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中最有代表性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权利意志论、萨特的个人"自由选择"观、弗洛伊德的性解放论以及实用主义的"效用"价值观等,揭示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本主义文论是西方现代文论的两大思潮之一,其哲学基础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在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现代人本主义论体现了总体面貌相近下的多样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我国青年的影响及其对策岳介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有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人生观的论著,被大量翻译和引进。这对开阔视野、启发思考,增加人们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了解,确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相似文献   

4.
论恩格斯的本体论思想黄楠森西方实证主义思潮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拒斥形而上学”,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实践人本主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口号,但实质上也是“拒斥形而上学”的。主张实践人本主义的人认为马克思是地道的实践人本主义者,当然也是“拒斥形而上学”的。恩格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可概括为“人本自律论”与“文本自律论”两大文论系统。人本自律论,以人立论,从人的内在需求和生命潜能上破译文艺活动;文本自律论则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叙事方式等形式因素确立文艺的内在根据,从而排斥文本以外的因素。前者与现代非理性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同响,后者则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合契。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他的美学研究注重人生和启蒙问题 ,在借鉴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 ,创建了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本土内涵的中国现代美学。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 ,王国维强调西方现代哲学是“形上之学” ,提出了“学术独立”和“审美独立”的观点 ,赋予中国美学以现代哲学的思维品格 ;第二 ,王国维把“人生”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提出了审美“无用之用”说 ,创建了具有现代人本主义意义的人生论美学 ;第三 ,王国维以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学术视野 ,沟通中西、古今之美学思想 ,创立了独特的“阐发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的实现与价值观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各国现代化进程 ,可见一种“相伴现象” :现代化的实现 ,伴随着价值观的转变。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崛起、繁荣和发达 ,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 ,思想的解放 ,观念的更新 ,价值观的转变。伴随现代化过程价值观要实现“五个转变” :一、从“尊神”价值观转向“尊人”价值观  人的问题一直是各国现代化哲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把日本建设成现代资产阶级国家 ,明治时代的哲学家们一方面研究和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借助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和“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 ,批判封建的“人神合一”的天皇制 ,强…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潮刘弋涛在管理科学史上,具有严格科学意义的管理思想,是伴随着工业文明而产生,演变的,其演变的轨迹,呈现出向“人本主义”方向发展的历史趋势。在工业文明蓬勃上升的时期,机械流水生产线的产生,被视作工业生产上的一种革命,因为它可以最大限...  相似文献   

9.
批判与超越--从民本论和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区别的关键在于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镇玮 《理论界》2022,(10):30-3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危机的深刻反思,达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高峰。通过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的政治”“单向度的文化”“单向度的语言”“单向度的哲学”的阐述,可以将“单向度”的根源归结为“技术理性”。为了超越“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提出了包括爱欲解放论、艺术革命论、自然革命论的革命新理论,但是这些革命新理论都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最终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可以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中获取很多启发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讨论可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意义上的现代性哲学范式革命 ?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选择 :是反“实体主义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还是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历史批判辩证法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主要是以批判人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实体主义为入口 ,才开启了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全新视野的。所以它不是存在主义所发动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同路人。马克思哲学的原象是以“历史的差异性”为终极视野的“多维透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07,28(5):83-85
人本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康德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主要思想一“语言批判”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影响。应该对这两种批判加以分析,以阐明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传统的、西方的和过去“左”的价值观,必须进行辩证的分析,以破除陈旧、落后的价值观。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是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主体论价值观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人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共产党人切实解决好价值选择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人本论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上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本土化即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它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它与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在本质上是理性主义文化,即以“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的对立为重要规定的文化,现代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就是对这一文化及其矛盾的现代理论表征、反思和批判。现代人本主义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逻各斯”精神,要求理性回归人的生活,以丰富的人性取代“冷酷的理性”;现代科学主义则批判传统理性的“努斯”精神,要求理性回归经验世界,以谦虚的理性取代“狂妄的理性”;马克思主义思潮从总体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对传统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元气论”中包含有许多重要的自然观及科学思想,它通过对西方近现代物理学中“以太论”、“场论”、“量子场论”等的影响,为近现代物理学作出了贡献;“元气论”对现代物理学难题也将产生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单纯的武装暴力革命转向一种更为深刻的总体性革命。这种文化转向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以深刻而敏锐的方式切入了20世纪的核心问题。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体性的文化革命观,到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现代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关注着20世纪人类的精神状况和文化境遇,即普遍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问题,这应当是决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定位的最基本的特征。其理论资源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本性;二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理论思潮的文化批判理论。前者显示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性和思想根源,后者则暴露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各种具有人本主义特征的批判理论的“家族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思潮”作为现当代两大哲学思潮之一 ,它统摄了唯意志派哲学、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等。这是一种高度强调“个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是现当代的重要教育思潮。本文主要是立足于教育的视域 ,旨在通过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轨迹及其以“个人”为主的教育思想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概括并揭示其合理方面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性思想转折中所生成的审美现代性思路对戈德曼的悲剧历史观有重要的影响 ,德国古典的悲剧历史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潮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提供了理论模型 ;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个体感性的彰显和个人在历史宏大叙事中的凸现 ,为戈德曼的历史观添加了新的实质。戈德曼通过“打赌”式的辩证法来缝合“个体”与“类”、“应该”与“是”的矛盾 ,是继承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思路 ,反映了西方左派知识分子对那个具有永恒价值之美好希望的憧憬。从根本上说 ,它异质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实践的意义也是十分薄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