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政策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均涉及多门学科知识 ,政策科学的跨学科特性十分明显 ,跨学科研究推动着政策科学的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政策科学的发展 ,必须建立跨学科政策研究的社会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政策的国际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信息政策的兴起标志着国家信息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显示出国家信息政策的新的方向和侧重点。在国际范围内 ,网络信息政策近年来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重视形成完整的网络信息政策体系 ;强调网络信息政策与网络信息法律的互补 ;重视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网络信息政策 ;鼓励互联网业的公平竞争 ;从国家安全高度认识和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政策与法律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协调不断强化 ;重视网络信息政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政策网络理论是当前政策科学的前沿理论,代表着未来政策科学发展的方向。政策网络理论的兴起为我国新型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政策网络视角下构建新型教育政策执行模式要扩大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丰富教育政策执行工具、改善教育政策执行信息传递的路径和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中的信息监督是保证政策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公共决策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基于博弈论模型,论文分析政策系统中的各方政策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官方主体、半官方主体、民间主体三方面入手,构建政策主体关于政策信息监督的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行为与均衡条件.在理论求解的基础上,为改进政策信息监督机制提出合理建议,认为激发政策信息监督行为可以从信息公开、政策学习、奖惩激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信息管理与国家信息政策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信息政策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各国都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家信息政策过程与所有政策过程一 样,都以政策需求为起点。中国是否存在国家信息政策需求?本文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运用 三个方面,对中国当前的信息政策需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政策思想是当代中国政策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挖掘其深刻内涵对推动我国政策科学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把政策科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自成体系并有创新,这是青年学者刘雪明教授在其著作《邓小平政策思想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所显现的。该书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对信息政策的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资源建设是近年来国内外信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发展阶段,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8.
2001年以来,布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布什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执行,导致了机密信息增加、公开信息减少、信息公开申请延误、行政机关缺乏回应;布什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在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的同时,限制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取用,对公民权利、民主参与、政府威信、科技和教育、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布什政府信息政策的变化与影响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土地政策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土地政策的地位 ;探讨了土地政策的结构与功能 ,这是研究土地政策学的组成部分 ,有助于土地政策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上,隐私政策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网站信息实践的通知,基于该通知,用户可以根据其个人隐私偏好,选择是否使用网站或在线服务,在极大赋予个人信息自主决策权的同时,有效地维护个人信息。然而在我国实践中,隐私政策作为一种公平的信息实践,并没有被认真对待。其本身因为存在诸多桎梏,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保护,例如隐私政策语言描述含糊不清、可执行性存在争议以及因为版本前后的不一致而导致的效力问题等等。隐私政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当以满足用户的合理隐私期待为目标,并结合我国相关规定构建起本土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从而推动和加强我国互联网的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信息政策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中美两国信息政策环境、信息政策目标、信息政策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信息政策内容、中美两国政府在信息政策上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建立有利于我国现代信息资源开发的信息政策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教育政策工具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出发,大力开展本土化的教育政策研究是时代之需,亦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紧迫性课题。本土化教育政策研究首先源于我国教育政策大生产事实的内驱动,研究的意义进一步彰显;从深层次来看,本土化教育政策研究是政策国情环境基础所需,也是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话语引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局限性之反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涉农信息产品供给存在数量残缺不足、质量晦涩低效、渠道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供给的市场激励严重不足、促进市场高效协同有序发育的力量缺位等.解决涉农信息产品供给问题,需要科学运用公共财政政策,提供供给主体充分的市场激励,推行科学有效的效用评估,协同开发行为,培植及规范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14.
对现有产学合作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是研究产学合作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以发文时间在2010-2022年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吸纳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与PMC政策效力模型,对我国产学合作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产学合作政策效力基本满足现实需要,但存在着政策主体协同失衡、政策类型分布不均、政策工具使用结构不良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政策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的视野,考察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构建基础理论的研究方向。通过考察有关三网融合的学术研究,凝析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物理功能参量。提出当前有关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研究存在尚未构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认知本体结构和缺乏构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的物质根基等两大问题,从科学原理、工程范式、行为体制和语言载体上讨论了底层信息资源对于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的基础性价值,得出底层信息资源是构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根基的结论。认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构建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应以底层信息资源体系创建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惠农政策信息传输与反馈中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惠农政策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过程中,信息失真、信息阻塞、信息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引发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基层政府误读、曲解信息,农民接受和反馈政策信息难,信息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不健全、不利于监督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惠农政策信息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健全政策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以及在物质条件上保障惠农政策信息的畅通传输。  相似文献   

17.
政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是政策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有人甚至称其为社会科学中的一次“科学革命”。它尝试将人类探寻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各种努力以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方式整合起来 ,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其研究范式、学科定位总是没有得到比较一致的公认。本文从人类对于知识的运用与扩展的自觉意识的角度重新梳理其发展脉络 ,这既有助于我们展望政策科学的发展前景 ,又将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政策科学的知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现代政策科学经历了从“政策科学运动”到“政策分析运动”的历史演变。如果对这一演变的学术积累进行系统的整理,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政策科学的知识体系。大致说来,这一知识体系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对政策的性质、结构、过程与发展进行系统的科学阐释的政策理论知识;二是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进行分析评估的政策方法知识;三是对政策的实际构建、信息处理、计划管理等等进行探索的政策应用知识。三个方面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科学政策和技术政策的概念 ,对当前我国科技政策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对技术政策研究较多、科学政策研究较少 ,没有形成强大的专业化研究队伍 ,以及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科技政策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以政策工具类型和保育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分析《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 来的有关3-6岁儿童保育政策的 18 项主要政策文本。研究发现,保育政策工具在二个维度存在保育政策工具运用类型单一、 保育政策工具无法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的问题,从而在对儿童个体发展、学前教育的“保”和“育”三个方面影响儿童保育的质 量。在后续保育政策制订与执行中,以“结构优化”,奠定保育政策工具的科学基础;发挥“系统引领”,明确保育政策发展的价 值定位;落实“执行效率”,推动保育政策实践的服务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