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勇  郑珊 《人才瞭望》2020,(23):21-22
<正>近年来,以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新业态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就业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形式。新业态经济仍处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权益,尤其是因职业伤害造成的权益受损问题,是当前新业态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保证新业态从业人员受到职业伤害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转化为自身应享受的伤残待遇,是我们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需要开拓创新的课题,更是人社部门积极践行"六稳""六保"工作、围绕稳就业保民生谋划布局的一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缓解疫情冲击,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载体。2016年至2020年,我国平台企业员工总数已由585万人攀升至631万人,平台经济服务人员由6000万人进一步扩展到8400万人。尽管新业态从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但专业化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建设却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实践探索。劳动关系的机械认定带来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人群分割基于当前新业态企业运营及用工模式,新业态从业人员可划分为三类:一是企业以用工主体身份招聘从业人员(或由劳务派遣机构招聘),制定相关劳动、服务标准并且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的人员。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存在缺失,如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如何促进新就业形态良好有序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我国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新业态灵活就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职业选择,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新业态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界定、劳动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聚焦新业态灵活就业发展现状,探索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并从统计监测、社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业态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规模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的总目标,其中单独列出要"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营销、网约配送和出行等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由于新就业形态呈现出劳动关系灵活化、用工方式弹性化等新特征,使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因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8400万,是《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给出的我国共享经济领域提供服务者最新人数,占据了中国总人口数量的6%. 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在开拓我国经济新蓝海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派送员等都是常见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他们遍布在小区、街道,点对点连接城镇的各家各户,是...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市场主导就业机制的形成,以及数字经济几何级数增长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业态和就业方式不断涌现,灵活就业成为常态和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失业保险政策尚不完善,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其失业或受职业事故伤害后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弱。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现状灵活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并逐步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就业在国际上一般称为“非正规就业”或“非全日制就业”。目前,我国将灵活就业界定为:在正规就业形式之外的其他就业形式。主要存在劳动关系不稳定、工作时间不固定、收入不稳定、工作场所不固定、人员构成参差不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指农民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职业性疾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农民工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国家和社会为农民工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以保证农民工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从近年我市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看,农民工工伤事故发生人数呈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1.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家庭服务业具有多重劳动业态,劳动风险存在多样性、隐蔽性、难以防范等特征,因此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是对工伤保障需求较为迫切的群体之一,同时对工伤保障的组合形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新就业形态主要是指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以碎片化任务为工作内容,最大程度实现供需匹配的新兴经济模式。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结果,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就业增长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随之而生的劳动关系模糊、收入不稳定、工伤事故高发等却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  相似文献   

13.
石淼 《人才瞭望》2022,(1):42-43
随着互联网用工的兴起,多样的工种、快捷的报酬结算方式也吸引着一大批劳动者投身互联网行业中,他们与平台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也是新型的.所以,当新型劳动关系出现时,也催生出了新业态就业者背后的一系列问题. 一、新业态就业的优势 (一)突破地缘限制,资源得以流动 新业态就业利用了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的独特优点,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  相似文献   

14.
每月读评     
《人才瞭望》2023,(6):4-5
<正>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有保障新闻回顾:《中国组织人事报》2023年3月7日报道,日前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到8400万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已成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相对灵活,这些领域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面临新挑战,两会期间,“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周卉 《人才瞭望》2013,(5):19-20
公务员的社会保障权是指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通过税收、财政等经济政策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公务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以及失业等原因无法继续工作或丧失劳动能力时,能获得经济或物质帮助的权利。公务员的社会保障权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权益保障;二是社会保障。权益保障主要是针对公务员职业期内相关权益的保障,具体包括工资福利保障、身份保障、工作条件保障、申诉控告保障以及培训保障;社会保障主要针对公务员职业期外的保障和职业期内出现的特许情况的保障问题,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新就业形态指的是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依托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产生的新兴就业方式,其一般发生在互联网平台与劳动者之间,不同于传统雇佣模式。新就业形态有灵活性高等固有特征,难免给工作过程中受伤的工伤认定问题带来挑战。在传统工伤认定模式下,事故只有无偏倚地满足“三工”的要求才可以被认定为工伤。而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如果因工作遭受事故而很难符合“三工”的要求,难以被认定为工伤,这为工伤认定机构和司法机关带来了挑战。下文结合新就业形态的特征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一个更好的保护受伤从业者利益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要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亟待新就业形态发展新就业形态作为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具有用工主体多元、工作时间自由、就业形式灵活等特征,这与我国新发展格局高度契合。在数字技术支撑下,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17,(9):49-50
日前,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定,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的要求,营造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河北省人社厅会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13,(12):63-63
一是注重以人为本,服务过程“细”。依托网格和就业平台,及时了解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主动开拓服务项目,想方设法促进职业供求的匹配。二是贴近百姓需求,信息发布“快”。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通过就业服务大厅、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组织“送岗位进社区”等渠道进行发布。  相似文献   

20.
杨燕绥 《人才瞭望》2017,(19):88-89
养老金是保障老年日常开支的现金流,即养命钱;也是促进劳动人口就业的强心剂. 养老金是老龄社会风险较大的公共品, 分散风险的措施是夯实基础养老金、 发展职业养老金和鼓励个人积累养老金,通过三类计划来提高养老金的充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