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进入"传媒化生存"时代:传媒视频化带来了现实社会的拟态呈现与演绎;传媒生产化导致了知识信息的线上"众筹"与"共享";传媒社交化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再现与再造;传媒智能化预示着人类生态的变化与变异。在此基础上,信息传播空间与社会发展模式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2.
原创性是演绎作品受版权法保护的核心要件。为判断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法院发展出"超过微小变化"标准和"两分法"标准。由于演绎权是作者创作演绎作品或授权他人创作演绎作品的权利,因此,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标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演绎权的侵权认定。司法实践中,法院应要求非法演绎作品具有原创性,才构成对作者演绎权的侵犯。就作者演绎权而言,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两分法"标准使演绎作者的版权依附于原作者的演绎权;另一方面,"超过微小变化"标准又将创作"微小变化"作品的行为排除在侵权之外。  相似文献   

3.
默多克的成名作<网下>深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这部小说是<逻辑哲学论>的形象演绎,其实,<哲学研究>也对<网下>的写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网"的深层寓意和"语言游戏"皆是作家向维氏哲学暗中借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从"还乡"维度考察阎连科的早期小说《中士还乡》,主人公"农民军人"的复合身份所暗含的角色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企图以归根完成身份重拾却使得灵肉分离。这种还乡造成的心灵延宕不仅折射出作者早期创作中心态的矛盾与困惑,也预示了"还乡"精神线索在其后来作品中演变与转折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镜子作为一种象征,经历了从异托帮的场域到传统的哲学认知模式、从自我的镜像到镜子空间似的文本建构,从平面镜到凹凸镜这一复杂的变化过程。其寓意的变化,不仅展现了哲学从对外在世界的探索逐渐转向人的内心世界的认识深化过程,也预示着哲学已跨入一个图象的“空间性现时”的非体系哲学的时代,人的存在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在中国20世纪末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神灵"与"鬼怪"交织在故事中,使小说蒙上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作为一种象征,神话原型预示和代表了人的命运,更加丰富地演绎了白鹿原上悲欢离合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时尚蛋糕吧     
蛋糕一词出自英语,其原意是扁圆的面包,寓有"快乐幸福"之意。最初蛋糕的做法与面包没什么两样,把牛奶与面粉揉在一起做成扁圆形就是蛋糕了。待到后来,蛋糕做得越来越考究,口味也有多变化。美国与法国的不同,英国与饿罗斯的也不同,不同国家的蛋糕,若真的细说起来,学问也不少。时至今日,蛋糕的"内涵"越变越大,似乎已经演绎成一种蛋糕文化。在此,推荐一种DIY"蛋糕吧"。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一些节日节气里吃什么,更有许多寓意和讲究。例如,民谚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等等。说到吃饺子,中国人最讲究、最看重的是大年除夕的这顿饺子,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预示着来年的美好祝愿。别看饺子个头小,其文化内涵却很深。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在教学<亡羊补牢>时一反常规,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讲故事,轻轻松松地领悟寓意. 首先让学生扮演养羊人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教师现场采访:"当你丢失第一只羊时,你是怎样想的?""羊又丢了一只,你是怎样想的?""后来,你为什么要把羊圈修好呢?"教师还采访了现场的学生:"你们想对养羊人说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不知不觉明白了文本的寓意,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礼逊本《养心神诗》的出版时间,学界出现有"1818"与"1814"两种说法,但无人对此作出考究。该本为新教入华之后第一本圣诗集,其译印问题值得深入认识。论文通过查阅马礼逊日记、米怜回顾及其他文献中有关《养心神诗》的信息,认为两种时间标记各有理由,但最准确的说法应为1814年完成编译。与此相关的翻译方式和中文助手形式,对于后来的圣诗集翻译也有时间上的开端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洵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颇为特殊 ,不但功名最薄 ,官阶最低 ,传世文章最少 ,而且杂糅纵横之学 ,取法纵横之术 ,挥洒纵横之文 ,带有鲜明的“纵横”烙印。苏洵文章之所以独树一帜 ,就因为特色鲜明 ,自成一格 ,而最突出的特色便是具有纵横之风  相似文献   

12.
亚伯拉罕·林肯,这位举世闻名的美国平民总统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废除了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消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他领导美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世人还应该知道他著名的只有10句话、271个词仅持续了不到3分钟的《葛底斯堡演讲》及其背景和影响。这一演讲被认为是英语演讲中的最高典范,这篇文稿的遣词和民主思想还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宪法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3.
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1874一1929)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的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他生前写有一百多篇杂文(论文、书评、报导、演讲、序和跋)和十多篇“虚构的对话和书  相似文献   

14.
“诚”是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家的重要概念。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在他的学说中,尤其在《通书》中,对“诚”多有论及。《中庸》是先秦儒家学派中弘道派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处对“诚”的系统论述。从中可以看出《通书》与《中庸》在内容和思想上的承继关系。讨论周敦颐的诚,可以增强我们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观念源远流长.在<史记>中,司马迁有意利用这种观念来传神人物、渲染情感,同时鉴于自己遭祸之时、亲朋不救的遭遇发出哀怨与激愤之辞,表达了对西汉时期人情伪诈、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另一方面,这种文化精神的演变反映了在"人的觉醒"的历史长河中,人的孤独意识愈来愈沉重、人对知己的渴求愈来愈强烈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南宋著名史学家胡三省,一生坎坷,几经挫折,本着以史为鉴忧国忧民的热忱,许身史学,三十年如一日地校释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坎坷的一生折射出他“青衫不受折腰辱”的高尚人格;校注《通鉴》呕心沥血,体现了一代学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世文献,至迟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号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改元.是否改元,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寻.清华简<保训>如果确为周文王遗嘱,其中"惟王五十年"一语,可以证明周文王生前已经称王,但不足以证明他从即位之年就已经称王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沉默鲁迅”(1912—1917)的相关日记和汉代画像收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沉默鲁迅”反击自我生命虚无、走向生命自救的巨大可能性。指出在“沉默鲁迅”的日记中闪烁着“沉默鲁迅”内心难以割舍而又暂时处在“沉埋”状态的人间关爱情怀和自我生命向往。而令鲁迅痴迷的汉代画像收藏则在不经意之中展现出“沉默鲁迅”内心依然猛烈、激昂的生命创造意志。  相似文献   

19.
首先,根据散佚于古籍的《字说》字例,归纳出王安石说解字义的五个特点,认为这些特点都是以他自己所发挥的“会意”之法为中心,并将“六书”的会意与王安石的“会意”之法作了简单比较。其次,认为王安石《字说》采用“会意”之法说解字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源于他的字义“出于自然”的文字观,二是他反传统注疏之风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气”:李白及其诗歌的最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李白及其诗歌的最大标志,析而论之可分为仙气、狂气、义气、骨气、奇气、酒气、豪气、逸气、怨气等.这些"气",既相区别,更相联系,甚至从某种角度说难分彼此.它们相互渗透,共同氤氲出李白这一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千古奇人的独特性、神异性和不可再生性.透过这些"气",李白才显得那样的光芒四射和丰富多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晕染出盛唐文化的绚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