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上 ,川南曾是彝族的重要活动之地 ,且相对凉山而言 ,社会比较发达。所以在川南留下了一系列的彝族的遣迹 ,带“罗”音的地名就是其遗迹之一。在凉山地区 ,历史上曾居住过土著濮人 ,后融合成为彝族 ,所以在凉山的地名中至今仍有带“濮”音的地名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的“家支问题”,是当前凉山彝区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实践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我在1986——1987年先后写了两篇有关凉山彝族“家支问题”的文章,主张用“宗族”来概括“家支”,并对宗族的特性、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谈了一些刍见。但对宗族的现代命运问题,则语焉不详。而这个问题,是实践向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族存在的必然性,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中宗族存在的实践根据,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允许宗族的存在,等等。对这些事关宗族现代命运的问题,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前提及现实社会主义与宗族的关系,不仅能为当地党和政府抓好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并且有助于发展社会科学本身。为此,笔者拟以谫陋所知,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和同道切磋。以下分三个问题来谈。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特别是四川的学者,正在对“家支”问题展开研究,但对它的性质、作用以及我们应有的政策等,都还存在着分歧意见。这是当前对凉山彝区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之一。对它进行理论研究,为当地党和政府抓好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依据,是社会科学应当力求发挥的先导作用和反馈作用。为此,本文就凉山彝族宗族“家支”制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略抒己见,向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凉山四位彝族画家的简要评述 ,引申出对凉山绘画目前现状的思考以及对凉山绘画未来的展望 ,着重探讨凉山绘画应回归凉山本土文化 ,创“彝族绘画”之路的学术命题 ,阐释了“彝族画”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之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邓广铭、吴天墀等若干治宋史之名家几乎  相似文献   

6.
"四十八甲"是20世纪前期凉山彝区部分地方的基层政权,是北山设治局等的底层建构。清末民初,社会动乱、治安混乱、交通梗阻,需要建设基层政权,施以管理,恢复秩序。在川康省府的支持下,邓秀廷、孙子文利用私人武装创建并扩大"四十八甲",转为底层政权组织,维护了西昌、越西、冕宁等地的稳定与安全。"四十八甲"用地缘替代血缘、租佃改变奴役,甲内彝汉民众各阶层平等,折射时代趋势。剖析"四十八甲",反映彝区部分设治局或政治指导区的底层组织及管理状况,揭示近代部分民族聚居区建权的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久英 《北京纪事》2013,(5):110-112
小杨家胡同和大杨家胡同在清朝末年时统称为“羊圈”,分为两条胡同以后,依规模分别命名,南边规模较小的被称为“小羊圈胡同”。1949年后,因为“羊圈”的名称言之不雅,这才改名为“小杨家胡同”“大杨家胡同”。  相似文献   

8.
宋代初年 ,西体盛行。其文夸奇斗艳 ,渐失本真。仁宗患时文之弊 ,下诏讽勉学者以近古。先是柳开、王禹、姚铉、穆修等古文家提出“尊韩”,及欧阳修知贡院 ,倡导古文运动 ,扬言“韩氏之文之道 ,万世所共尊 ,天下所共传而有也。”由是为文之士 ,率多“尊韩”矣。常见之文学史书、专著、论文 ,多有提及宋代古文运动中之“尊韩”,但皆语焉不详。文章先述宋代古文家“尊韩”之言论 ,次析其成因 ,继论其影响 ,聊作宋代古文运动之钩沉如何  相似文献   

9.
凉山彝族自古就有尚武之风。本文论述了彝族尚武之风在彝族经典文献、家支械斗、习惯法、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表现。并从自然、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凉山彝族尚武之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语中骈俪词十分丰富,并且是彝语词汇中十分活跃的部分。它在彝语古典作品、诗歌、格言、成语、谚语和现代口语中出现的频律都很高。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许多独特的风格。彝语骈俪词是彝语研究、教学工作者和学习彝语的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骈俪词在许多语言中存在,但所指的含义和名称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称为“联绵词”,有的称为“四音词”或“四字格”等等。这部分词在凉山彝语中不仅有对偶、整齐的特点,而且字数也不局限于四个字。根据它们的特点,我们不用以上三种名称,称之为骈俪词。  相似文献   

11.
“大良”是壮族的一个支系。明·邝露《赤雅》卷上曾说:“獠之有侗,犹僮之有大良也。”至于何以称为“大良”,一种意见认为:“大良”即“大狼”,“良”、“狼”同声,译写字形之异而已。但笔者以为:“大良”并非“大狼”。其理由是: 首先,“大良”与“大狼”两种名称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良”乃是汉族封建官僚和文人,对所谓“归化”封建统治,耕田、编户、输税、性驯的部分壮族人口的称呼,其全称实应为“大良僮”。明·邝露《赤  相似文献   

