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获批为泉州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当前跨境电商的竞争已从低成本转向了差异化竞争,品牌建设成为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重点。基于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及其品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品牌国际化建设存在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品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源于地缘优势,黑龙江一直是对俄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桥头堡".2019年黑龙江自贸区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双方对外经贸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投资开发建设潜力.2020年,52.8%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跨境电商逆势增长的新标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亮点和重要驱动力.人才是跨境电商和自贸区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如何平衡...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升中国进口产品的质量是当前构建更高水平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跨境电商产业政策是影响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以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政策的实施为研究视角,利用CEPII-BACI数据库中2001—2020年间HS6分位层面的中国进口产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进口来源地发展水平、进口来源地收入水平、进口产品质量水平、进口产品要素密集度等不同的情况下所得结论也呈现出显著异质性;(3)机制检验结论表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主要通过促进进口学习效应和进口竞争效应来推进中国进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实证结果为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视角下促进中国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梁双陆 《天府新论》2015,(1):136-143
在开放条件下,边界具有从关税减让效应扩大到市场扩展效应、资源聚合效应、资本跨境流动效应、技术跨境转移效应和毗邻两国边境地区双币流通效应等开放效应.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边界开放效应充分释放的特殊区域.亚洲跨境经济合作与欧美跨境经济合作在制度安排、组织形式和推进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差异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很大的发展差异和很强的产业梯度,决定了我国陆疆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与沿海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天然差别,不能以商品贸易为主,应实施以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关联为主的模式推进.  相似文献   

5.
如今,跨境电商风生水起,大量数据都表明未来跨境电商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电商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快递物流的支撑.民营快递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民营快递业却出现了利润率不断下滑的趋势,因此民营快递企业应紧紧抓住当下跨境电商带来的机遇,通过构建快递业合作联盟,从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高跨境物流时效角度,积极建立海外联盟仓库、与合作伙伴开展协同配送、共同创新速递产品等方面来发展跨境物流,增加民营快递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以及科学的迅猛发展推动下,使得现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到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跨境电商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结构。为确保跨境电商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加强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与新要求.其中,培养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发展水平.为此,分析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跨境电商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意见及建议,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应用中一种较为高级的形式,其业务涉及不同国别或地区,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和境内电子商务有所不同。文章就平潭综合试验区作为海关总署正式批复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试点地区和国务院设立的福建自贸区涵盖区,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的影响要素,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构成要素模型,并就平潭综合试验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在背景要素、基础设施要素、应用层要素等方面提出突破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农产品品质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农产品品质安全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品质安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跨境电商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整体发展状况分析并不乐观,发达国家占据了跨境电商竞争格局的前沿,并在力图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导者和规则的制定者,跨境电商发展的国际性差距与不平衡是制约我国跨境电商良序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国跨境电商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重视国际贸易的未来取向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客观分析,新时期我国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态势并不平衡,产品结构处于国际分工低端,品牌认知度差,竞争力不强,交易服务平台缺少知名公司支撑,而管理体系、物流业滞后及人才短缺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要抓住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应从国家政策支持、物流管理、企业品牌塑造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不断完善现代管理体系,创新国家跨境电商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电商国际化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农村实现脱贫致富的全新途径.