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子非 《老年世界》2007,(20):10-12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奶奶黄亚秀,年近耄耋仍然耳聪目明。目明是指她的右眼,左眼因白内障动手术摘除了眼球。奶奶称她现在是“独眼观天,一目了然”。一日醒来忽然自语:“年纪大了而且时代也不同了,不然像旧社会男人一样去打猎,瞄起火枪来岂不方便?”众人大笑。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笑     
智慧鸟 《当代老年》2011,(12):48-48
歌星 奶奶见孙女小倩玩电脑,问她:“小倩,你说蚊子是什么歌星呀?”“蚊子就是蚊子,它是什么歌星呢?”奶奶唠叨道:“它既然不是歌星,那为什么它一开口,人们就向它拍手鼓掌啊!”  相似文献   

4.
世相     
刘瑜 《中外书摘》2010,(6):76-77
奶奶知道我学历高,但是对哥大剑桥之类一概不知。她对高学历表达敬意的方式是这样的:“世上是不是就没有你不认识的字了?”  相似文献   

5.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6.
奶奶的秋园     
奶奶7岁丧母,12岁就学会家务,操持一家人衣食。17岁出嫁,她身材不矮,人也漂亮,出嫁时虽然没坐上花轿,她也不生气。爷爷娶她时只有一片三亩大小荒废的果园和里面的一问草庵。爷爷是后娘带来的,没分得什么家业。奶奶说:“不怕,咱有力气,以后不愁挣不来。”爷爷问:“你最中意的是啥?”奶奶答:“这片园子。”  相似文献   

7.
绮丽 《老人世界》2013,(2):16-18
2012年10月21日,央视一则新闻让河南郑州一位被网友称为“烧饼奶奶”的老人走红网络。68岁的孟玉华老人15年如一日卖烧饼,用攒来的钱救治两个聋哑孙子。出名后的“烧饼奶奶”近况如何?她背后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苦难的童年,读书是她的奢望1937年,7岁的孔英和大人们一起挣扎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她每天拾柴、捡粪、打猪草,起早贪黑地干着活。这时候,孔英最羡慕的人,莫过于村头小破庙里读书上学的那些孩子。别人能读书,孔英却不能,每当她躲在枣树底下远远地看着那群孩子读书认字时,她的心里就直想哭,她对着高天飘飞的白云说:“啥时我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奶奶疼爱孔英这个小孙女,可一提到读书时,奶奶就直摇头:“你大伯、二伯的几个男娃将就着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女娃家,读书识字有啥用?”能给孔英以希望的,只有那位身材瘦高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91岁的老太太被问,为什么她能活得那么长寿,她笑着回答:“我想,上帝在考验我亲属的耐性。”,何时才算老呢?在什么样的年龄,我们会放弃呢?在100岁的时候,美国原始派多产画家摩西奶奶依旧在绘画。  相似文献   

10.
兰馨 《当代老年》2007,(1):14-15
八十高龄的汪奶奶,本名汪雅意,她在搜狐的博客叫“年方八十”。 汪奶奶退休前在电信局工作,是做“译电”的,主要负责发电报,阿拉伯数字有10个,一个字用4个数代替,不同的组合就是不同的字,所以打字对汪奶奶而言并没有多大难度。  相似文献   

11.
暖瓶人生     
刘卫 《老年世界》2014,(15):22-22
从我记事时候起,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就把那两个竹篓暖瓶视为珍宝。在大锅里烧好开水,她一瓢一瓢地舀上来,小心翼翼地灌进暖瓶里,再踮着小脚把它们放在堂屋高高的案台上。在她的年代里,暖瓶还是个稀奇物件。开水装进银色的“肚子”里。咋就能保温呢?这两个暖瓶是父亲出差从千里之外带回来的。以前家里来了客人总是由奶奶临时烧开水,现在可好,啥时都能从里面倒出滚烫的水。奶奶给父亲泡上热茶,让劳累一天的他解解乏。放学回家,晚饭还没做好,奶奶就用开水冲一碗“米泡”给我们充饥。  相似文献   

