内在的协调与平衡,保持一种相互关系间的合理张力与平衡,是创新学生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生教育”通过生命、生存和生活三位一体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高校开展“三生教育”,应继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系统的学生培养计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并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刘湘玉 《南都学坛》2006,26(3):103-105
“以生为本”是高校办学的第一理念。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解决好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问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了学院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者、参加者”。这些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即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新的理念又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者、参加者”,那么,应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即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须引起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海涛 《社区》2014,(4):60-61
在芬兰逗留期间,当地中小学的“零压力”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感触颇深。在走访的几所中小学和学生家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当地的教育理念:“零压力教育”“无竞争教育”。在国内,“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俗语非常流行,体现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看重;而在芬兰,“分数决定一切”的概念几乎为零,各所中小学注重的是孩子们心理素质的发育、精神的锻造、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发展和新任务,党中央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和新要求。“三全育人”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从身心健康到知识能力再到理想信念的全方位教育。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和投入是实现“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和关键,本科生导师制则为教师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平台。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本科生导师制,这既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有效举措,更是提升“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0.
民主化时代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关注学生权利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实践中深化“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坚持“以学生权利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尊重和回归学生权利。树立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理念是协调教育与学生权利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时代性课题。协商课程教学模式蕴含了沟通、理解、交流、自主和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双体”与“互动”是依据《教学论》和《学习论》的一般性原理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从“教”和“学”二个侧面探讨主体性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把教师的“教”置于学生“学”的活动之中 ,学生的“学”又融于教师“教”的过程 ,最终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3.
陈永瑛 《新天地》2011,(10):104-1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型态已逐渐在全国铺开。顾名思义,“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育理念。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管理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它区别于传统管理只见物不见人 ,把人当作机器或机器的附庸的管理理念。国内外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都表明 ,企业的成功是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分不开的。相对于企业而言 ,高等院校更应强调“以人为本” ,因为高校生产的“产品”是人 ,用教师的完整人格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 ,是学校“生产活动”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体现出和谐理念.和谐体育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学生及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而培养和谐的学生需要体育教师实施和谐的体育教学.具体实施途径有: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美观的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探寻走“个性化”的和谐体育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从根本上认识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热潮,“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等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确,“照本宣科”、“满堂灌”已越来越没有市场。《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重视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教管理理念是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对人潜在能力的充分信任和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基础上,高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内涵就是对教师学生进行人本化管理,为教学科研活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达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完全学分制是我国教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培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完全学分制打破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改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彻底实现从“管柬型”向“服务、引导型”转变,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寻求新的“增长点”,树立“以生为本、服务中求管理”的工作理念,实现从“管束”到引导,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构筑“三全育人”的工作体系,做到多维立体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夯实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让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思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思想,孔子的思想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资源和财富。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而对其“产业性”则颇有分歧。然而,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办大学法人化、私营化改革快速推进,高校运营管理中“产业理念”成分不断增加。产业理念的实质,在于高教成本由政府向学生部分转移。产业理念的把握,关键在于准确适度选取高教规律与经济规律的融合部位。本文基于我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与成就,从“产业理念”的角度,对高校扩招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剖析,进而引发对“产业理念”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