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崛起的大国、面向未来的强国不能一直围绕大国旋转。否则,中国总体外交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难见特色,没有气色。习近平主席2013年主持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强调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也为2014年周边外交排序置于首位做出战略定位。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最具战略意义的成就是,它为塑造周边地区秩序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不少国内民众抱怨中国外交太软,尤其是对周边;而国际上,则有人抱怨中国外交太强,也是针对周边。一软一强形成鲜明对照。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主动谋划,努力进取,正在并将继续对亚洲及亚太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从中国经营周边外交的七件大事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外交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奋力前行,在坚持外交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新的外交理念和举措。这些新理念、新举措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新气象,同时折射出中国外交在2014年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内的走势。中国梦将在中国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一个强音。同时,它也成为中国与世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外交揭开新篇章。新一届领导集体密集出访,经营外交大棋局。中俄联手,制衡美国重返亚太:海陆并行,梳理周边关系新局:与美对话,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联络欧洲,搭建中欧合作桥;协调小国关系,增进政治经济影响;倡导中国梦,贡献全球治理新思维;建立国安会,强化外交整体决策力。布局谋篇高开高走,有声有色,充分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自信和智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逐渐转型,尤其是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之后,中国更着重以“周边”平衡“大国”的策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访问欧洲,已初现欧洲将成为中国外交新重心之端倪。习近平随后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明显预示,中国以美国为重心的外交策略开始逐渐弱化,转而逐步向欧洲靠拢。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外交     
2013年,中国外交揭开新篇章。新一届领导集体密集出访,经营外交大棋局。中俄联手,制衡美国重返亚太;海陆并行,梳理周边关系新局;与美对话,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联络欧洲,搭建中欧合作桥;协调小国关系,增进政治经济影响;倡导中国梦,贡献全球治理新思维;建立国安会,强化外交整体决策力。布局谋篇高开高走,有声有色,充分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自信和智慧。大国崛起呼唤大外交,大外交离不开大战略。中国正问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日渐成真。在这关键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紧紧服务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发展 亚洲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时空》2004,(3):1-1
中国是亚洲的一员。中国的发展与亚洲的繁荣息息相关。中国已经并将继续给亚洲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中国的发展给亚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5年来,中国的市场不断发育,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5%以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和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2003年,中国从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2729亿美元,同比增长42.4%,从东盟、日本、韩国、印度的进口增长均在35%以上。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中国出境人数突破2000万,大量中国游客把亚洲国家和地区作为出游…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解决好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解决两岸问题需要大智慧。两岸最终需要一种政治安排,其实即使民进党上台,也会希望达成一种政治安排。两岸关系比较特殊,需要一些新思维才能突破政治僵局。  相似文献   

10.
黄永忠 《老年人》2014,(5):12-13
正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后,随即展开了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的国事访问。其间,习主席还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此次出访是习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欧洲之行,开创了中国外交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荷兰,首次到访联  相似文献   

11.
一、<中阿五十年外交风云>序:是纪念文集,更是历史文献 由<解放日报>国际部发起并支持、外交笔会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组织并完成的这本文集,旨在纪念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最近半个世纪(1956~2006)所跨越的光辉历程,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中阿合作论坛外长会议结束后不久付梓问世了,真正是可喜可贺.这本文集的作者,是一批我国长期驻阿拉伯国家的资深大使,以及几位多年从事阿拉伯国家研究的成名学者.他们中,大都是我的前辈和老师,不但德高望重,而且经验学识都远非我所能企及.因不敢有违文集主持方之托,遂不揣冒昧,在这里稍谈几句对中阿关系五十年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次世界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和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怎样才能彰显国家品牌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积累和增强做出积极的尝试和贡献?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从不同角度来讨论中国国家品牌的培育和塑造问题,希望能够做出有益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群元  喻定权 《城市》2010,(6):25-28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各自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不协调现象,这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差异问题,因此不能以无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TPP成员国的不断扩大与谈判进程的持续推进,这个由美国主导的新战略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也将给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国的对外经贸合作带来重大的挑战与风险.对于中国是否加入TPP已在国内各界引起激烈争论.习奥会前夕,外交部及商务部对中国加入TPP的新表态,使国内外舆论再起波澜.在此形势下,我们应针对TPP将对我国产生何种影响做出深入分析与客观评价,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利弊权衡,积极稳妥地应对TPP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经过漫长的马拉松谈判,中国终于来到了世贸组织的入口处.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法律服务的对外开放问题已经提到了我国司法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0年岁末,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明确指出:不适合全球化的律师将被淘汰,我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既懂法律、又懂外语、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薄文广  周立群 《城市》2014,(5):8-11
正一、前言2013年,长三角地区以占中国2.1%的陆地面积、11.6%的人口、13.8%的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中国20.8%的GDP、31.9%的进出口总额和54.5%的外商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2008年《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更是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5年多来,长三角  相似文献   

17.
自1956年埃及等国家与中国建交起,中阿关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间,双方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互通有无,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中国坚定地支持阿拉伯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略、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