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民国时期的论词绝句,普遍体现出两大倾向:一是在取径宗范上,表现为由习效姜夔、张炎转变为标举苏轼、辛弃疾;二是在艺术尊尚上,表现为由尊南宋抑北宋转变为抑南宋尊北宋。晚清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与艺术宗尚在论词绝句领域的这两大变化,是不同社会文化、时代精神所催生与引导的结果,显示出我国传统词学所内含的生生不息之精神及所呈现之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2.
两宋词坛的雅俗之辨事实上是在“文”与“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以此为角度切入 ,就可以从宋人繁多的诗话、词话、笔记以及词和词集的序跋中清理出宋词雅俗流变的两条线索 ,并对其成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邓子勉 《兰州学刊》2006,(1):98-100
对两宋词体派的界定,一般认为是始于明人张铤,后人多主此说。应该说论宋词之体派,始于南宋。南宋时期奢谈诗歌体派,而论词之体派,就是濡染这种风气的结果。自北宋以来,于《花间词》外溢出的词风不只其一,而析宗别派,叉是南宋文坛的风气,尤其是对诗派的论争,作为“诗之馀”、“诗之流”的小词,也就被包容其中了。南宋论词之体派,主要涉及有白石衣钵和传承东坡两家,而点击苏轼的频率较高,情形也要复杂得多。苏词的反传统性为南宋词坛所青睐,除此之外,词为亡国之音的诗教观、词的雅化运动、道学家的参与等,更是左右南宋词学体派观趋向于反传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词学史上,雅俗之辨一直是批评家们感兴趣的话题。清代对此更加重视。张望祖曰:“词虽小道,第一要辨雅俗。”①刘熙载云:“词,乐章也。雅郑不辨,更何论焉。”(《词概》)陈廷焯亦云:“入门之始,先辨雅俗。”②一些词论家已将雅俗作为首要的问题来认识了。词本产生于下层里巷,晚唐、五代,词开始为文人所接受时.与具有正统地位的诗文相比,词只是“小道”、“末技”、“卑体”,与“教化天下”、“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相比,词不过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的“佐欢”之具、是“南朝之宫体”、“北里之倡风”③“艳科”的延续。在…  相似文献   

5.
宋代咏物词的艺术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的特别形式的词,产生于隋唐,流行于五代而盛极于两宋。随着词作创作的繁荣,作为词的重要题材之一的咏物词,至宋也日渐兴盛起来,到南宋咏物词已蔚成大观,成了宋季词人(婉约派)借物抒情的最适宜的表现形式。蒋敦复所说“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宋诸公有之”(《芬陀利室词话》)的话,就概括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乔力 《天府新论》1997,(2):71-75
若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体自身运动规律的双重视角出发,结合着主体创作意识共作品间显示的审美特征去考察唐宋词萌生、发展乃至嬗变的整个进程,那么,自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前期(约略为1068—1207)的140年,可以视为其鼎盛阶殷,名家蜂起、诸体人备而众美咸集,由之将曲子词推向辉煌的颠峰。不过,两宋词如春兰秋菊,风貌格调各具胜境,形成鲜明差异,追踪这中间的转变轨迹,则正在于北南宋之交的一段时期,即自北宋钦宗靖康初(1126)到南宋高宗绍兴末(1162)的大约三十余年间。回顾北宋中后期词,先是苏轼全面革新词风,复归诗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孙克强 《中州学刊》2005,(5):206-210
唐宋人的诗词之辨是词学史上的重要论题.唐、五代、北宋时期,词体的娱乐性质使它难免"小道"、"卑体"的歧视,此时的诗词之辨建立在对词体否定的基础之上,探讨诗词之辨是为了将词体区别于诗体而加以排斥.宋南渡前后,诗词之辨主要涉及词体的音律和风格问题,代表人物为李清照等;南宋末年,诗词之辨更为深入,沈义父、张炎可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上的"词曲递变"问题由于年代久远、线索断裂错综而遗留并因20世纪"进化论文学史观"强势书写而遮蔽。"词曲递变"是宋、金对峙时期在南(南宋)、北(金)两个路向上多元发生的,并非线性的进化,即在词曲递变的总趋势下,有着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径,其过程与内涵并不等同于因王朝更替元曲对宋词的代兴。南、北音乐文艺和歌舞艺术系统的差异和分立,以及"近世文化"的"宋型"和"金型"之别,决定了"词曲递变"在南、北两个独立的路向发生。"词曲递变"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北宋以降由士人文化和市民文化雅俗二维构型的"近世文化",其二维结构中的雅俗文化已经发生动态消长——文化权力下移、勃兴的市民俗文化日益改变着原先二维结构中的不平衡的弱势地位,并由此导致了社会心理和审美趣尚、审美心理的进一步的"世俗化转向",在此意义上"词曲递变"就是新一轮的"雅俗递变";而作为直接动力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嬗变决定了词体文学和曲体文学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变化及其文体功能迁变——伴随曲体文学和词体文学的音乐文艺中心地位的易位,由词体到所谓"散曲"是抒情性、抒情功能向抒情、叙事功能的迁变,由词体到所谓"剧曲"是由抒情性向表演性的迁变。辨析"唐曲...  相似文献   

