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财富观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财富、财富的来源是什么、如何对待财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一切经济思想包括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墨子的财富观对全面了解墨子的经济思想,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亦有其古为今用的意义。本文拟就墨子财富规及其微观、宏观生产原则进行初步的探析,以企对墨子经济思想更科学的把握。一、墨子的财富观“墨翟从未对他所使用的‘财’、‘富’等概念作过明确的解释。”①但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墨子是以主观欲求的角度来判定财富的。在墨子看来,“有用”即财富。在《墨子》书中提到“用”的地…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墨子的思想,我已在《墨子思想体系》中论述过,现在再来概括地说一说,并且指出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也比儒家等更能起些积极作用。一、墨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价值最高的是墨家而不是儒、道、名、法、佛等家,墨子也是最先反儒的一家,首先引起战国百家争鸣的一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同为“显学”,在学术思想上孔墨二人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姓氏。墨也许是姓,也可能含有色黑、瘠墨(俭薄)、绳墨、墨刑等的意义,而以因多“形劳”而致色黑,与其实行俭薄,以绳墨自矫为近是。  相似文献   

3.
墨子教育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墨子是一位影响世界发展的伟大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在历史上有一定意义。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河。墨子在《墨子·所染》中以染为喻,指出人接受什么教育,便会被什么感化。教育的成败对于一个人来说关乎能否成才(济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乎盛衰和民族的存亡(救世),这就是墨子主张的“学而优则世”。可见墨子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是有独到之处的。  相似文献   

4.
《墨子》军事思想简论黄朴民墨家学派在先秦与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其学说的基本内容,保存于《墨子》一书。其书《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为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据考证,其中《尚贤》、《尚同》、《非攻》、《兼爱》、《非命》等二十四篇反映了墨子和前期虽家的...  相似文献   

5.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于是哪里人氏?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鲁国人。《吕氏春秋》中的《当染》和《慎大》两篇,高诱注:“墨子名翟,鲁人。”这里说的“鲁人”,据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考证,是指鲁国人。二是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墨翟宋之大夫”,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见于多种古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墨子是宋国人。三是鲁阳人。毕沅在《墨子注》中,根据《墨子·公输》篇的记事,认为墨子是鲁阳人,因为鲁阳当时属楚,所以墨子也就是楚国人。可是从一些反映  相似文献   

6.
《墨子》中:“,买化也,”“化,若为鹑”历称难解,本文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句的内在联系、古文字学和考古学诸方面,考证“化,若为鹑”意为货币,比如龟币,可换成鹑:“,买化也”意为龟币,买卖所用之货币。《墨子》,化,货币,经济,考证  相似文献   

7.
《墨子》由墨翟及其弟子所著述,是中国古代一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宝典,在数学、物理学、哲学、军事学和文学方面书写了光辉的篇章。近年来《墨子》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对于《墨子》的修辞理论和修辞方法,却很少有人问津。是《墨子》中无修辞可言吗?不是。《墨子》中有关于修辞理论方面的精辟见解,《小取》中  相似文献   

8.
《墨子》质木无文,“言多不辩”,在散文史上有什么地位可言呢?有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倘作如是观,《墨子》自有其不可否认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略论《墨子》的文学价值张涛《墨子》是我国先秦诸子学说中的代表性理论著述之一,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作品。但是,由于它语言质朴,文采较少,其文学价值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笔者拟对此做一初步探讨。任何著述包括文学作品的问世,都要反映现实的社会政治和一定阶级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墨经》作者是谁,大体有如下看法:《墨经》为墨子自著;《墨经》是墨子后学所作;《墨经》由惠施、公孙龙著。这些主张都值得商榷。《经上》和《经下》是否为墨子自著,乃为探讨《墨经》作者关键。学术界对《经说上下》、《大取》、《小取》作者已有共同意见,肯定为墨子后学所作。所以,本文先论述《经上下》为墨子自著,然后对《墨经》作者的不同意见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1.
墨学的历史命运秦彦士墨学与儒学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内涵,但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墨子不仅被视为异端,甚至《墨子》一书也几乎失传。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研究(墨子》在不同时期的遭遇,可以从一个人所鲜知的侧面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的...  相似文献   

