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经济近代化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田久川1895年日本通过强订《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巨额战争赔款和大片肥美土地等一系列侵略权益;翌年又据该约强订《通商行船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由是大大加深,...  相似文献   

2.
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赵兴元历时9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结束。《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可耻的大卖国条约,其割地之多,赔款之巨,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这样一个卖国条约的订立,不能不引起全中国的巨大震动。不能不给国人的心理以沉重打...  相似文献   

3.
《马关条约》百年后的日台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刘江永100年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从中国手中霸占了台湾。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对台实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才告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又过了5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至...  相似文献   

4.
清朝政体与甲午战败之教训东北民族学院关捷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东瀛蕞尔之日本战胜了泱泱大清帝国,《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什么大清帝国会遭如此惨败?大清王朝的封建专制政体对这场战争有什么影响?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5.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对日本认识上的不足、战略上的失败和武器装备的落后等原因,中国最终战败。面对邻国日本的侵略,中国兵将的临阵脱逃、清政府的不断议和以及最后签订的辱国条约,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谴责政府的无能和日本的侵略。1937年,阿英整理手头资料后编成了《中日战争文学集》一书。本文研究对象为此书中黄遵宪的诗歌《马关纪事》三、四和五。本文将通过对比手法,力求分析《马关纪事》与《马关条约》的对照关系,探讨黄遵宪眼中的日本甲午战争责任问题。希望以史为鉴,防止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6.
张晖 《唐都学刊》2002,18(4):40-43
在遭到八国联军致命打击后 ,清王朝为挽救其统治危机 ,被迫下诏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与戊戌变法时期相比已有所突破 ,但由于国库空虚 ,财力困绌 ,实施新政所需费用捉襟见肘 ,清廷在增加赋税未能奏效的情况下 ,采用了滥发货币的政策 ,结果引发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导致清王朝阶级矛盾更为尖锐 ,社会危机更加恶化 ,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7.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经过八个月的海陆作战,自诩为“天朝帝国”的清王朝,被自己所蔑视的“蕞尔小邦”日本所败打。战争的结局,不仅对交战双方而且对远东的国际形势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一方面,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战后,在政活腐败、经济重压中迅速没落下去,进一步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中沉沦;另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在《马关条约》之后,步日本后尘,蜂涌而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机面前,先进的中国人发出了救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视域下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钓鱼岛虽只是弹丸小岛,却是两岸四地、海内外华人以致中、日政府纠缠难解的一个心结。史实证明,中国至迟于15世纪初,便取得了钓鱼岛的原始主权权利。19世纪末,清政府甲午战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实现了其侵吞中国钓鱼岛的目的。二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三个条约完全恢复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权利。日本对《旧金山合约》第三条包括钓鱼岛在内的谬解,与现代国际法理相背离,根据《冲绳归还协定》归还给日本的领土自然不包括中国的钓鱼岛。因此,中、日在钓鱼岛已不存在主权争议,钓鱼岛属于中国固有之领土。  相似文献   

9.
清末改良运动与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图书馆事业溯源渊远。两千多年前的周朝王室文库,可以说已具有国家图书馆的规模。然而带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图书馆的诞生,却是近百年来的事。它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的兴起,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与清末改良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 一八九四年,中国在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封建官僚搞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1899年中韩签订了《中韩通商条约》,结束了甲午战争以来的非正式关系,进入了以近代条约为基础的对等关系.其条约的第二条规定双方互派领事,由此1902年大韩帝国在“皇都”设立驻清公使馆,意味着两国对等关系的开始.而大韩帝国在财政困难以及日俄的压力下,驻清公使馆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最终到1905年11月,韩日签订《第二次韩日协约》不久,驻清公使馆被全部撤收.这也表现出帝国之间弱国的困惑,原本欲以与清朝对等关系提高本国自尊,却得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对《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二条“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这一模糊性规定是别有用心的,其目的是借以掩盖其按既定之认识和策略去占领钓鱼岛列岛,避免清政府发觉和干扰,保证马关谈判从速进行.但日本为实现其野心,对此条款又是以清政府的理解为据,并以其他措施来保证,这是日本缔约时的合意情形.而后来对该条款的解释,无论是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抑或是现代世界的解释规则,都可解释出该条款包含我国钓鱼岛列岛在内.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废除《马关条约》以及盟国达成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我国政府收复钓鱼岛列岛准备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对日本具有拘束力.而对于《旧金山和约》,日本政府同样也负有遵守、执行之义务,钓鱼岛列岛是其必须放弃之岛屿,也应无条件交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12.
张振勋与商部的关系既体现了晚清商人势力的崛起,也体现了清政府对其经济职能的重视,是晚清政府与实业界之间互动的典型个案:正是由于他的捐款以及在铁路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贡献,张振勋被安排到即将成立的商部“差遣委用”,被清廷寄予招商的重任.他的《商务条陈》促成了商部的提早成立,也深刻地影响了商部的经济政策:他还深受商部的重用,被推荐为“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督办闽广农工路矿事宜”,成为晚清新政期间一位重要而特殊的商务官员.  相似文献   

