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看了《中国统计》某期编辑手记,才知道有此一说:写“生活中的统计学”、“统计理财”这样的文章多了,就跟宋丹丹似的……。老汉我反应迟钝,半天没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宋丹丹怎么了?做为一个男士,我们也许对一个既不嫩也不老但装得又老又丑的“老太太”在那里装疯卖傻感到腻歪,但她老人家给许许多多的观念众带来欢乐确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您认为表演艺术缺乏科技含量,但恕我说一句不客气的实话:现如今,中国的专家、学者(以职称为准)如同经理和官员一样,多得掉一片树叶就能砸着七个、八个;但演小品和喜剧的“老太太”,在赵丽蓉之…  相似文献   

2.
议“统计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天津财经职业中专周国海《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既不能用德、智、体育所替代,又不能与艺...  相似文献   

3.
十岁三谈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统计教育》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一棵小苗苗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而对于一个涉世未久的孩童来说,十年,不过刚刚踏进少年的门槛。少年,这是多么令人怀念的生命花季。它不禁使我们想起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所著之《少年中国说》。梁先生曰,“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之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字里行间,生机勃发,洋溢着作者对中国少年一代的热望。值此《统计教育》十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想就以“希望”、“进取…  相似文献   

4.
统计年鉴系列20多年出版历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第一本《统计年鉴》是1982年出版的。这本年鉴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结晶。她的出版,使统计工作的面貌 ,统计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薛暮桥、许涤新等一些知名专家和国内外的反映是:《中国统计年鉴》的出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有信心的表现,是中国在世界上有信誉的表现。当时李成瑞局长要求中国统计出版社要对各省市年鉴的出版做好指导,推动年鉴事业的发展。之后,张塞、郑家亨同志也对《统计年鉴》的出版提出了一些目标:…  相似文献   

5.
畅销书推荐     
《四川省情》2009,(7):54-54
《中西智慧的贯通》 编辑推荐: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西方哲学是把感性的世界,包括伦理道德问题“接纳”到哲学——形而上学里来;而中国哲学就传统问题来看,是把富有感性世界内容的资料《如何“升华”到哲学——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就不同的发展道路来看,中西哲学是“异”。而就是其内容和问题来看,它们又是“同”,  相似文献   

6.
畅销书推荐     
《四川统计》2009,(7):54-54
《中西智慧的贯通》 编辑推荐: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西方哲学是把感性的世界,包括伦理道德问题“接纳”到哲学——形而上学里来;而中国哲学就传统问题来看,是把富有感性世界内容的资料《如何“升华”到哲学——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就不同的发展道路来看,中西哲学是“异”。而就是其内容和问题来看,它们又是“同”,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编辑部:快到年底了,有好友征求我的意见:“明年订什么报刊好?”我毫不迟疑地回答:“你在从事统计工作,还是订《中国统计》好。”给好友做的这一参谋,不是信口开河。我对贵刊确实是爱不释手,要说这份刊物的特点,我是这样认为的:一是内容广泛。设置的栏目多,登载的内容丰富。“特稿”、“统计方略”、“特别报道”、“聚焦:社会经济热点”等方方面面都有,可说是数据的资料库。二是可读性强。刊登的精品多、内容新,教育意义又大。其中“统计理财”、“生活中的统计学”尤佳。三是差错极少。《中国统计》的每一期我都看,但很少有…  相似文献   

8.
完美的“10”:十全十美,信心十足。有趣的“12”:科学加上巧合,使12颇为有趣。中外历法都把一年分为12个月,时针走一圈为12个小时,一天12个时辰,一打12个,一英磅为12盎司,一先令为12便士。鼠、牛、虎、兔等12种动物称作12生肖或12属相,子、丑、寅、卯等为12地支。《红楼梦》中有12金钗,岳飞被12道金牌召回。在政治法律方面,古罗马将法律刻在12块铜牌上,史称“12铜表法”。更有趣的是,人身上许多结构都与12结缘。脑子里有12对脑神经,胸部有12块胸推、12对肋骨,脊髓有12胸节,小肠的第一段叫十二指肠。神秘的“108”:108是9…  相似文献   

9.
龙年话龙     
读者朋友,2000年《农历庚辰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龙的起须同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开启紧密相连.特别是关于龙的传说,构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绚丽光环.有关龙的记我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传说中的龙是一种顾大无朋、能飞善游、会共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许愎《说文解字》一书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龙是这样描述的:“龙,其形有九: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  相似文献   

