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大地人口容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地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有多大,不仅是指有多大空间,可供多少人容身,而更是指有多少资源,可以养活多少人。近一、二十年来,许多世界组织和国家日益热衷于研究这一问题,反映着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日趋紧张。然而,众说纷纭,它仍是人口学中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 一、一般动物的环境容量与大地人口容量 1.一般动物环境容量的涵义 如果一般地给环境容量一个定义,它是在给定生态系统下,某一动物种群得以生存的规模,也就是该生态系统支持这一种群的潜力。这是指境内资源对动物种群的制约,仅仅是资源这一制约因素的结果,而并非所有制约因素合力的结果。实际上环境容量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人具有消费者与生产者双重身份,是社会之本、国家之本;但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这种物质财富依靠人的劳动;而人的劳动又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组织条件和制度条件。长期以来,中国围于人口过剩的被动局面,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制度,进而“控制人口”成为了基本国策。“控制人口”的决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考虑控制人口而忽略其现实的生产功用,显然也是消极的、不无马尔萨斯学说影响的。日本在狭小的国土上容纳了1.2亿人口、6600万劳动力,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贸…  相似文献   

3.
《河北学刊》1985年第5期,刊登了王声多的 《恩格斯对“优化人种”问题的探索过程》一文。 文章说,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批判 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指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口本质是社会性,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变 革社会制度。恩格斯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社会性 上,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对人的本性的另一面即  相似文献   

4.
中国弱势群体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1):22-22,35
中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 (1)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我国城乡人口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1.城乡划分的主要标志。要科学地划分城乡人口,首先要科学地划分城乡的地域,即什么是城镇,什么是乡村。城市应具有人口集中,财富集中,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集中的特征,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则具有分散的特征,特别是人口分散。这种集中性和分散性,可以用许多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 环境是人口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口生存的空间,它包括人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与人口,密不可分,人口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人口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对环境也在发生反作用;被人口作用了的环境,又会影响人口。可见,人口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对于人口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社会环境与人口的相互作用人口的社会环境,即人口生存的特定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文化状况和社会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状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对  相似文献   

7.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注意,许多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正在进行研究。本文试图阐明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 我认为,在人口理论上有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人口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正> 社会生产本身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从社会生产本身来说,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就不会存在社会生产。所谓生产是指人的社会生产,离开了人的主体,生产也就不存在了。人与动物不同,人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界,而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为特点的。人与动物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口是城市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人的总和,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一般说来,城市人口有如下三个特质:一、高集聚性,即人口在城市的密集状态和向城市地域集中的趋势,由此而产生的是城市人口的规  相似文献   

10.
<正> 婚姻、家庭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又是以婚姻为起点。婚姻与家庭对人口过程特别是人口再生产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与影响效果,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列出以下几个方面,(见下图):  相似文献   

11.
人与耕地、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自从人类开发了土地资源,才有了人类社会。当今社会对人口的增长和粮食的增长给予同样重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力求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来促进人口在数量和素质上协调发展。在生活中人们全部所需能量中,88%的靠土地生产品提供,10%是靠草原和牧地供给,仅有2%的来自海洋。可见土地与粮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常重要。解放以来,天水市由于对人口的增长控制不严,耕地减少严重,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已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人口与粮食的发展失调。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着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实现,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且影响着四化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代社会科学学者研究的中心.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一方面,人不同于动物.人类能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并为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动物生物界的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的本质有其不对应性.所以说人口规律不单纯是一种自然规律更是一种社会规律.人有能动性,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一、人口职业结构的历史发展人口职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各种职业中分布的状况和比例关系。人口职业结构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的经济活动日渐分离,相对独立,构成某种职业,人口的职业结构才逐步产生,并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分工的更加深入而得到不断发展,日臻完善。众所周知,脱离了动物界的人类,最初只有按性别的天然分工,并且只要生存需要,一个人可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发展到把某种经济活动主要固定在某些人身上的程度。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学会了驯养与繁殖牲畜、种植谷物、根块,果  相似文献   

14.
李竞能在《人口情报与研究》1988年第1期著文指出,当前人口研究最受到重视的有以下七个方面:1.生育率问题。影响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人口本身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生育转变,国家和地区间的生育水平差异,生育政策,生育控制,计划生育管理。成本收益分析等。2.对死亡率的研究。如何依据不完备的人  相似文献   

15.
“关爱女孩行动”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妇女发展的社会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相似文献   

17.
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洪 《人口研究》2005,29(3):54-57
最近,“人口安全”概念的提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论题2。人口发展、人口问题、人口安全和人口管理是几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为了理解和界定人口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首先有必要搞清人口安全与人口发展、人口问题和人口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这些概念所试图反映的实际意义。1人口发展何谓“人口发展”?刘铮先生认为,“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3”这是很准确、很恰当…  相似文献   

18.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消费者的人口的增长,即总人口的增长;第二,作为生产者的人口的增长,即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第三,作为现实生产者的人口的增长,即就业人口的增长。 一、作为消费者的人口的增长——总人口的增长 战后日本人口增长有过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为1945~1955年。在这个时期,由于大量海外人员遣返和战后的“婴儿热”,再加上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使人口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46~1955年,人口出生率一直在20‰以上,而死亡率却从1946年的19‰下降到8‰。因此,在这十年中,自然增加人口数达1,259万人,再加上社会性增加人口502万人,共计1,76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76万人。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我们曾提出《试论人类自身生产是历史发展中决定因素之一》①,认为:两种生产同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尽管人口生产在各个历史时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人总是历史、社会、生产、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主体,是其内部结构的因素,是运动的内因和动力。一些同志不同意我们的看法,或根本否定人口生产是历史决定性因素之一,或认为它仅限于原始社会。现在我们再就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两种生  相似文献   

20.
人年数     
表示人口生存时间长度的复合单位,是人数同生存年数乘积的总和。例如一个人生存一年是1人年,两个人各生存半年也等于1人年,这三个人共生存2人年。为了计算人口的生存总年数,必须用人年数作为计算单位。人口统计中计算死亡率、出生率等指标时,都要用年平均人数,而年平均人数实际上也就是一年内人口实际生存人年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