12.
张知寒先生主编的《墨子研究论丛》,最近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是在山东大学与滕州市于1991年6月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墨子学术讨论会所收论文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它汇集了当代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第一部墨子研究论文集。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文史哲》2023,(5):147-156+168
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多被认为是因袭战国秦墨所撰《墨子》城守诸篇而成的作品。但其中被认为具有秦人特征的语词,不仅见于秦地,亦见于三晋等诸侯国;与《守法》《守令》同属一组文献的其余篇章,或与齐地关系密切,或源自三晋,而无出自秦地者;更重要的是,《守法》《守令》所载守御技术乃是针对战国关东地区城郭并立式城邑设计的,并不适用于防卫秦地城邑。因此,《守法》《守令》非因袭秦墨作品而成,而是战国至汉初东方之墨的作品。因秦墨源出自东方之墨,故《墨子》城守诸篇与《守法》《守令》间当是同源异流关系,此源头即为东方之墨所撰守御文献。《守法》《守令》的出土,不仅表明东方之墨亦擅长守御之术,而且证明直至西汉早中期墨家守御之术仍在关东地区流传,墨学并未中绝于秦。  相似文献   

14.
<正> 杜国庠(1889—1961)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对先秦诸子,能发前人所未发,成就斐然,其中对墨、荀两家研究尤为独到.一《墨子》一书是中国古代较之百家是最为科学的巨著,清代孙诒让《墨子问诂》出,揭开了《墨子》研究的新叶.然而,迄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墨子》的研究,尚多停留于外围问题的考释上,如《墨子》成书的年代、谁是《墨子》的作者、书中文字校订、诠释训诂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无益处,但是,这种研究成果毕竟是初级产品.杜国庠关于《墨子》的研究则走出了初级研究的范篱,升其堂入其室,将《墨子》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他的研究不但在方法论上高于前人,而且,用科学的认识论检识了《墨子》.《墨子》在逻辑学和认识论上的成就在先秦百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尚贤”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墨子设想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他关于人才学的专论。我们今天研究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墨子“尚贤”思想中体现的人才观。一、墨子尚贤观的主要内容墨子认为以前的所谓“举贤”、“明贤”不是真正的“尚贤使能”,他说:“今天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墨子·尚贤》)王公大人们的“举贤”只是“明于小而不明于大”,墨子明确地认识到,王公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姓氏之书远自周代已有世本,继之者有汉代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篇,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六朝何承天《姓苑》,贾执《姓氏英贤传》,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邵思之《姓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郑樵《通志氏族略》,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明代陈士元《姓觿》,凌迪知《万姓统谱》,清代张澍《姓氏寻源》,黄本骥《姓氏解纷》和《续通志·氏族略》等著述,此外散见于古籍中有关姓氏之资料尤多。前人从简单的著  相似文献   

17.
墨子政治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军事工程师。他的思想是百科全书式的,涉及到当时的各个学科和不同的领域。本文将从墨子贤人治国论、君主集权制等方面探讨墨子的政治思想。一、贤人治国论(尚贤)1.尚贤之义与贤人标准。"尚贤"是墨子政治思想中的第一个重要论题。"尚",《苟子》杨注作"上";毕沅云:"尚与上同。"①孙让同之②。《说文》云:"贤,多才也。"《五篇》云:"贤,有善行也。"贤人,用墨子的话来说就是"贤良之士",即"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的人。…  相似文献   

18.
《墨子》在古文《尚书》考辨中扮演重要角色,考辨者或据《墨子》以辨其伪,或据《墨子》以辨其真。对古文《尚书》真伪的考辨由来已久,但是直到清人才开始用《墨子》来考辨古文《尚书》的真伪。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辨伪者运用的方法有区别;二,各个时代墨学发展的兴衰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汉学家色雷士·李称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秘人物。”美籍华人学者李绍崑在其著作《墨子:伟大的教育家》一书中说墨子“他的生辰不祥,国籍和出生地也不确定,”此乃实情,决非泛泛之论。今偶读水渭松先生之《墨子导读》一书,见“墨子姓墨氏已毋庸置疑”及“墨子名‘马’还是名‘翟’的问题,实在是很清楚的”云云,颇有异议,遂作此文,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20.
萧鲁阳 《中州学刊》2004,(6):151-155
《墨子》鲁山方言的考古对墨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对墨子书籍的校勘;其次,从《墨子》中俯拾即是的鲁山方言可显见鲁山风习;其三,墨子方言研究更有助于准确理解墨子思想的真谛;其四,《墨子》方言把人们带到了以古代鲁阳即今河南鲁山为中心的一个非常狭小的地理范围,墨子鲁山方言是确定墨子里籍"鲁山说"的非常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