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拉贸易中,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进口的主要是能源矿产和原材料,这是由两者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不过,一些拉美人士厌恶将中拉经济关系描述为"互补性强",对中拉经济关系深化可能带给拉美"荷兰病"的前景深为忧虑。中拉经济关系如何超越"互补性"成为双方日趋关注的一个话题。2015年1月8~9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为未来5~10年中拉全面合作制定了路线图,中拉关系特别是经济合作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中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依靠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以机制统筹为理念,以中联部为实施主体,以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政治领导人、媒体和智库为合作对象,通过召开中阿政党对话会、签订政党合作备忘录、举办政党研修班、促进政党领导人与青年交流等方式,积极配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整体交流.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阿加强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民心相通,维护了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和平与发展事业,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和阿拉伯民族民间外交的古代历史源头,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和阿拉伯民间外交关系在现当代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和阿拉伯历史上民间外交先驱所付出的努力是否为双方外交关系的建立起了铺路奠基的作用?民间外交工作的本质及其开展形式如何?双方民间外交的现状怎样,如何拓展民间外交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空间?在建立阿中双方全面、富有成效的战略伙伴关系过程中,民间外交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本文还对如何进一步开展阿中民间外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和阿拉伯民族民间外交的古代历史源头,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和阿拉伯民间外交关系在现当代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和阿拉伯历史上民间外交先驱所付出的努力是否为双方外交关系的建立起了铺路奠基的作用?民间外交工作的本质及其开展形式如何?双方民间外交的现状怎样,如何拓展民间外交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空间?在建立阿中双方全面、富有成效的战略伙伴关系过程中,民间外交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本文还对如何进一步开展阿中民间外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阿尔及利亚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同俄罗斯签署双边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家。中东变局以来,阿尔及利亚在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发挥着独特作用,是俄罗斯在中东战略实践过程中倚重的力量。俄罗斯对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布局大致如下:一是通过两国定期的政治和外交协商机制,增强俄罗斯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影响力,特别是提高俄在马格里布地区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经贸和军售合作机制,稳步提高两国经贸和军售规模;三是与欧佩克成员国等能源输出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油气价格机制,赢得同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市场竞争。阿尔及利亚在俄罗斯的中东和非洲外交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但双方的合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文交流是中国-缅甸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外交视角探讨推进中缅人文交流的意义与对策,旨在拓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人文交流的研究视角和促进中缅人文交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与以色列的人文往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官方的高层互访与民间的友好往来为新中国对以色列的人文外交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力保障;教育交流、友好城市、农业合作、科技合作等多领域往来深化了中以关系、促进了中犹文明对话、形成了"官民并举"的人文外交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新的挑战面前,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对以人文外交,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国力量的发展,打造中国的大国外交格局已成为我国外交战略的当务之急。2013年,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外交上充分展示出主动性、进取性和创造性,这尤其体现在我对主要大国的外交和周边外交的实践中。在对主要大国的外交布局中,中国新领导层着力提升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访首站选定俄罗斯。一年来,中俄领导人保持着良好与密切的互动,两国在各个层次举行着富有成效的磋商,双方合作不断拓展与深化。另一方面,新领导层也在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9.
公共外交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中央最高层到外交执行部门都高度重视推动中国公共外交,甚至包括媒体、大中企业和普通公民参与公共外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公共外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公共外交能够受到全国范围内如此高度的重视,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这对于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总体来看,当前中国公共外交有机遇,也有挑战。  相似文献   

10.
尽管大多数拉美国家依然把与美国的关系作为其外交的基点和主要支点,但它们更加重视和加强了另外的两个支点:拉美本地区国家间的内部合作和一体化,加强发展与欧洲国家——特别是伊比利亚国家的传统关系。此外,在这三大传统支点之外,拉美国家又大力加强了第四大支点,那就是与中国、俄罗斯、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土耳其——在古丝绸之路两端遥望的两个国家,近几个月来由于防空导弹汀购的争议,不断被同时暴露在聚光灯下。虽然结果尚未尘埃落定,但中土两国注定都不会是输家,此次事件同时为两国未来的外交路线打开了新思路。虽然大部分国土处于亚洲版图,但土耳其历来自视为欧洲国家。"向西看"也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2013年在美国访问时,曾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阐释了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土耳其的外交战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以美国、欧盟为主的"跨大西洋关系"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周边关系;最后是拓展东亚、拉美等外交新领域。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土耳其遭遇重重阻挠,仍热衷于加入欧盟。即便在东亚关系上,从历史上看,中国也不是土耳其的外交重点,不论在意识形态还是民族感情上,土耳其更重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但是,随着中国崛起和土外交政策的调整,土耳其也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维基解密网站泄密事件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官方外交一度受挫。本文认为,官方外交遭遇危机或陷入僵局时,民间外交可对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交往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各类媒体以及依靠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寻求各国各民族间的合作点,有助于拓宽民间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在信息革命与全球化时代,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民间渠道开展民间外交,参与维护国内稳定和世界和平,致力于克服以美国为首的"野蛮全球化"所建立的官方外交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构建一种更具人文性的全球化蓝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交事务备受国家关注。现阶段我国外交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并在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路线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本文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大国,尽管国际定位、战略文化和民族传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质,但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势必在全球新公共外交的宏观语境下进行。因而,洞察新公共外交的发展态势,把握其践行宗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设计公共外交的发展路线图成为发展我国公共外交的首要考量。  相似文献   

18.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合。人文外交以软实力理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文明对话理论为依托,在当今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实践则为人文外交的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对阿关系中,人文外交在各时期都促进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当下,国际体系处于转型期,尤其是2010年年底以来阿拉伯世界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使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政策面临挑战。只有将人文外交继续作为我国对阿外交政策的重点,才能在政治动荡的阿拉伯世界始终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以得天独厚的伊斯兰教传统为基础、丰富的石油财富为依托,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沙特长期致力于成为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借以增强其国家合法性和全球影响力.沙特通过传统外交和公共外交大力构建和发展伊斯兰国际机制,支持和掌控多个以宗教为纽带的国际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大力资助伊斯兰教瓦哈比学派的发展及其全球扩张,这对世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沙特宗教的高度外交化引起多国高度警觉,其宗教与外交的关系走向受沙特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中政教关系的发展、美国中东战略走向、中东国家乃至伊斯兰世界民主化转型中宗教、教派冲突的发展等三方面的制约,正进入调整与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20.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