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宴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北京发展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解决发  相似文献   

2.
孟祥林 《城市》2014,(2):17-24
正京津冀历史上曾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在"大北京"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从京津冀一体化层面考虑问题,让北京与更大的腹地建立联系,京津冀应突破"硬区划"的限制,在软区划层面实现对接。离开京津单纯谈河北省进而在河北省内部做文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位于京津冀中的保定谋求发展,更需要借助近邻京津的地缘优势。保定在发展中提  相似文献   

3.
高智 《城市》2014,(7):16-18
正一、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相关的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这是因为,第一,由习总书记亲自出面召集京津冀三方谈这个事情,这个层次建国以来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第二,习总书记讲京津冀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以往没有的。第三,习总书记谈到北京问题时讲,要对北京做一个"外科手术",从这个角度讲,中央的决心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4.
崔志新  陈耀 《城市》2019,(3):12-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在近年来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较大突破、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进展等。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继续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是破解我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宇光  王立  张长  安树伟 《城市》2015,(8):12-16
笔者基于文献综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科学处理人口压力、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态安全和战略内涵偏差是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行政体制障碍、空间结构不合理、制度安排有缺陷、区域发展缺规划、公共政策待完善、资源禀赋不足阻碍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梳理产业分工、构建立体便捷交通、构造生态网络以及实现人居和谐等方面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维珍  安树伟 《城市》2020,(4):3-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充分发挥其在京津冀协同治理水平提升和制度供给上的优势,推动京津冀在产业、交通、生态和创新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北京在推动京津冀协同治理过程中应不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引导多元治理主体参与,拓宽协同治理领域,引入多元化和信息化治理手段。顺利推进京津冀协同治理,需要完善协同治理机制;转变治理理念,形成协同治理格局;联合津、冀构建长久有效的协调体系;组建专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构。  相似文献   

7.
刘治彦 《城市》2015,(11):20-23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经三十多年的谋划终于付诸实践,主要缘由在于“大都市病”与“区域病”同时并存,以及中央政府的适时妥善敦促。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是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和互补发展,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共同繁荣;核心问题是通过合理空间布局,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首都“减肥”、为周边“增肥”;基本路径是以产业和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艳兵  雷盯函 《城市》2016,(5):51-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思路和大战略,它对于京津冀区域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的创新和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革命性意义.互联网金融天然的无边界性也必然能助推京、津、冀三地金融体系突破地域性限制、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加强河北省来华留学服务,打造特色学科,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对外宣传,推动我省教育强省建设,大力推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迎昌 《城市》2016,(2):21-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14年初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有关研究成果大量问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领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是学术界的共识.在关键领域和实现路径的选择上,学术界尚有一定的分歧.未来,全面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政府作用和跟踪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的企业行为,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航空领域的密切合作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是我国航空发展的起始点,见证了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 由弱到强,在我国对外开放、 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分工定位缺乏合理性,使得京、 津、 冀三地机场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北京吃太饱、 天津吃不饱、 河北吃不到"的问题在航空领域上依旧表现得十分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构建"双核—双节点"的世界级机场群,整合区域内部现有机场资源,明确三地机场合理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建设河北雄安新区这一历史性契机,着力发展"航空—高铁联运",破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极独大"而周边机场吸引能力严重不足的困境,以期提升三地机场的综合使用效率,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12.
郭彦卿  林杨  杨峥 《城市》2016,(3):17-2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身就是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问题.然而,社会科学并没有现成的实验室,历史回顾和横向比较可能是最好的替代研究方式.笔者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区域竞争力、住房市场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通过与韩国首尔都市圈的比较,认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正区域协同发展问题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在实践中成功推进之后,新的区域协同发展区也相继开始规划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在学界早已提出,但始终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实际推进缓慢,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其政策背景可归结为区域生态恶化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开展京津冀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过程中,协同机制不完善是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探索新型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京津冀区域有效协同乃当务之急.笔者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国内外区域协同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相适应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了符合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的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京津冀网络化协同发展模式是超越区域、 部门边界的扁平化组织交流模式,是在顶层设计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低交易成本的内生性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臧学英 《城市》2020,(3):3-1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京津冀地区通过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恢复和城市群创新网络的构建等加速建设世界级创新平台。京津冀城市群、北京新机场、天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河北数字经济的发展等极大地推动了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展望未来,期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6.
宋迎昌 《城市》2021,(4):3-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从京津冀区域内的竞合关系看,通州产业发展的出路是服务业.笔者据此提出,通州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京津冀地区金融商务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文化创意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产业发展总体构想是"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最...  相似文献   

17.
正京津冀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出台,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对全  相似文献   

18.
雷鸣  吴晨阳 《城市》2017,(9):14-17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制定并实施的诸多重大决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是京、津、冀三地必须要面对的一项挑战.京、津、冀三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面临的政策缝隙现象更加突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业人才队伍不成熟、网络谣言提高风险的社会温度等问题,会给京、津、冀三地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此,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要通过树立大局意识、建立优势互补的平台、加强信息公开与监管等方式,把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最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着流向过于集中、分配不均衡的两极分化现状。北京、天津一直是京津冀高校大学生就业竞相追逐的地方,河北省则是被冷落的区域。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和"三位一体"协同合作,规范就业市场等,吸引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河北省,为河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屠凤娜 《城市》2016,(1):23-27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战略, 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 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 笔者阐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概念的演进, 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了推进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