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校历史系孔令君副教授应邀参与了《我国现阶段民族理论政策十讲》的编写工作,承担第八讲《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撰写。该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分析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和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切民族总是有历史的:一个民族的历史犹如传说,另一个民族的历史犹如童话,第三个民族的历史犹如长诗,第四个民族的历史犹如年代纪,诸如此类。希腊人甚至曾经有过艺术性的历史,把对于事件的批评性分析跟艺术性的叙述熔为一炉。 ——别林斯基《通史教程》 在历史上,文、史曾经有过“不分家”的时候。就我们所发现的甲骨文来看,虽然大多为占卜之辞或简单的记事,但有些已初具文彩,酷类诗歌了。《卜辞通纂》载;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抉择》述评○王春华洪时荣《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抉择》(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洪著)是一部对鄂伦春族发展道路做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历史是未来的基础,抛开历史,未来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分析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朔方论丛》是一部研究北方民族和蒙古族历史的论文集,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塞北文化研究会编撰,于2011年9月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历史上,北方各民族或相继、或同时活动于这一地区,在各民族发展的同时,作为整体北方民族也在传承着其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北方民族与中原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交融异常频繁.  相似文献   

5.
民族关系的历史审视──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李衡眉,赵强最近,烟台大学的崔明德先生的新作《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8月)。在以往历史学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一个既显要又遭冷寞的繁杂区域,很少有人驻足于此。直到本世...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不同民族的记载,其由来非常古远.以近代学科形态出现.则1902年梁任公《新史学》、1906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及1922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已越来越明确民族史在中国史学中的地位.民族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学科,1903年,林纾、魏易即将德国哈伯兰(Michael Haberlandt)的民族学由英译本译成中文,书名《人种学》,交北京大学堂书局出版.中国正式使用民族学的名称从1926年蔡子民先生发表《说民族学》到现在也有70年.当前,在中国大陆,将研究民族问题诸学科,统称为民族研究,已成为一个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学术部门.  相似文献   

7.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具有“世界眼光”,胸襟开阔,从民族的观点出发,对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都一视同仁、把人类看成是统一的整体,即使是野蛮民族,在他的《历史》一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198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是一篇有重大意义的文献。它向历史教学提出一个严肃的课题:怎样清除民族虚无主义?怎样把遭到严重歪曲和篡改的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还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对于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尽快地实事求是地使他们的光辉形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共融共存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成的政权,出于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法律政策。历史语境影响着我国民族法律政策的产生与变迁。从思想视域和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坚持《宪法》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政策,既是对我国传统思想和法律文化历史语境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春秋战国士林探讨统一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记录这一统一 过程,形成与积淀民族精神的正是《史记》这一不朽的文化巨著。因此,《史记》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通过记 述中华民族近三千年的历史,对此前的民族精神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最圆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 实践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那种特有的刚健奋发、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洪荞 《理论界》2010,(4):72-75
《法国民法典》的诞生是历史积淀和现实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罗马法精神与习惯法传统、法学理论的准备与法律思想的指引、法兰西民族特性汇合成一股历史的力量,在制度、思想层面对民法典的诞生施加了核心的影响,《法国民法典》也因之具备了历史底蕴、民族气质以及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云南民族史学工作者努力且尚待深入的课题。马维良《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为学术界奉献了一部凝结着深厚民族情感的功力之作。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9年7月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学、民族关系史方面的一部力作。这部论文集是由费孝通、谷苞、陈连开、贾教颜等四位学者的10篇论文组成的。谷苞在《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中指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大量的各民族间相互融合的事实。不论是就各个民族的本身,还是就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观情况。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乐于接受其它  相似文献   

14.
吴怀祺 《河北学刊》2006,26(6):99-107
研究历史思维对认识民族史学的特点和创新史学十分重要。《周易》的整体思维、丰富的历史意识、通变的运动思维及凝结其中的忧患意识、重民观念等,对民族史学特点形成和民族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史学“究天人之际”的自觉、总结历史盛衰的修史大旨、创新精神和在学术上吸纳兼融的开阔胸襟,都与《周易》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在其长期的渔猎生产生活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赫哲族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对赫哲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本文主要从该书写作特点的角度,对该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近10年来刊发了许多关于青海民族文化方面的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杨荆楚在《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内容、范围与时间上,都不能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相似文献   

18.
《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近10年来刊发了许多关于青海民族文化方面的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推动青海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是杜赞奇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在书中,杜赞奇力图解构“线性史观”中民族国家的叙事垄断,并通过撰写“复线历史”来拯救民族国家之外失语的“他者”。在他看来,“拯救历史”的尝试并非要还原历史之真,而是要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历史,其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解读历史的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高天琼 《晋阳学刊》2003,11(5):57-6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独立宣言》在制定的民族时代背景、精神内涵和理论渊源上具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历史命运大相径庭。从不同的理论酝酿历程、不同的理论宣传效果以及历史传统的因素等方面,可以论证两个民族对于两部文献的价值认同存在根本的区别,而这一区别也是导致两者不同历史命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