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目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滥用会计政策的动机与形式多样,企业必须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做到合理选择会计政策,达到提高会计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殷雨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23-25
从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变更方面入手,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的缺陷,表现为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信息反映不实,股票价格无法有效反映市场信息;上市公司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有待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过大,变更的时机性很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公允表达等。认为公司法人法理结构不合理、公司违规成本较低、社会监督职能缺位、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是企业滥用会计变更政策的主要原因,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健全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违规披露财务信息的惩罚力度、限制追溯调整法的使用、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等措施,是降低滥用会计政策变更所带来的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信息披露的敏感性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来研究控制权变更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从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行为的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变更行为的信息披露对市场敏感性反应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市场敏感性反应可能方向的概率。最后,根据控制权变更信息披露的市场敏感性反应相关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是企业会计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盈余管理、契约动因、经济后果、审计鉴证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对变更动机、市场效应、审计监督、盈余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二者在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自身情况,规范与实证研究并用,同时注重应用多学科理论,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出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会计核算时经常遇到的三个概念。三者之间既有变更、更正的理由、选择和确定的范围、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报表披露等本质的不同,也有政策和估计选择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步骤等大致相同之处,如何正确运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会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相关的学科提出了挑战。就会计界而言,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挑战,对传统会计程序、会计方法进行了大胆创新,对过去的会计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扩展。本文主要从会计假设、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方面来探讨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深刻影响,进而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大体进程,并就我们的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作为现代会计的发源地,不仅对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而且其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也别具一格,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首先从历 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对意大利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进行评析,侧重探讨意大利管理会 计的特色,从中发现意大利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针对意大利管理会计的 优势和不足,结合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剖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吸收人家的长处,避 免人家的短处,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财务信息的作用日趋明显 ,会计政策选择是影响会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分析 ,并阐明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目的是为了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9.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如果从直接转销法变更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 ,这一点没有什么异议。但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是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这一点是值得讨论并应予以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揭示——关于具体准则《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讨论潘爱香解国光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报告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遵循的会计处理原则及其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过去那种政府既是管理者、控制着企业的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动机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历来倍受各界关注,而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年报“高送转”也闹得沸沸扬扬。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信号传递”效应日益凸显,而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有其复杂的动机与效应,因此,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分析,有利于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监管层和上市公司本身更加理性和稳健。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国务院出台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办法以来,经过2010年和2014年的连续调整,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央企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是否受到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的影响、国资收益收取比例是否合理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代理理论对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和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受到传统的公司特征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特征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宏观政策的制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同时,对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经理人激励机制 ,债务约束软化以及企业家“官本位”等现实情况的存在 ,西方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时所依据的“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时并不适用。通过对1 993年到 2 0 0 0年期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考察 ,可以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与证监会发布的有关增发配股和摘牌等政策密切相关。因此 ,提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两大经济动机 :“壳资源”假设和“配股生命线”假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10-2015年间深市A股公司年度数据为基础,采用有序逻辑回归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不同上市板块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并将所有权性质、区域金融发展程度纳入同一框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且该影响在各上市板块之间存在差异,影响最大的是中小板非国有企业,银根越紧缩,中小板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而主板、创业板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基本不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无论在货币宽松期亦或紧缩期,不同板块的所有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同,主板、中小板的非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均显著低于同板块的国有企业,而创业板则不然;金融发展程度对不同板块、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是,在货币紧缩期,处于金融发展程度高区域的国有企业相较低区域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而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不受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盈余管理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回避的话题,亟待探索和研究。对此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对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甚至企业的会计行为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资产减值准则变迁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调增利润动机的微利企业、扭亏企业均倾向于少计提减值准备,提高减值准备的转回比例;具有调减利润动机、为以后通过减值准备转回调增利润的当年亏损企业,均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降低减值准备的转回比例。2007-2008年度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行后,上述调整利润的状况减弱或不成立,表明会计政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创业板为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创业板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为了探寻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3年以来湖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对湖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湖南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发展趋势良好,但是还存在优势不明显,总量较小,贡献不足的问题,建议通过公司内部调整与政府外部辅助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边际生产成本很低,排除费用很高,且其对抗性弱、排它性弱,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后,不仅现有的投资人受益,潜在投资者及政府也能因此受益,从而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但是,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使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没有完全得到补偿,会计信息生产者缺乏激励,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刺激会计信息生产则会出现会计信息供给不足.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成为管制方的主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博弈论在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中的优势,并运用博弈论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和管制方的成本效益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随着中国步入新经济阶段,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亟需规范。当前,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开展审计时,往往会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舞弊或欺诈行为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失败,导致社会资源遭受损失。不完全契约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核心动因,其中既有契约不完全性形成的个体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也有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责任失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决策演化过程,发现上市公司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失败中形成的策略与其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前,需要通过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制度、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大外部监管力度等措施,坚决遏制审计失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