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方向应该是:完善土地二轮延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农地退出机制,实行"农地稳定、公地调整"的政策,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保持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土地私有化与农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私有化是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切入点 ,也是俄罗斯变革土地所有制关系 ,在农村全面实行私有制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前总统叶利钦还是现任总统普京 ,都倾注全力推进土地私有化进程。土地私有化不仅引起土地所有制关系的重大变革 ,而且客观上也要求俄罗斯对农业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本文依据相关资料 ,首先对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基本情况、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 ,考察了俄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继而阐述了俄罗斯基于农业改革和土地私有化的现实问题而对农业政策所做的调整 ;最后得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农地私有化改革确立了农地私有产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就农地能否买卖一直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原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职工所获得的只是写于"纸"上的土地所有权.土地的不可交易性使俄罗斯农地资源在改革初期并未得到合理的配置.2002年颁布的<饿罗斯农地流转法>为农地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农地流转数量在<俄罗斯农地流转法>颁布后不断增加.而后,俄罗斯又制定了与农地流转相关的地籍管理的法规,使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降低.上述法规的制定促进了俄罗斯农地流转,为俄罗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试论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纳  安果 《学术交流》2003,(12):73-75
农地制度的外部环境已随着中国经济近20年改革和发展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大去年8月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一举措是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而对现行农地制度进行必要修正,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这种修正是对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以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同时还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土地改革及农地市场发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律构架、土地改革成果、土地市场的出现以及土地交易的限制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土地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俄罗斯土地改革及其成果。俄罗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以土地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引起了土地所有权结构的变革,同时也产生了对土地流通以及建立和完善土地流通制度的需求,而这些变革是由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和约束的。在立法改革方面,俄罗斯于1990年10月通过了《土地改革法》,并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来承认农地的私有产权。同时,修正案规定土地私人产权的买卖要进行为期10年的延期偿付,以…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地产权:缺陷、逆向淘汰及改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是稳定农民的长期预期以及关系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土地使用权不稳、土地处置权残缺、土地收益权受限等方面,制约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阻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中国农村的逆向淘汰。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广大国民意愿、市场利益、政治环境的要求以及路径选择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鉴于此,当前逐步推进农地产权私有化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比较重点在三个方面:⑴在转型的起点上,中国先改农业才得以借鉴历史经验获得成功并缓解了政改压力,而俄罗斯在推进经济改革遭到利益集团抵制以后不得不先改政治体制;⑵在转型过程中,中国先改价格、后改产权做对了"顺序",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实际上使私有化运动优先,导致了严重的转型衰退;⑶利益集团曾经是俄国、现在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配冲突视角下的新制度变迁理论以及产权结构-行为选择-经济绩效分析框架,对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历史经验的反思中得到如下对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方向、方式有益的启示:其一,农地制度始终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绩效的核心因素,其中由农地产权决定的农业剩余分配问题是构建科学合理农地制度的核心;其二,国家须适当参与农业剩余分配,落实农民应有土地财产权益;其三,农地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需做次优选择,最大程度地释放提升资源分配效率的制度潜力;其四,控制制度变革的摩擦成本,引导农民内生的制度变革需求和认知选择。  相似文献   

9.
释放制度能量: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间取得重大突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主体缺位和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迫在眉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内容.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普遍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城市占地规模过大、滥设开发区、违法批地用地等.造成中国土地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产权不清晰:一是国有土地所有者虚位造成各级政府都有权行使所有者权力;二是政府使用土地的收益大于成本造成使用土地资源的机会主义倾向严重;三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晰使农民无力保护耕地.因此,明晰土地产权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必须重塑国有土地所有者主体,使土地所有权与行政管理权分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农地的产权主体,真正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只有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实行变革,才能防止各级政府滥用土地,才能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已经超越了资本,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北京来说尤为突出。多种模式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能有效缓解工业化土地短缺难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群 《求是学刊》2002,29(4):48-52
文章认为现有的土地制度已严重影响和束缚了农民非农转移与农村发展 ;由行政手段主导的均田制向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转变 ,以及在此基础上土地权利的自由流动 ,是我国农村市场取向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应对WTO的挑战 ,应建立新型的农地关系 ,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与保护农村利益的关系 ,实现农地合理、有序的流转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岩 《创新》2009,3(12):30-33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期,非农用地的需求不可避免将进一步增长。不仅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保证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有关,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在耕地转移的过程中反映出来。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土地行政管理如不能统筹各种关系,就会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一切症结也正在于此。这里主要谈一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统筹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郭亮 《社会》2012,32(2):144-170
本文根据湖北S镇的调查发现,土地承包纠纷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性原因。在三起土地纠纷中,农户的抗争依据不是来自现有的土地法权规定,而是来自前期制度形态所塑造的土地认知方式。祖业权、生存权和土地占有的平均主义诉求是这种土地认知的部分内容。这种土地认知与新产权的规定发生了冲突,以致基层政权无法有效地应对。因此,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土地产权的变革需要虑及产权变革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s in many countries, but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China create unique circumstances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Because the state and collectivities hold property rights and grant right of use, those who live and farm on land cannot freely use, transfer, pledge for loan, or bequeath that land. However, several recent social innovations experiment with ways to broaden flexibility on land use. Us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sset build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land policy, re-examines the asset attributes of land and discusses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innovations in rural China. The analysis leads us to make further suggestions concerning asset-based land policy.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平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当将中国企业平等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放在市场经济取向改革之中加以系统分析。市场经济面前 ,法人企业一律平等。动态地看 ,中国企业平等程度取决于非国有企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和所有制结构的转变。静态地看 ,中国企业平等程度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经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兆林 《创新》2012,6(1):76-79,127,128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在产权制度、流转制度、财产制度等环节暴露出很多问题。创新农村土地制度,释放农村土地生产力,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坚持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模式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宏 《学术交流》2004,(6):100-102
张五常"新佃农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关于分成租佃合约的效率的理论。佃农理论系统研究了分成租佃这种合约形式,并得出了分成租佃有效的结论。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使用存在着非合理转让、投入成本增高但生产力增长缓慢以及抛荒等问题。根据新佃农理论的理论前提与阐述,对于农村土地使用的理论启示是:尽快界定农地的产权,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合约,完善农村土地相应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王春梅 《求是学刊》2006,33(3):80-85
编纂于20世纪90年代的《俄联邦民法典》是俄罗斯十几年政治、经济改革的经验总结,在私法领域中标志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标志着私法自治精神在民法上的回归,为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但由于传统与现代因素的综合作用,新民法典在未来的朝向中任重道远。我国制定21世纪的新民法典必须崇扬私法自治精神,但如何克服俄联邦新民法典中残留的公法因素,培育和发展作为私法自治基础的市民社会,以及如何协调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的设置,实现私法自治目标也是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当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