9.
赠妓、咏妓词最具词体本色风貌,并始终贯穿于宋词的创作中.宋词对歌妓的刻画不仅表现在容貌、情态、技艺等方面,同时也传达出文人对歌妓的情感类型,即狎玩戏谑、蕴含感情、有所寄托等.由于词体发展以及时代风貌的不同,两宋赠妓、咏妓词也表现出一些差异:北宋词人提及歌妓实名时,多出现在词作中,而南宋多见于题序;南宋赠妓、咏妓词所表现的内容、情感比北宋更为宽泛,出现了赠妓却非关艳情及绝情之作,还出现咏老妓、悼亡妓等北宋词不曾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的《词论》,是我国妇女撰写的第一篇文学批评专文,也是最早而不可多得的探讨长短句词学的论著。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卓然一家的女词人,根据其创作经验写成的《词论》,又旗帜鲜明地对词的艺术特点、艺术规律和艺术方法,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五代、北宋以来许多蜚声词坛的名手,作了尖锐的批评。因此,自南宋以来,《词论》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词论》既涉及到对词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也涉及到对北宋词的演变发展的认识;既  相似文献   

11.
李煜的词以北宋灭南唐为界,分前后两阶段,尤以后期词在素材的选择和感情的抒发上臻于高超水准,使之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古来品评颇多,对内容、特点之理解见仁见智。本文试以“朱颜改”为例论之,阐释读词辨意之要旨,兼议该词词作特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元遗山词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词继北宋余绪受南宋豪放词家影响,《惠风词话》称:“金源人词伉爽清流,自成格调。”元好问生当金朝末世,饱经丧乱,他将一腔经世之志、丧国之悲、身世之感、悯民之情寄托于词。其词风慷慨雄爽,低徊顿挫,熔婉约豪放为一炉,化婀娜刚健于一体,集各派之大成,不仅为金词之冠,并足与两宋大家媲美。  相似文献   

13.
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一文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诸多词学观点影响至今。此文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价值,除了作者涉猎广泛、学养丰厚之外,所用之超越前贤的文学方法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作者在文中灵活运用社会学分析法、系统论分析法、实证主义分析法等时新的文学研究方法,比较详赡地论述了北宋、南宋词风在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政治的复杂变化中的演变轨迹,解决了时人因"先存门户之见"、"拘于一曲"而不能解决的一些词学问题。由此启示文学研究者,不仅要转益多师,学养丰厚,而且还要及时接受新方法论,做到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机交融,才能有所创新,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克强 《江海学刊》2012,(1):208-215,239
况周颐对唐宋词史有过系统的研究,对唐宋词史有许多十分精彩的见解。其唐五代词观主要为,比较了晚唐诗与词的特点,指出二者共同之处是"丽而不流",其原因乃"风会所趋"。其两宋词观主要为,北宋词的主导风格为清空婉丽,自然天成,词境甚高;南宋词的风格特点是意境沉着、寄托遥深,思想价值最高。况周颐的唐宋词史观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他对唐五代词特点的阐述是对常州词派词学理论偏颇的矫正;第二,况周颐对南宋词人的一些认识受王鹏运、朱祖谋的影响又有发明创见,不乏独特之见也有深文周纳之病;第三,况周颐的唐宋词史观是其重、拙、大理论的重要体现,由此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其重、拙、大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两宋的馆职选拔,学士院试是一主要途径。学士院试馆职在北宋仁宗朝达到极盛,此后便趋于衰落。至南宋高宗朝又得以恢复,直至南宋末期。所试科目,北宋主要考试赋,以仁宗朝最为突出。南宋则仅试策。考试合格者,北宋所授馆职主要是三馆秘阁官,南宋则为秘阁馆职,且主要是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帝王特除是可以免试的。南宋时,状元、词科出身者也可以免试。  相似文献   

16.
南北宋词异同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宋词发展演变的轨迹显著.北宋词多风花雪月之吟唱,无寄托可供寻觅,多即席配乐而作,多自然感发、率情之作;南宋词多黍离芰麦之悲苦,多用比兴寄托手法,以费心构思、巧妙安排为主,逐渐演变成为文人案头的雅致文学.清人在朱彝尊之前大都喜爱北宋词,朱彝尊之后南宋词备受推崇.事实上,北宋、南宋之词,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北宋词处于词的兴起期,南宋词处于词的高峰期,这是词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的雅词主要继承了唐五代以来的西蜀、南唐词风,从内容上看,有表现士大夫生活情趣和描写闺阁情事两类。这些雅词共同呈现出诗化倾向,在词体中较早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尚雅的趋向和乐观旷达的精神追求。同时,欧氏雅词于融合雅俗上也进行了尝试,在宋代雅俗之辨中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南宋财政岁入及其与北宋岁入之差异高聪明南宋是北宋的延续,南宋各方面的制度以继承北宋为主,在新的形势下,某些方面的变化则是难免的。这是因为南宋是在北方金人的压迫下建立和稳定下来的,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各项制度也必须做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军事制度和为...  相似文献   

19.
悲壮的主调:论南宋前期词的时代特色与多样化表现乔力在唐宋词约六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里,经过了萌生、成熟,直至深化尚雅而渐趋寥落的多种不断变化;以苏轼、周邦彦为代表词家的北宋中后期,朱敦儒、张元干、李清照各得风云际会的北南宋之交期,和辛弃疾予之归结的南宋...  相似文献   

20.
清真词概论     
清真词向有集大成之称,历代词论家把人们称颂杜甫的话,又一字不改地用在周邦彦身上,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就将他喻为“词中老杜”,陈匪石在《宋词举》中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过,这仅指他在艺术技巧上综合前人之长而言,并不是指其词的内容像杜甫那样负海涵天,博大深厚。与他那精工的艺术技巧相比,清真词的意境与情感要显得贫乏单调得多,连王国维也惋惜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人间词话》)。清真词在创作方法上是北宋与南宋之间的转折点。他以前的词人,不论是豪放如苏轼还是婉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