13.
<正>1894年7月25曰,中日在黄海打响了丰岛海战,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8月1日,全国对日宣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前备战不足,协同作战不力,仅以北洋水师应战日本举国:至威海卫一战,清同败局已定,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乘势沿岸线南下,所过之处清军无力抵抗,只好以一纸《马关条约》求和,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不仅付出了北洋水师将士生命的代价,国运中衰,海权、航权尽失;更助长日本对华扩张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甲午之于中闻,失败之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4.
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说明由于特殊的政治格局,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由于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上海租界在晚清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据点,又是中外资产阶级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基地;租界当局有与清政府勾结镇压革命的一面,也有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或减轻封建清廷对资产阶级新党迫害的一面。资产阶级新党利用了租界的特殊条件,把这里变成他们在国内进行民主爱国运动的主要集结地、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对于晚清革命的发展,上海租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晚清京师的粮食供应──晚清北京社会问题剖析之一赵蕙蓉晚清1840年到1911年的七十年间是极其特殊而又重要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冲突而又变动的时代。清王朝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之后,至嘉庆时,整个帝国境内已呈现“四海变秋色”①的衰世现象,道光...  相似文献   

16.
终清之世,吉林、黑龙江旗籍官兵是清廷侍卫挑补的重要来源。清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吉黑旗籍官兵已通过一些渠道送京备选侍卫。然而,清廷正式辟设吉黑地区三音哈哈送京备选侍卫制度是在道光十五年。晚清吉黑旗籍官兵整体上对三音哈哈送京以及在京充任侍卫兴趣不强,主要原因有四:赴京当差路上川资数额巨大,在京当差饮食起居成本更是高于在原籍生活,这是经济因素;吉黑旗籍官兵因上无法赡养父母、下无法与妻子团聚的家庭困难,经年饱受亲人离散之苦,这是家庭因素;个人仕途升转与家庭利益得失的综合考虑是吉黑旗籍侍卫等热衷回籍当差的又一主要原因;晚清吉黑旗人群体谋生渠道多元化也是侍卫等选择返回原籍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清之际,清廷先前在吉黑地区建构起来的“首重军事”统治体系日趋解体则是出现上述现象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是从清朝政府垮台开始的。武昌起义后,清王朝的覆灭已成定局。帝国主义和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权益,一致选中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作为他们新的代理人。1911年11月15日,也就是在武昌起义一个月之后,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打给英国驻北京公使朱尔典的电报里就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并表示将给予袁世凯“一切外交援助”。12月7日,也就是行将垮台的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的当天,德国驻北京公使哈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同时又是台湾回归祖国怀抱50周年。面临这几个纪念日,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悲与欢,喜与怒,一时都涌上心头。这3个纪念日都与中...  相似文献   

19.
王德威先生主张从中国文学内部来探寻现代性,提出晚清被压抑的现代性的著名识断,这无论是从把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叙述历史,还是“现代性”的古典定义而言,都有其学理上的渊源。但王先生将探寻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努力止于晚清而不前,视《红楼梦》已具有的现代性的因子于不顾,使这种被压抑的现代性一再被压抑,却是值得商榷的。《红楼梦》无论是“颓废”的叙事内容,还是革新的叙事技巧,都已开晚清小说的先声。从此意义而言,没有《红楼梦》,何来晚清?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达斡尔、乌底改是我国的兄弟民族,国史里记载了他们悠久的光荣经历,他们的文化,久已成为祖国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于居处边境,十七世纪,首先遭到外来的侵略。他们经过英勇顽强的抵抗,有的内向转移,也有一直坚持在原地的。 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清廷让出了额尔古纳河以西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土地,换取沙俄不再勾诱噶尔丹,不在我西北挑拨分裂。乌第河流域,沙俄竟贿赂译员进行胁迫,终于留为悬案。现在苏修官员们却说“根据尼布楚条约从俄国夺去的土地”,“俄国人到来以前黑龙江是荒无人烟的”,歪曲捏造,颠倒黑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