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农村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化升级将积极助力"数字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以县域农村跨境电商发展现况为例,就地方县域农村电商英语普及机制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县域农村电商从业者的调查问卷与访谈,并对数据进行S WTO分析发现,电商英语普及机制帮助打造县域农村电商国际名片,推进乡村跨境电商产业振兴,助力我国跨境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促使经济要素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催生出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这使得全球跨境数字交易加速发展,由此对增值税征管造成较大冲击。面对跨境数字交易带来的消费地原则未完全落实、纳税主体不明确、征税边界模糊、税收征管改革缺乏与数字经济的协同性等诸多挑战,推进增值税征管改革迫在眉睫。借鉴国际共性经验,我国的增值税征管改革应从落实消费地原则、明确纳税主体、更新征税范围、推进征管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背景下对金融数据跨境开展必要规制已成趋势,有此内在业务需求的金融企业亟须加强合规应对。基于合规的多重内涵,我国跨境数据流动中的金融企业合规应被建构为一个三维面向的综合治理体系。其一,法制立法是前提,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立法的本质即安全与自由的利益平衡,现行立法中金融企业与金融数据的关系错位却导致利益失衡,通过回归立足金融数据本位立场的金融企业合规中心视角方能实现利益再平衡。其二,内部合规是核心,既要贯彻预防性规制理念赋予金融企业强制性合规义务以实现自治的法治化,构筑起立基全周期保护义务的全流程合规体系;又要完善“规制-自我规制-元规制”三环耦合,在框架性原则下促进法治与自治良性互动。其三,行政监管是保障,为因应多头监管困境、金融科技挑战与合规动力不足现状,须由统一监管主体创新监管科技、建立多重合规激励。面对实定法依据缺位和未知动态风险,可引入监管沙盒为上述构想落地提供容错纠错的试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和国际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质的飞跃,国际贸易在物流行业的参与下显得更加活力十足。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经验相对欠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所以,应该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研究目前电商物流可能存在的一些隐蔽性较强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保险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措施,为跨境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从保险的角度来看,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服务、打造专业的物流保险平台对该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5.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生效,提升了各个签约国家的国内福利水平,同时也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规模,进一步促使区域内的贸易流程更加便利化,为推动服务质量和促进投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RCEP属于当前经贸规模最大、最全面的一种自由贸易协定,在RCEP一体化市场中,企业只有参与原产地的价值累积,通过采用统一化的规则体系,才能够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企业发展中各种不确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机遇,突破瓶颈,为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由于传统监督体系的不适用,其社会责任行为同其他行业相比更加不规范,呈现明显的被动回应特征,导致跨境走私、商品假冒、偷税漏税、维权困难等责任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我国跨境贸易健康长远发展。因此,亟须探索适用于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长远发展的社会责任行为方式,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制定不同的社会责任行为战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提高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新一轮创新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跨产业战略、治理机制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理论上讲,良好的企业治理能够对跨产业多元化经营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企业价值.文章以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中资企业1997年至2009年时间跨度内的数据为基础,以跨境股权融资背景下的跨产业战略在企业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传导路径为视角,将三者纳入一个整体逻辑框架来探寻其深层次联系.研究发现,企业治理水平的改善降低了管理者采取有悖于外部股东利益行动的可能性,即抑制管理者从事跨产业扩张的冲动,这也是跨境股权融资背景下企业治理对跨产业战略约束路径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六部门联合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试点地区可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本文从跨境人民币结算出口的背景分析入手,分析了该政策与企业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RCEP的制定与实施为全球经贸治理提供了崭新的方案。在RCEP背景下,通过爬梳对比国际数字贸易规则不难发现,当前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治理还面临以跨境数据流动为代表的数据治理规则存在分歧、数字贸易税收政策制定和协调机制尚不成熟、数字贸易非歧视待遇与数据本地化规则参差不齐等现实挑战。作为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与积极推动者,中国应发挥大国担当,向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面对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差序化趋势,未来中国应坚守RCEP提倡的包容合作理念,在国内层面利用国内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优势,分层级推进与高标准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对接工作;在国际层面参加数字贸易规则相关的国际谈判,并与其他参与方保持良好沟通,致力于寻求缩小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分歧的有效途径,推进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共识达成,助力全球数字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诸多变化正以古今未有的方式袭来,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发展进程中,中国资本账户有序开放、人民币跨境流动增加、汇率波动频繁,伴随国内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市场化发展和各项政策推进,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变动。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巨大人口规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性的要求。其近期特征是资金结构从“双顺差”到“一顺一逆”的格局演变,流动方向由单向流入转为双向波动。目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金融外部性、资产负债表效应和金融放大效应、资本项目开放下跨境资本流动汇率的高估等风险,应从以下方面防范和化解风险:以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前提,统筹经济政策全局,不断完善资本项目开放的外部环境;以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根本,抑制非法洗钱,严防资本外逃;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为出发点,统领多边合作,推动跨境资本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