10.
文人批判     
王跃 《四川省情》2006,(1):38-39
2006年第1期四川省情1.有一种文人中国的文人有时候显得非常的清高,非常得意和非常孤傲,有时候又显得非常自卑和非常轻贱。中国自古以来的权贵把中国的文人玩于掌股之中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文人的毛病了解得非常深透,他们敢于“焚书坑儒”是因为知道这一群叫唤的麻雀掀不起三尺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岂止十年,查一查历史,几千年来哪一次改朝换代是文人干的?多数文人都非常可悲,少数的几个精英又做了刀下鬼,文人们的唯一出路在于仕途,乃至于到了今天评了个教授也要换算成处级或局级,没有品位的头衔是不值钱的。文人没有几个在做千古文章,少数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我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健全和完善产业政策的需要,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王述英主编的《现代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8月版)对这一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本书是她的《第三产业:历史·理论·发展》的姊妹篇。该书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是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新的贡献。该书由4篇17章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经济发展与结构分类、产业关联分析、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产业组织现状及其合理…  相似文献   

12.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心胸坦荡走四方,路平风也顺。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诚德人。”这是中共莱州市委书记林建宁作词、时下莱州市城乡最流行的《三德歌》中有关“诚德”方面的一段歌词。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权贤佐同志新作《中国:热点冷思》,颇觉耳目一新,受益非浅。熟悉权贤佐同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善于观察,敏于思考和勤于动笔的人,所以读他的这本书,几乎能想象出,他是怎样在时代的潮流和改革的风云中,满怀责任,冷眼观潮,笔底生波,耕耘不止的。 “我的《中国热点冷思》真正的落笔,就在‘改革’这两个字上。”这是权贤佐同志自道的全书基调或说“主旋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同时展开,大大小小的问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从《中国热点冷思》一书选题可以看出,贤…  相似文献   

14.
际平 《四川统计》2013,(12):1-1
这些年各种新词、流行词不断冒出来,有关于社会风气的,有关于百姓生活的,还有关于国计民生的,不知您注意没有,一个很学术、很响亮、使用率很高的词-“城镇化”就在其中。“城镇化”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曾经关于这个词的诠释也公说公的、婆说婆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直至中共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近50年来中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据《工人日报》消息,我国已经将开征遗产税排上日程。同时,为防止有人在生前转移财产以逃避缴纳遗产税,我国还将开征赠与税。征税对象主要是约13亿国民中只占极少数的富有阶层,政府预定对这些人的动产和不动产各征收约50%的税款。由此引发了继个人收入调节税之后又一个热门话题。“劫富济贫”遗产税中国历史上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思想,但不乏以“劫富济贫”的暴力手段来实现。中国缺少通过法律法规或社会制度设计“均贫富”的历史传统,处于强势地位的富人总有办法将赋税转移到穷人身上,从而使以农民起义为特征的社会冲突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一路上有您     
作为新近加入《中国统计》的执行编辑,说实话,我对她的历史不是太了解。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邱晓华同志的《贺信》,得知《中国统计》已公开出版50年时,心中颇为惊叹。有一种激动、遗憾,自豪、沉甸甸的复杂感情,真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常言道50而知天命。我也知道《中国统计》编辑部曾经提出了要把《中国统计》办成百年老刊的战略构想。对于《中国统计》的过去,我要在今后花一些工夫去慢慢品味,以便获取营养,继往开来;对于《中国统计》的未来,我想,她作为国家统计局的…  相似文献   

17.
苗强  王方欣 《山东统计》2006,(3):F0004-F0004
“德情民意”德州市统计局服务品牌德情:“德”有两层含义,既有地域之意,又有崇高统计职业道德的蕴含。“情”既表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信息情况,又体现统计工作者对统计事业的执着、真诚之情。民意:即民众意愿、愿望和根本意志。“德情民意”寓指德州市统计工作者秉承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风尚,对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情民意等情况依法开展统计调查,提供真实的信息,提供一流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统计工作的发展历史看,统计管理体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即: 从新中国统计工作的建立到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即通称的《四四决定》)以前这一时期,为建立、健全、充实统计机构阶段。 从《四四决定》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为加强和发展阶段。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为挫折破坏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改革阶段。 经历四次演变,统计管理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财政体制实行地方分级包干后,我国统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有所谓《文字的学问》,一直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宝藏,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亦有所谓《数字的学问》,在人类历史的洪流中常被轻忽。早期文官体系选用人才,以咱们中国老祖宗的科举制度为例,比的是文字的学问;历史上无论是脍炙人口或是震古铄今的巨著,以及那些能名留千古的人,亦以文学大师居多;即使在今日,联合国所谓世界各国的文化水平,主要亦以《识字率》做为衡量的指标,而此识字率即意指文字的能力;相形之下,数字学问并未受到同等的重视。虽然我们口中一直强调数学为科学之母。科技的进步和数字的水平确实有密切关系,但吾等身…  相似文献   

20.
道及道教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可谓中国的正宗国学,而论道则首推道家之经典巨著《道德经》。那么,在《道德经》里,道究竟是什么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乃指道是自然而生,是原本就有的,由此可知道是万物的准则,宇宙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道又是万物的本源.由道而衍生万物,道既是本源,又是规律,那么道本身又是什么样子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此物无形,而先天地生,也就是在原初,有一物。为宇宙的起源。在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