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山的女儿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区,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山区,但她生下来就是个哑巴。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山里的动物。她的父亲是一位猎人,她家就靠着她父亲打猎来勉强维持着生活。她,渐渐长大了。8岁的时候,平生第一次跟随父亲出去打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7,(12)
这是朋友给我讲的一个故事。17岁那年秋天,父亲单位里新来了一个北方女人,长得高大、健硕,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勤快能干的女人,对父亲非常好,别人常常拿她和父亲开玩笑,父亲也有些喜欢她。  相似文献   

3.
从小,我一直不喜欢母亲,与父亲倒很亲近。我和父亲说草讲鱼、谈古论今,母亲在一旁时,总想插几句话,问些问题,我总是不耐烦地用三言两语打发了她。后来渐渐的,她也就不再问了,只是默默地听。此时,我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报复后的快感,我认为这怪不得别人,母亲完全是咎由自取,谁叫她这副怪脾气!  相似文献   

4.
何竞 《百姓生活》2008,(11):19-19
"文革"后期,和妻子谈恋爱并未感到她有多少优点,但因为她喜欢吃父亲做的南瓜汤,最终她成了我的妻子。在和妻子认识之前,我谈过一位女友,当我把想约她来家里的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兴奋得一夜没睡。第二天,他又特意托人打电话给我,询问她喜欢吃什么,我说随便就  相似文献   

5.
正说到成长经历,楼靖怡校长总是津津乐道谈起北桥的荷塘月色,东山实小的良师益友,新区教育的竞争氛围。是这三点连接出了她成长的人生轨迹。"我要当老师!"楼靖怡12岁那年,父亲带上小靖怡去上海外滩游玩,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她玩得忘乎所以,不久便与父亲走散了,正当火急火燎的当儿,一位阿姨,温柔的眼神像妈妈一样,费尽千辛万苦在火车站找到了小靖怡的父亲。父亲连声道谢。肖阿姨微笑着说自己是一位小学老师,很喜欢孩子,帮助孩子是自已的本  相似文献   

6.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当时,他父亲对她说,这是  相似文献   

7.
她,1949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家制药公司的主管,喜欢弹钢琴,母亲是一名艺术家,喜欢演唱。在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从小就显露出强烈的表现欲和良好的艺术天赋。 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表演。大学期间,她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尝试各种角色,这为她一生的演艺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神童屡屡出现,已不足为奇,但最近在俄罗斯发现的17岁女孩尤金妮亚·亚历山仁科的阅读能力,确实令人叫绝。 据这个女孩的父亲讲,在15岁之前没人发现她的特殊能力。15岁时,父亲无意之中让她看报纸上一篇长文章,两秒钟后即交了回来,还说文章很有趣。父亲以为她在开玩笑,怎么能这么快就看完呢?于是向她提问了文章中的一些问题,她都能正确回答出来,这使父亲感到十分惊奇。  相似文献   

9.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10.
在丁玲的早期小说中,疯癫、死亡与父亲的意象频繁出现,这使她的文本笼罩着一层女性主义的忧郁和决绝。她从小失去父亲,她的文本中父亲的意象却经常出现,充盈着慈爱的光辉。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却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她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导致这三种意象形成的原因,是她沉重的心理情结。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7,(4)
有一次她无意中对父亲说妞妞(她五岁的女儿)的短裤小了,这两天要抽空去买,结果第二天父亲就送了两条来。当时她也没打开看,心想小孩子的衣服差不多就行了,等到要给妞妞换的时候拿出来一看——天哪,实在是差得太多,简直就是大人的尺寸嘛。她不由得笑着摇摇头,这个父亲  相似文献   

12.
终于说动父亲和母亲,去作一次体检。母亲起先有些不情愿,几十年来她都是病后求医。在她看来,没病花钱问诊,显得过于奢侈。但禁不住我再三劝导,她还是勉强答应了。从儿时至青年,每逢我生病,父母都如影相随,饭食不香。而我带着他们走进医院,这是第一次,一路上,父亲和母亲沉默不语。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略显苍老的面庞。春节时,他们去染过一次发,现在,白发新生,半白半黑,恰似故乡那白墙黛瓦的老屋。医院里静悄悄的。在一台仪器前,他们彼此谦让着。母亲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这才解开衣扣,躺了上去,露出瘦而扁平的腹腔。母亲不敢看医生,也不敢看父…  相似文献   

13.
青欣  赵谦 《社区》2005,(11):54-55
杨兰,今年25岁。5年前离开四川老家,孤身一人到北京闯荡。她狠心发誓,再也不回老家了,原因是她恨自己的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直到20岁离家出走前,几乎没有一天不挨父亲的打。那么,这20年来结下的父女恩怨,究竟是为什么?伤心女儿:怨恨父亲,却深藏儿时的父女照片来到《心理访谈》求助的杨兰心情沉重,她不愿面对镜头,不忍心当外人面说父亲的坏话。但到北京5年了,她还是不想回家,不想见父亲的面,甚至不想给他打电话。留在杨兰心头的伤痛,随着她饱含泪水的讲述,一点一滴地发泄出来:杨兰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6岁了。她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是奶奶把…  相似文献   

14.
父爱如山     
正一枚深远的音符比起人们对母亲流于形色的吟咏,父亲,则更多地体现一种令人肃然生畏的形象,以及一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榜样力量。回忆父亲在生活中的片段,很少,但很清晰。记得我少年时代喜欢听音乐,每天陪伴我的那台录音机就是父亲买的,当时花了近800元,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也许只是因我喜欢,父亲买时慷慨倾囊,没有计较金额  相似文献   

15.
寻找一盏灯     
她刚毕业,是在小城,父亲托关系,让她寄宿在一远房亲戚家。她彼时未找到工作,自觉处处低人一等。洗脸.她把水龙头的声音开到最小;吃饭,哪怕还饿,她仍吃得最少:看书,她怕浪费电,常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父亲把她托付给了亲戚,连同把帮她找工作的事也一并托付。她可以成为父亲的希望,但不能成为他人的包袱。终于,她在一次面试失败后悄悄搬了出去。  相似文献   

16.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17.
田野 《今日南国》2014,(9):29-29
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孩,出生在河北廊坊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当过兵,经常给她讲军营中的故事.这在她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6,(3)
看过电视剧《大长今》的人都羡慕长今的无敌好运,在生死关头,总有贵人相助,让她逢凶化吉。但若你看得够仔细,也够用心,你就会发现,长今的好运固然重要,但采取“沉默是金”的应对方式,也是她制胜的一大法宝。她深谙其中的道理和利害关系,不到万不得已,绝对是“三缄其口”。而在我们的职场里,有些人喜欢公开发表意见,口无遮拦。徐远就是这样的人,凡事总喜欢抢着说出自己的看法。一次,主管召集质检部全体人员开会,分析头一天客户退货的原  相似文献   

19.
艾小羊 《社区》2010,(12):24-25
1 妈妈的虚荣一直在伤害我 妮子 32岁 工厂会计 母亲年轻时是“厂花”。追求的人排长队,她偏偏喜欢上了农村来的穷书生,这个穷书生后来成了我的父亲。她时常抱怨父亲赚钱太少,还指责我跟我父亲是一伙儿的,都是乡下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聂造 《社区》2008,(14):45-45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一股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20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