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回顾学术史的基础上,以我国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为智慧基因库,以中国哲学本根论为理论基石,提出一种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理论:多民族本根论。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多民族本根论的认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象征资源。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具有包容性、神圣性、审美性。包容性确保多民族本根论能以一通多,铸牢“本自同根生”“一是本根、多是分枝”的一体化意识;神圣性确保多民族将多民族本根意识奉为精神信仰;审美性则确保多民族本根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情感充沛。创世神话、创世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审美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研究史诗之时,往往把《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诸篇列入史诗研究的范围。但是它们为什么没有形成真正的史诗呢?主要原因有三:西周"分土分侯"的宗法制度阻碍了长篇史诗的酝酿和产生;古代西周之地多是部落、部族相互侵扰争霸争雄之地,尚未形成一个共识和统一的文化意识;古代周族人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神话,因此,不可能创造出英雄史诗和长篇创世史诗。  相似文献   

3.
史诗作为神话、传说、历史和诗的综合体,代表着英雄时代审美的最高成就。在史诗中,古老的神话体系,依然在史诗叙事中闪耀光芒。尽管神话依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史诗中神话叙事的改变却在所难免。可以明显地看到,神话叙事在融入史诗的过程中已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回鹘史诗《乌古斯可汗》中,可以辨析到西域狼祖神话叙事在史诗时代发生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传奇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奇幻文学的代表作.长期以来,托尔金对包括盎格鲁·萨克逊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古冰岛诗歌<埃达>和古芬兰神话史诗<卡勒瓦拉>等在内的欧洲古代神话传奇和史诗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深入研究.这些古代作品对托尔金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现代幻想文学作品的灵感.本文通过托尔金的讲座<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探讨古神话史诗对托尔金的神话意识和神话想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亚鲁王》作为苗族复合型的大型史诗,保留了大量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神话情节和母题。该史诗流传的悠久历史体现出麻山苗族地区丰厚的神话传承土壤,史诗叙事中关于万物起源、造日月等典型神话母题具有值得关注的神话内涵与文化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蒙古史诗的诗句、母题、人物名称、神话因素如何在程式化创编和传播机制中形成为史诗多重意义结构的不同层面,认为诗句、母题、人名、神话都有自身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由它们的种种关系、不同组合和意义交叉所形成的史诗文本的意义是多层而多变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对《格萨尔》史诗典型性文本中所沉潜的文学原型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原型具有原始性、英雄崇拜、部族意识等独特内涵。这一独特内涵的深刻开掘凸显了史诗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诗经》的雅、颂篇中农事诗的剖析 ,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话和发育不完全的史诗折射出原始初民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拜土意识 ,这些诗歌是农事诗 ,也是宗教祭祀诗。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杨志明人们通常认为,在原始意识中是“物我不分”,主体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们也多持宗教是哲学母体,哲学萌芽、起源于宗教的观点.并且,主要是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相应意识来研究哲学及宗教的萌芽、起源问题,而忽视人类自身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的创世史诗群落,是世界罕见的文化奇观.创世史诗产生的基础之一是创世神话,然而,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或民族那里,为什么并未在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形成创世史诗呢?除创世神话之外,创世史诗的形成还有其必备的基础条件及其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2.
《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针对这一神话史诗,从文学和美学角度就史诗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展开一定的剖析与鉴赏,试图探究到阿昌民族神话史诗的艺术精髓和人文素养,领略这一民族奇葩的无穷魅力,进而更好地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创世史诗中的自主意识张福三史诗,作为"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仅显示了在内容上的惊人的丰富性、包容性,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往往把它作为人们区分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不但有所谓的神话时代,也有所谓的史诗时代。...  相似文献   

14.
神话、创世史诗是原始先民各种社会意识包括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宗教在内的统一体,所以,研究原始审美活动,离不开神话和创世史诗。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国民间文学界出现了“神话热”、“史诗热”,全国的、地区的有关学术讨论会先后召开多次,发表了不少研究文章,出版了不少学术专著。这对于建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神话学和史诗学,无疑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这形势下,神话和史诗研究怎样才能前进一步,深入一步,这就成了民间文学界所普通关心的问题,这也是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在贵阳花溪召开的“贵州神话和史诗学术讨论会”所讨论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贝奥武甫》是一部由基督教僧侣在保留原本的古日耳曼英雄事迹的基础上加入宗教因素的史诗,不仅展现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神话意识、宗教意识、世界观以及伦理道德,也深刻地表明了贝奥武甫是一名基督教传统下的古日耳曼英雄。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立体思维,对壮族摩经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人性美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人性的内涵和结构,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对如何活态保护这部古代神话史诗,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神话、史诗、悲剧为最优秀成果的古希腊文学,寄寓了原始先民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憧憬和希望,也承载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躁动和忧患。在这段辉煌的文学史册中,始终闪耀着一群特殊的符号——古希腊文学女性。她们曾经在神话里欢歌,在史诗中沉默,在悲剧内抗争,经历了由"女神—女奴—女人"的社会地位的演变。而这种地位的苦难演变,生动地宣告了女人历史的生成,也论证了古希腊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存在、失落与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把荷马史诗反映的英雄时代归属为“伦理的社会”,朱克尔确认“《伊里亚特》是一篇具有伦理力量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探索《伊里亚特》的道德意识的前提与出发点。 史诗《伊里亚特》描写的是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古代希腊人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依照史诗提供的艺术形式、情节、形象及其表述的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不是智力低下的原始狩猎者,而是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上的有健全意识的新人。尽管史诗揉进了许多神话和英雄故事,使它通篇洋溢着原始人类的粗犷情调,然而史诗在陈述希腊人与特洛亚人之间的长达十年的战争历程时,又显示出已经在初期文明人类中滋生的道德意识。这正是史诗现实主义色彩最为浓厚,思想意义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从彝族神话英雄史诗《支格阿龙》中所蕴含的原始自然宗教信仰及其相关宗教仪式与现今彝族宗教的对照解读中可以发现彝族古今宗教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关系,由此可见神话史诗《支格阿龙》是彝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源泉。而且,由于英雄支格阿龙已经成了彝族宗教的主神,神话史诗《支格阿龙》已经成为彝族传统宗教的组成部分,因而《支格阿龙》的世代传颂对彝族传统宗教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