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政府种族歧视政策、推进南非民主进程的斗争,并因此被捕入狱。在度过了长达27年失去自由的监禁生活后,1990年2月10日,南非政府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相似文献   

2.
佚名 《老年世界》2013,(15):8-9
南非媒体6月23日晚报道,94岁高龄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病情开始恶化,国际社会对其病情十分关注。纳尔逊.曼德拉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爱“戴的自由战士,被称作是一部“活着的传奇”。还有人感叹说,他是当今世上,唯一可以被称作是“圣人”的人。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呢?  相似文献   

3.
"政治权力的制约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防止政治权力的垄断和滥用,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手段对政治权力的运行所进行的共权力的让渡,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的,而政治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利益,也损害了民众的信任。只有对政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才能保障民众的公共利益,保障政治权力主体朝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向行使权力。本文认为应该用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对权力监督,在政治权力内部实行分权制衡,强调司法独立,辅之社会力量是很有效的制约途径,同时,笔者也认为应该通过道德自觉进行内约。  相似文献   

4.
蒲昭和 《老年人》2005,(4):57-57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坚忍精神赢得了世人的爱戴和敬重。人们要问: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至今“继续像巨人一样在世界舞台上驰骋”,究竟有何健康长寿的秘诀呢?5年前,曼德拉81岁生日时,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充满了活力?”曼德拉的答复是:“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  相似文献   

5.
文文 《老人世界》2014,(2):30-30
中国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曾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光辉岁月》。那是中国音乐在歌唱南非的故事。据说,有人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这首歌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焦点·人物     
《老人天地》2013,(7):13-13
曼德拉 94岁的曼德拉最近病情起伏不定,这位“南非之父”没享受到幸福的暮年时光。女儿为了财产将他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佚名 《老年世界》2010,(21):7-7
有人曾问曼德拉:“是什么力量使您充满活力?”曼德拉答:是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 说这话时,曼德拉81岁,10年过去了,这位为黑人解放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并因此入狱27年的南非精神领袖依然健在。  相似文献   

8.
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中央权威衰落,国家纵向权力结构瓦解,各类次国家行为体的角色凸显。利比亚高度城市化,相比于部落和新兴武装团体,城市更有能力承担传统上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资源集中、权威价值分配的政治组织功能。利比亚西部地区米苏拉塔和津坦等以城市地缘为纽带的政治力量对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政局发展影响深远。利比亚城市政治的观念和组织基础在于市民拥有强烈的城市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城市利益,城市内部组织结构较为明晰。城市政治的现实权力基础在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城市武装力量,能够强有力地在特定“领土”范围内控制安全秩序和经济。西部城市间的竞合和权力消长是导致利比亚第二次和第三次内战爆发、国家机构分裂、过渡政府缺乏权力基础的重要因素。城市权力的扩张加剧了利比亚政治的碎片化,阻碍了后卡扎菲时代的政治进程,但城市也是国家重建所依赖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最大的危害性在于: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向政界渗透,获取政治上的庇护甚至直接得到政治权力,这严重破坏了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政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政治社会学"与"新政治社会学"在关注权力存在的形式和权力运作的方式时,理论视野存在着差异。前者的权力概念集中在民族—国家层次上,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作为核心问题;后者则更注重充斥于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权力现象,在高于民族—国家的宏观领域里或者在低于民族—国家的微观层次上来考虑权力问题;然而,"新政治社会学"并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范式来替代经典政治社会学,相反,其理论观点不过是对"经典政治社会学"的补充。经典政治社会学和新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对于认识中国社会的权力现象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穆萨·萨德尔1928年出生在伊朗,1954~1957年在伊拉克求学,1959年来到黎巴嫩,成为黎巴嫩什叶派宗教和政治领袖,使什叶派进入黎巴嫩的权力中心,什叶派宗教领袖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可以说,他改变了黎巴嫩什叶派,也改变了黎巴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强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要素,并基于一定的政治话语语料,构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媒体政治话语分析框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多维分析,透视话语的建构和社会实践功能,从而揭示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为认识和解构西方媒体政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家话语能力和国家形象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汪精卫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复杂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是复杂而且多变的。他名扬于追随中山先生革命与宣扬三民主义,名裂于投日卖国之行径。从历史的事实上看,汪精卫的思想和行为的效应是分阶段的,思想的多变性贯穿于他的政治生涯,不变的是对个人权力的追求,其进行个人政治权力争夺的工具是歪曲的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最大的危害性在于:他们通过各种各手段向政界渗透,获取政治上的庇护甚至直接得到政治权力,这严重破坏了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政权的稳定。不久前,沈阳市警方摧毁一个黑社会性质组织,该市嘉阳集团董事长刘涌,纠集大批打手,购买私藏枪枝弹药,暴敛钱财,滥杀无辜。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犯罪分子,竟然是沈阳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社会学评论》2023,(6):231-252
本文尝试呈现卢曼的福利国家论述。工业化中的补偿逻辑与政治系统的纳入原则共同推动了福利国家兴起。在现代功能分化的社会中,福利国家是政治系统的绩效,也是政治加诸国家之上的过量负担。政治系统内部分化和权力循环是福利国家扩张的结构性成因,以人类基本权利和道德为指向的进步观念,与周期性选举带来的执政党更迭是福利国家增长的直接动力。卢曼揭示了福利国家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功能性分化与政治系统去分化之间的张力,并将政治系统的自我限制作为解决方案。卢曼福利国家分析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但是对于微观现实的解释力和批判性稍弱。同时,卢曼的论述带有深刻的西方文明印记,对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缺乏关注,其历史普遍适用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7.
82岁的曼德拉有着8岁孩子的童心。在会见拳王刘易斯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年轻时也是拳击爱好者。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他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当旁边的人问他,假如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能否取胜,他说:“我可不想年轻轻的就去送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苏南和温州乡镇企业不同的改制方式的比较,本文分析了改制背后的政治因素。虽然财政约束、监管约束和信息约束可以部分地解释两地改制方式的差异,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地权力关系的不同,即政治约束。本文指出是人民与政府之间、经济精英与政治精英之间不同的权力关系解释了谁可以参与、谁被排除在外,谁的利益得到考虑、谁的利益可以牺牲。乡镇企业改制所揭示的问题对当下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立法是公共权力、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综合体.是对政权组织和个人按照社会正义原则进行权力及义务的安排和分配。立法的实质和有效性不在于强力,而在于其目的的合理性.即是否体现了社会正义原则。在涉及儿童权益问题上,不能将其监护人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为首要的标准.将体现社会正义的救援干预放在从属于“自愿交易”的位置.儿童权益事实上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筹码。特别是如果仍将对孤儿、流浪儿童等处于困境儿童的救助还限于慈善事业的范围,反映出的则是在有限的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儿童处于依附性社会角色,如果没有来自社会主动的、有组织的关注.司法体制在缺少监督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是低效率的。社会资本是促进人们合作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资本的判断,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垄断司法资源,还是让人们信仰法律的公开性、正义性的体制理念。  相似文献   

20.
曼德拉曾经有过3次婚姻和6个孩子,养大成人了5个孩子。其妻子分别是伊芙琳、温妮和格拉萨。第一任夫人伊芙琳为他生养了4个孩子,其中的3个被养大成人;第二任夫人温妮为他生养了两个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