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自2003年8月31日开始,上海市人事局启动实施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集聚万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2003年8月3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本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新闻发布会以来,截止今年6月20日,上海市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办公室累计动态发布岗位数3301个,网页点击率达72174人次,收到电邮5685件,已成功集聚27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从去年9~12月和今年一二季度三个阶段的集聚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使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上海市2003年以来成功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已经有8万多名留学人才来沪工作和创业,近8万名外国专家在沪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人。在沪"两院院士"161人,已有42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13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3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4500余家。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约8.5万余人。上海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云才 《人才开发》2006,(9):38-38
依托政府各相关部门向海外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提供各式系列化配套服务,精心打造海外人才“一门式”服务平台,上海国际“引才港”服务平台雏形初现。至2005年底,全市共引进留学人员10200多名,其中通过平台完成6500多名。提前完成上海市“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各项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4,(5):62-63
上海"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势头良好上海市启动"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到目前为止,共推出1612个岗位,收到简历910份,有1600余名海外留学人才来沪工作。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人才来上海工作与创业,上海市人事局通过调研,寻找阻碍"集聚工程"的"瓶颈",制作了聘用合同样本、操作流程说明、政策问答手册等,努力做到为来沪留学人才提供"一条龙"服务;加强与求职留学人才沟通,了解留学人才来沪工作或服务的意愿;主动上门,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搭建信息平台,建立海外留学人才信息库;创新服务手段,实行"一对一"跟踪推荐制度。(费予清)天津出台…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正在海外人才群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截至6月30日,该市又成功集聚4743名海外人才,离今年5000名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去年12月,上海市在提前9个月完成首轮集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再集聚1万名海外高层次、上海紧缺急需的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第二轮集聚工程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普遍具有年纪轻、层次高、专业优势明显等特点。他们中85%以上的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近九成拥有硕士以上学位;他们的…  相似文献   

7.
无锡将实施“530”计划,即在今后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日前从无锡市人事局传出消息,共有3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通过网络报名。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报名者带来的创业项目,将在9月20日前接受初审和专家评审小组评审。为让更多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加盟无锡的建设,无锡市政府不久前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该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无锡市“530”计划的第一年,有关部门将按照《关于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对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进行严格的选拔。这次报名参与无锡“530…  相似文献   

8.
《国际人才交流》2007,(2):62-62
2007年1月10日晚,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在上海大剧院联合举行“上海市慰问留学人员和在沪外国专家迎新文艺晚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部分在沪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代表,上海市协调海外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等共160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到会致辞,他向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介绍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感谢他们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热烈欢迎和期待有更多的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加入到上海的建设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9.
相关报道     
“海归”: 申城创新的新领军近日,来沪创业的留美博士梁晓鹏和他的创业团队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首批资助名单。梁晓鹏曾在硅谷工作,三年前怀揣专利项目创办了奥雷通光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如今,企业不仅集聚了一批国际化优秀人才,还拥有了世界一流设计、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和生产设备,自主研发250余个高新产品,取得四项中国专利,其开发的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在“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方针的指引下,大批的海外留学生也纷纷归国寻找发展机会,回国创业、回国服务的留学人员数以万计,所从事的工作也遍布各个行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中国出现了第四次留学海归潮。南京才市上的“海归”派目前南京人才市场上“海归”人才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那些在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还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经历的海外留学人才。这部分留学人员人数相对较少,但往往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和…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8,(3):42-42
2008年,江苏省将全面实施“万名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组团赴美洲招聘高层次人才,举办“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对留学回国人民服务的意见,落实留学回国人员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成立全省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南京市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发展。日前,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宁科研、创业和发展的意见》,将从创业、生活、待遇等多方面对来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据南京市人事局有关人士介绍,过去该市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着重于引进工作,“十一五”期间政府将更加重视对人才创业发展的扶持方面,为此南京市每年都将拿出5个“200万”及多项优惠政策促进留学人员创业创新。第一个“200万”是每年安排200万元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以无偿拨款的方式拨付…  相似文献   

13.
对众多海外人才来说,上海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们。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四个"海归"中,就有一人在上海。截至2008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人才已经达到8万余人,约占全国的1/4。一大批留学人员在跨国公司和著名国际机构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留学人员在沪创办的企业达40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05,(7):43-43
据悉,截止2004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达到了5.4万人,占全国的1/3;“九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25万人次,常驻上海工作、学习、商贸的境外人士达7万人左右。这些海外人才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引领上海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大海外人才集聚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香港专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提升境外培训质量,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联络处主任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会议并发…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08,(7):55-55
为加快山东服务业发展,山东已经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海外服务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海外留学人才,一方面,山东积极支持服务业人才申报参加山东省政府自筹经费资助的出国留学项目,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努力为服务业企业和海外留学人员牵线搭桥提供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近日制定出台了全球引才“521”计划。根据达一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杭州将面向全球引进20个海外创业新团队,100名带着重大项目、拥有关键技术、能够带动新兴学科建设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5年内全市将引进1500名以上海外留学人员,500个左右留学人员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17.
据悉:中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进一步落实包括已加入外籍留学人员在多方面享受国民待遇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人才回归计划的重点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加强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为此,将进一步落实已加入外籍留学人员在申报科研基金、享受社会保险、子女回国就学、购买住房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搞好创业园区的共建和管理工作,支持帮助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加强留学人员工作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才库,畅通留学人才回国信息渠道;完善留学人…  相似文献   

18.
才市风向     
《人才开发》2009,(1):58-59
浙江临安: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乡创业 临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海外留学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方式回临安创业创新,回乡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可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并享受一定额度的购房补助和税收优惠政策,其配偶落户、就业和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也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05,(12):41-41
1994年南京在全国最早建立了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这一园区的设立成为南京引进留学人员创业人才的有效载体,南京开始成为海外留学人才关注的城市。经过11年的发展,“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已经从一区一园发展到“一区九园”共建、资源共享的模式。2004年,又争取到教育部和人事部与南京市政府共建“中国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创业园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资源、信息资源和渠道资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南京的留学生创业园区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创业空间得到拓展,融进了农业园和高校科技园,从最初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拓展为包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2日在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尹蔚民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回国政策,包括配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尽快研究制定完善我国“绿卡”待遇、降低“绿卡”门槛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