12.
赵春 《当代老年》2008,(6):12-12
最近去看望奶奶时,听说了一件新鲜事:奶奶的一位邻居原本是“有出息”的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后却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上班,对于她的这一并不寻常的举动,周围的人们却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孩子“孝心难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红雨 《伴侣(A版)》2015,(3):20-22
幼年时,奶奶曾问她:“云像什么?”她说:“云像奶奶的脸,笑嘻嘻的.”奶奶告诉她,如果自己有一天走了,会变成一朵云,在天上看着她.晴空万里,那是奶奶在笑;下雨了,那是奶奶躲起来找人唠嗑去了.只要想奶奶了,抬头便能看见. 在所有人眼里,先天性脑瘫的她是根草,可奶奶却坚信她是块宝.她在奶奶背上长大,只有小学文化的奶奶为了她开设了一个人的“移动课堂”,给她当老师.  相似文献   

14.
奶奶今年正好80岁,现在除了有点耳背之外,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钢钢地”!要说奶奶可真是咱家的“活宝”,不仅因为她在咱家属于“头面”人物,更是因为她总能给咱家里和身边的人带来阵阵欢乐。  相似文献   

15.
22名弃儿千里寻亲寻梦想●文/柳琰谁是你亲妈?那年,杨建华是个只有16岁的活泼的姑娘.可在她心灵深处却有难言的痛处。奶奶已经讲了她的身世,提醒她万一有同学说闲话,忍着点,不要介意。一个“弃儿”最容易受伤害的就是被人家骂“野孩子,狗崽子”了。一晃20年...  相似文献   

16.
开心5分钟     
《伴侣(A版)》2014,(8):63-63
造句 老师让同学们用“有……有……还有……”造句。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奶奶煮的饭很好吃,我问奶奶还有吗?奶奶说:“有,有。还有!”  相似文献   

17.
我叫刘静,今年14岁,是湖南省桃江县牛田镇中学的学生。我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现在供我养我亲我的奶奶也不是我的亲奶奶,她叫文谷香,是她老人家收养了我,直到今天。奶奶告诉我,我是1987年正月初七的下半夜,被人丢在奶奶家屋后菜地里的。那天下着大雪,我被放在一个竹织的背篓里,用烂棉衣包着。奶奶发现了我,急忙把我抱进屋,烤热我的身子。奶奶说:“造孽呀,苦命的女娃子。”有人给我取名刘苦静,奶奶嫌“苦”字不好,便叫我刘静。后来,有人告诉奶奶,我这是第七次被人丢弃了。“不能再有第八次。”奶奶对劝她把我再送人的…  相似文献   

18.
[小人大幽默]重庆电力学校电测93-1班的冉秀媛这回给大家讲“小梅的故事”小梅看电视剧的时候突然悄悄哭了起来,奶奶故意和她逗趣:“小梅眼睛红红的,是不是又哭了?”“才没有哭呢,眼睛红是因为我是属兔的嘛!”小梅不好意思地争辩道。A小梅让爸爸下班回来帮她...  相似文献   

19.
奶奶的情书     
他问爷爷:“爷爷,奶奶给你写过情书吗?”爷爷微笑着抚着身上奶奶亲手做的衣服说:“这算不算情书?”他撇撇嘴:“不算,情书是有字的。”几年后,爷爷下葬时.他拿出那件衣服,却不小心扯开了线缝。一块绣帕掉了出来.上面绣了爷爷的名字。原来.奶奶是那么浪漫。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13,(7):23-25
浙江金华一对拾荒夫妻,从70年代开始收养弃婴。丈夫去世后,妻子独自支撑起了“弃儿满院”的特殊家庭,并将善举延续了下去。40多年间,她共收养35个孩子,甚至在八旬高龄时,还从垃圾箱里捡回一名早产婴儿。当看到她为孩子们精心制作的那辆木轮童车时,有人感叹:“人类所有的道德都装在这里面!”2012年7月,86岁的“拾荒奶奶”因被查出尿毒症而无钱救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老人能在爱心人士帮助下渡过此劫吗?她曾用那双干枯而瘦小的手,“捡”出了怎样的大爱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