12.
章回体《石头记》之作者“曹雪芹”当是高士奇之曾孙、高衡之庶子,其所写之薛家即高士奇家,薛蟠即高衡,薛蝌即高岱,贾雨村即佟赋伟,贾家是康熙母舅之家佟家,贾宝玉是佟盛年之曾孙、夸岱第二子;林如海即曹寅,所写之事就《石头记》前八十回而言,从“林黛玉”进入佟家算起,时间上是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康熙末年间。因此,章回体《石头记》是典型的他叙传,而非胡适等人所说的自叙传。  相似文献   

13.
论凉山彝族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家支外部文化过去已有不少论著涉及,而家支内部文化则很少论及,就凉山彝族血缘关系家支和部落联盟关系 家支以及姓氏与家支关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社会,权力之影响无所不在、无所不至.它不仅适用于生者,而且延及于死者.对死者的墓志铭来说,不论是墓志的名称,抑或是墓志的正文与署名,均能发现“权力”之影响,体现出“权力文化”的渗透.在《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中,有不少墓志,仅分析其墓志“名称”就能透视权力的拥有、获取、性质等内容.在墓志“名称”中融入“权力文化”内容,体现了死者后人“光宗耀祖”的孝道观念,反映了时人的“门第阀阅”意识,更是中国社会中家国认同的权力张扬.  相似文献   

15.
凉山历来为毒品输入内地之“四川通道”的第二关卡 ,历史上即是一个种鸦片、贩鸦片、吸鸦片的重要地区。 80年代末 ,毒品问题在凉山死灰复燃。目前 ,其涉毒特征和趋势表现为 :涉毒区域由农村向乡镇、城市蔓延 ;涉毒主体已由农民转向干部、由无业者转向有业者、由男性转向女性 ;涉毒方式及手段由隐蔽转向公开 ;涉毒人员由以贩养吸转入只贩不吸 ;女性贩毒特点十分突出 ;涉毒人员低龄化、低素质化现象严重 ;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呈上升之势。建议继续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区家支的作用 ;制定帮助彝族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特殊政策 ,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在毒品重灾区兴建一些劳教农场  相似文献   

16.
“歇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了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相参证的方法,论述了“歇家”的基本概念、人员构成及“歇家”含义之延伸。认为“歇家”为客店之别称,其人员主要由牙保、棍徒、矜监、巨室豪富(勋戚甲第)、衙门胥吏所构成,“歇家”除了客店这一基本含义外,后来还特指住所和一些衙门某些特殊的职役称呼。同时,“歇家”虽是客店之别称,但它又在客店的基础兼营各种业务,其中商业贸易的特性尤为突出,因此,它与纯粹提供住宿服务的客店又有实质性的差别。“歇家”还利用其商业势力和特殊身份强力介入了赋役和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第二版(1979年第四季度出版)对第一版作了些修改、增删,如将00类的名称“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第一版规定,凡各国共产党卓越活动家著作全集及综合性论文集入07”,改为“将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分到各国共产党中去”。再简化类目的名称,例如将“33.7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解放运动”改为“民族学、民族解放运动”。这种修改无疑是对的。但有的类目用不着修改,如“36.8兵器”,可将“武器”写在“兵器”后或前。《科图法》经过修改后仍然存在一些或更多的问题须待商榷。  相似文献   

18.
解读穿越时空的艺术——凉山彝族服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民间艺术中最精彩、最耀眼的组成部分,它的完美均达到了“色彩组合之美、造型风格之美、材质图案之美、工艺制作之美、缺陷掩饰之美”。它的形成是彝族人民经历了千百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有“辩者”之称,无“名学”之名。传统知识分类体系有“名家”之位,无“名学家”之说。“名家”如何在近代学科分类中演变为“名学”和“名学家”?随着晚清分科体系的建立和大量新名词、新概念的涌入,一系列学科新名词,如化学、计学、名学等被创制生成。词缀“学”在指称学术思想之外成为了具有近代学科意义的学科名称的后缀。在此背景下,“名学”成为了一门学科(discipline)。从“名家”到“名学家”并非自然直接的过渡,除了需要“名学”转接外,还需要“家”这一新词缀。此外,“名学家”一词的创制还与近代汉语在构词上通过附加类词缀构造新词以及汉语的词汇化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第一部,下同)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初,我军和平解放四川凉山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凉山分工委书记丁政委,奉命领导解放凉山。西南解放时,有一小股胡宗南残部逃窜到凉山。他们装作逃难人,裹胁部分群众,挑动黑彝上层磨石家与沙马家打冤家,并且纠集了伪江防大队封锁了金沙江,与我军形成了对峙局面。当时,我军有足够的力量消灭残匪,解放凉山,丁政委考虑到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决定先宣传党的政策,以便广泛地团结凉山人民群众,孤立民族反动派,和平解放凉山。丁政委的这一正确意见,遭到凉山分工委委员董迈等人的反对,认为这样做是“右倾”。小说就是围绕上述两种思想斗争,最后以丁政委的正确思想取得了胜利这一故事情节的描述,完成了对丁政委艺术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