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亓文香 《人文杂志》2012,(4):187-189
汉语典故文化源远流长,典故词语数量繁多,本文基于对《汉语大词典》中所有典故词语的统计和整理,从典故词语本体研究出发,从结构形式、形成方法、蕴含意义和典源文献等不同的视角对典故词语体现的中国文化内涵进行了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语言学中的典故词语的多寡,往往可以作为测量该民族该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尺,并标志着其历史文化宝藏的丰富与否。汉语典故词语所具有的凝缩性、经典性、融合性、国俗性等性质,将典故词语与其他词语有效地区别开来,而典故词语的概括式、缩合式、截取式、复合式、藏词式、飞白式、序换式等构成形式对我们认识、掌握这一语言瑰宝,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成语典故,无非包括有来历、有出处的语句,而不外乎语典和事典两类。但是,一则古代典籍卷帙浩繁,寻求出典有如披沙拣金;二则成语典故源远流长,使用过程中每生变易,疑似之迹难察;三则古代文人学士每以“用事不使人觉”(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为用典使事的极则,常常隐而不显;四则陵夷谷换,时代沧桑,以今视古未免茫然。所有这些,都给成语典故的确切笺释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4.
词级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语是基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认知范畴体现,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通过分析概念结构中的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对英汉词语翻译实质的认识过程,指出译者进行概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英汉实例概念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传统翻译方法的局限性之所在,并尝试采用整体思维和概念联想为英汉词语翻译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以便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主要从语境、词典上去理解词义还很不全面。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对课文中某些词语释义觉得不够味,需要迫根溯源,得靠训诂;弄清多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准确辨析近义词,另外,有些词语单从词素本身释义,未能尽如人意,必须了解这些词的典故,认识词语的组合来源和其它学科的姻缘关系,也要运用训诂知识;有时,同一文中出现同一个字,或本义,或引申义,或比喻义,词义迥异。如《赤壁之战》中有:①“余船以次俱进”,②“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两句,前一个  相似文献   

6.
宋人对诗歌的阐释,强调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修养为基础.他们或注重对词语典故加以考释,或注重从诗史的角度进行解读,或注重对诗歌所蕴涵之理加以阐发,从不同的角度使宋代的诗歌阐释表现出鲜明的学问化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是在重视学问的诗学观念的影响下对诗歌进行解读和阐释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词典释义为参照,分析从非语用环境到语用环境“应酬”语义的复杂变化,进而解读“应酬”这个词语。同时结合福柯的“理性构成”理论分析商界、政界、生活中的“应酬语”,进而可以对人们的认知体系进行微调,达到“应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考证了四则唐诗典故异文,着重分析了该类异文背后的文化认知价值:第一,文化在层层累积的同时,还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地减负现象,非典故异文替换典故异文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第二,文化创新采取的手法通常是温和渐进式的,非典故异文就是用仿拟手法创造出来的,是典型的"托古改制";第三,从效果来看,并非所有的文化创新都令人满意,有一些非典故异文或者不合汉语语法规则,或者缺少了历史感、文化感。  相似文献   

9.
汉语“花”及“花”词族的隐喻与转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婷 《兰州学刊》2007,(9):205-206
从词语认知类型来看,"花"属于基本等级范畴词.从认知角度对"花"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多义系统各节点上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们的基本认知--主要是隐喻和转喻的方式和结果.在"花"的隐喻、转喻中探索"花"词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回译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富含的中华文化元素既要遵循忠实原则,又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补偿、归化和音译这四种。它们适用于原作中的中国典故、中国称谓和年节名称、中国宗族文化词语、中国礼仪文化词语、中国民俗文化和中国习语。考察中译本《女勇士》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